分卷阅读528


牛是不断调剂的,有的归还得早、有的归还得晚,有些农户手上还没有现钱或者米、帛来支付,这部分账还没清。

这几日祝缨忙别的事,就让祁泰带着衙门里的账史做这个事儿,如今算完了,就得跟士绅们结清。

祝缨道:“你们心里都有一本账,现与诸位结清。抬上来。”

几个衙役抬了钱箱上来,顾翁等人都说:“大人的信誉我等是相信的,这些事,何必大人亲力亲为呢?便是我们,打发了账房来与祁先生对账就是了。”

祝缨正色道:“以后就照你说的办。今年是头一回,咱们把这例给它做下来,以后再让下面的人照着这个例去办,有什么差错咱们也都能知晓其中的关节。这样,结算有三样,钱、米、布,各依价折算。我知道的,米价不衡定,钱也有长短贵贱之别,每年租金咱们都照市价折算,如何?”

官铸铜钱在本地十分顶用,“钱有贵贱”说起来有点奇怪,钱怎么会有贵贱呢?但是同样的一文钱,在不同的地方能买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钱在福禄县能买到的米,是在京城的两倍。同样的,京城赚钱也容易些。

官铸的铜钱大小规范用料足举国通用,就值钱。私铸的荚钱奇形怪状偷工减料经常被拒收,就不值钱。

她是个不肯吃亏的主儿,是不能叫人在她手里赚这个差价的,她就照着市价来,说是不让士绅们吃亏,实则也是让他们不能在这差价上赚到什么便宜。

顾翁等人想的却是:县衙别再多揩一层油水就好。

他们以前与关丞打交道的时候是容易借着官家的事儿揩油从县衙里占些便宜的,只是需要打点一下关丞等官吏。与最后的收益相比,给关丞送礼物就不算亏。祝缨比关丞精明,顾翁等人就只求别被她揩油便满意了。

好在祝缨还算厚道,与他们交易也算买卖公平。

祁泰与各家核算,一头牛干一天算一个租金,谁家多少头耕牛,用了几天,一共是几个租金。老弱的耕牛干得慢,又是另一种折价,或算半个或算八成不等。与各家算明。

牛算完了,再照这个格式算马。

算了这一项之后,又有在春耕中受伤的牛马,各记其损伤程度,受损原因、责任在谁,责任在租客的再折价赔偿。

然后减去租户手上有钱米、已经自行结算的部分,得出需要县衙代付的,最后再问,你家这几个租金用什么样的方式支付?

看着复杂,但是条理清晰半天就给算完了。租户现在付不起的部分由县衙垫付,秋收后统一催收。她会适当收一点利息,为的是防止有人占这项惠民之政的便宜,反而侵占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机会。

最后算的是赵苏家的以及通过他们家从他舅舅家租的牛,因为当时说的是租,双方都是为了留个引子好说话,所以还要商议怎么个归还法。顾翁等人结清了自己的租金款子并不走,也想听一耳朵。

赵苏也坦然地与祁泰对账,他行走县衙多时已知祁泰之为人,礼貌招呼之后便不废话,与祁泰将账结清。他想了一下,刚才顾翁等人要钱的多,要米的少,多半是打着橘子的主意。做生意是要本钱的,虽然本地的财主们手里的橘子是极多的,但是赵苏敢打赌,他们与自己也是一样的想法——我还可以从本乡收购散户手里的橘子呢?赚的利不就是我的了么?

赵苏毫不犹豫地说:“我要米和布。”

祝缨看了他一眼,他也不回避,目光与祝缨一碰。祝缨道:“给他开条子。”钱能当面点,铜钱的体积比起米和布来还算小的,这一笔的租金折合成米和布来十个赵苏也不好搬,得用车。所以开条子,让他拿着条子去库里领。

赵苏接了条子之后,本县所有的租金就都结算完了,顾翁等人都说:“今日功德圆满矣!”

祝缨道:“还有一件事,这一份是从山上租来的,得还。”

顾翁、赵翁、张翁等几个老者齐声道:“不可!”这回他们可不管赵苏这个毛头小子的面子了,说:“上次就遇险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等等。

祝缨道:“我知道诸位父老关心我,但做人要守信,要讲义。既已约定了到时归还,怎么可以不亲自去呢?以后是以后,今年我必要亲自去的。”

赵苏适时站出来道:“儿以身家性命担保,必保义父安全归来!”

端的是掷地有声。

祝缨道:“哪里就这么严重了?诸位不必多言,等我回来,咱们再说说橘子的事儿。上回说了我的想法,诸位有什么异议么?”

顾翁等人都选择相信她这一次,都说:“没有。”

祝缨道:“那就劳烦诸位相帮账史们拢一个数给我。”

果树这东西在大部分地区不是主要产业,农桑为本、农桑为本,还是以种庄稼——本地主要是水稻——和织布为主。一些人种麻,一些人种桑养蚕。许多地方官都如祝缨一样,只要坐在这个位子上就能反应过来农桑的重要,会下令保护耕地的面积,制止过分侵占耕地。

又有朝廷考核里劝课农桑是基础的一条,所以许多地方对果树之类的种植并不热心,统计是不准确的。

顾翁等人带着担忧同意了,顾翁又挺身而出,道:“老朽家中还有几个壮丁!”他又对赵苏道:“不是不信你呀,令舅家也有些麻烦哩,我们只要县令大人好好的回来。”一时乡绅们都响应。

赵苏板着脸道:“我家护院更娴熟些。”

祝缨看他们争执了一阵儿,伸出双手虚虚往下一压,场面安静了下来。祝缨道:“别惊着了人,我还没那么小气。”

她对顾翁等人说:“拢好了数,安心等我回来。”

又对赵苏说:“让你父亲准备好。”

福禄县就在她的一言堂之下将事情给定下来了。

…………

祝缨命人把从阿苏洞主那里租来的牛马拢起来,趁这功夫她又去了一趟县学。

才进县学就被博士和助教一左一右包抄。两人将她迎了进来,进了门才说:“大人,听说您又要以身犯险,再会獠人?”

祝缨道:“这又是哪里听来的?”

“您不去了?”

“我与洞主会面也不是什么险事。”

二位一听,仿佛天要塌下来了:“不可不可!”左劝右劝,与顾翁等人说的也是差不多,都是觉得太凶险,不值得,福禄县需要祝县令等等。

博士、助教的感触可比乡绅们深得多,乡绅们还要时不时被她打压,县学感受到的是纯粹的好。二人学问极其一般,但能看得出好歹,无论是国子监的书还是王云鹤的文,都是十分难得的好东西。又给县学正风气,又给县学拨钱粮,还关心贫寒学子。

这样的县令可不能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