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6


学得过来。

巫仁也不在意顺手调配一下时间,理由也给铃铛找好了:番学开学有一段日子了,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医学部这样调整更合适。

祝缨道:“杜大姐,你带她过来。”

杜大姐道:“哎,我这就带那个孩子过来,她可是个好孩子。”

祝缨哭笑不得:“我像是欺负小姑娘的坏人吗?”

杜大姐也笑了:“我去了。”

胡师姐也说了一句:“铃铛确实好。”

很快,铃铛就跟着杜大姐过来了,她有点紧张,杜大姐路上让她不要怕,她还小有担心。大人是好人,这个她知道,但是这个要求她个人认为很重要,与自己关切越密切,就不得不越紧张。

到了书房,铃铛站到了书桌前面,先福一福礼。

祝缨问道:“你还想学些别的?”

“是。”

祝缨又问:“现在的功课学得怎么样了?”

花姐道:“除了巫仁,就是她了。”巫仁语言文字没有丝毫障碍,年纪稍长理解力也更强些。能仅次于巫仁,可见是不错了。

祝缨问道:“医学部的功课,学到哪里了?”

花姐道:“人体已记得差不多了,草药已学会辨认五十三样……”

祝缨道:“甘草习性如何?”

铃铛微一怔,想了一下,道:“甘草不适宜本地生长……”

祝缨又问了如果人被蛇咬了该如何处理。铃铛道:“先分辨有毒无毒……”

又考了一些,祝缨笑道:“可以了。既然学有余力,你们又能安排好,那就行。”

花姐道:“那仇博士那里,你得为这孩子说一句。番学里旁的学生大多有些来历,猛然加了一个她,得有个说法。”否则,巫仁都把课调好了,花姐自己就能宣布医学部改课程了,这个事儿她能做主。

不好做主的是仇文管理的那一部分。那里头都是些什么人?铃铛以前可是索宁家的奴隶。一句“不是奴隶”了,就跟奴婢放良似的,名义上是百姓了,实际上还是还得再熬个几代人,等人忘了这一段。

铃铛也紧张地看着祝缨,说:“大人,我能学好。学好了,您让我干什么,我都干。”

祝缨从抽屉里摸出一个本子,问道:“要正经上学,他们都要再取个名字的,我也给你取个名字可好?你小名还是叫铃铛。”

花姐笑道:“那可太好了。”

铃铛也高兴地说:“好!您已经给了一个姓,就请再给我一个名。”她以前只知道“某某家”是一个归属,“我是祝家的”就是自己成为了祝缨伞下之人,得到了庇护。下山这几个月,才弄明白与她理解的有些微的不同。给取个名字,就更亲近了一些。

她心里喜欢这样。

祝缨抬笔,在本子上面写了三个字,吹一吹,拿给了铃铛,说:“有新功课了,也得有个新本子记。课程调过来了,你就拿着这个去找仇文听课吧。认得这几个字吧?”

“是,”铃铛接过本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了出来,“祝青君。”

花姐与杜大姐、胡师姐都为铃铛高兴,花姐道:“这下可好了,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祝缨道:“都去安安稳稳地睡吧。铃铛要多学几门功课,以后家里给她多备一份文具。”

铃铛捧着本子,认认真真给祝缨拜了三拜。

祝缨道:“都去吧。”

……——

花姐给番学又添了一个学生,另一面,苏鸣鸾也与女儿有了一番的长谈。

苏鸣鸾先是仔细问了进京的事情,听说女儿自己要刀而祝缨没生气,便说:“咱们没看错你阿翁。你阿翁是你阿翁,皇帝是皇帝,朝廷里的其他人是朝廷里的其他人。别因你阿翁一个人,就信了山下的所有人!”

苏喆鼻子一皱道:“阿妈,我知道的,他们,切!”

苏鸣鸾一笑,又问了“西番”的事,苏喆拿了换的那个银杯给她看:“我小时候好像听说过西番,在北边,离咱们很远。”

苏鸣鸾道:“对,但也不是全听不到。咱们离他们和离京城,还不定哪个更近呢,不过路更难走,都是山。他们要茶了?”

“嗯,不过后来就不理人了,好像说是,太远了。”

苏鸣鸾叹了口气,又将银杯看了一看,说:“是啊,要是近一些就好了,咱们的茶能换更多的东西。”

“那么远,不跟山下换了?”

苏鸣鸾笑了笑:“你又忘了我说的了?你阿翁是你阿翁,别人是别人,要是有一天你阿翁不在山下做官了,换了别的不好的人,咱们怎么办?叫他们捏着脖子?得有个后手。”

“阿翁不在……”

苏鸣鸾道:“山下的官儿,是要调的,跟咱们不一样,你课都听到哪里去了?”

苏喆小脸有点呆:“阿翁,不是不一样的吗?”

苏鸣鸾摸摸苏喆的脑袋:“不能只靠你阿翁,都靠他,万一呢?他要遇到了难处,你怎么办?不但帮不了他,还要给他添麻烦吗?”

“那不能!”

苏鸣鸾道:“你现在就要多学本领。你想不想去番学?”

苏喆有她自己的顾虑:“阿妈,我要去了番学,与阿翁相处的时间就长了,能学到的东西就少了。要不去番学,与同学不熟,日后容易没帮手。自己没帮手不怕,就怕别人抱成团。”

苏鸣鸾看着女儿,苏喆十二岁了,已有了一个少女的雏形。女儿没长傻,这让她十分的欣慰。

她说:“那就去番学!”

苏喆想到的,她早几年也想到了,甚至与祝缨商量过。思之再三,她还是做了这个决定,她们家与祝缨的关系是紧密的,有不明白的及时请教就行。番学里的人,不相处还是不行。

“既然要去上学,就要去得彻底一点,你去住校!”苏鸣鸾说,“我都打听过了,女生跟医学部的一起住,那里是姑姑在管。”

“姑姑不住那儿。”

“那也差不多,不算离家。”

“好。”

第二天,苏鸣鸾就带着女儿找到了祝缨,挑明了要将女儿送到番学,同时住个校。

祝缨道:“番学不能有仆人的。”

苏鸣鸾道:“这是自然的,不带仆人,就她自己去。她也大了,我只留两个人在府里,可以吗?”年长侍女她给收回,但是年纪小的,还留在祝府。因为番学旬日一休,这一天希望苏喆还能住过来。到放大假的时候,再回山上。

祝缨道:“可以呀。”

她不由又想到了铃铛,铃铛比苏喆要小上一两岁,还是让铃铛再住一年,明年再说住校的事。

郎锟铻等人还不知道有这个事,他也问了儿子及儿子的随从,知道上京一路皆好,都有祝缨安排照顾着。又听说朝廷里的人,对他们不是最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