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6


面目可憎了起来,变成了他起初厌恶的人一样的嘴脸。温岳替代了温岳,冼敬也杀死了冼敬。

咱们都要自省,不要变得嘴脸难看才好。”

一提到王云鹤,大家都放下了筷子,这一天的剩饭特别多。

……

冼敬这两天不免着急上火,余清泉被贬之后,他的府里也没少了读书人进出。这些人或年轻气盛,或一腔报负,都集聚在他的周围。

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说:“您还说祝缨持正公允,如今看来,也不过是权贵门下客。”

冼敬道:“不可直呼其名。”

书生道:“他绝非纯臣,自他入京,南人势力大涨,您知道吗?南方来的贡士,经他之手得官者不下百数!有晋升迟滞者,不须开口,凡经他手核查,谓勤勉称职,便为说项。南人称之为‘菩萨’。在京南士拜二神仙,拜完文昌帝君,再去拜菩萨以为指代。难道不是结党吗?

他又与陈、施勾连……”

“够了!”冼敬大声打断了他,“你是什么人,却来指责大臣!”

旁边一个中年男子道:“说得倒也不算错呢。”

他穿着更服,但从捋须,掸袖,饮茶的动作上看,必是一位官员。这便是所谓“挂相”,容易被人看出职业、身份。这样的人,“微服私访”是很难查出实情的。

冼敬瞪了他一眼,道:“你也是,收敛一些吧。险些与柴令远打起来!”

中年男子微笑道:“终究是他冲动打了旁人,罢了官,我还好好的。纨绔子弟,倚仗祖荫,不过如此!祝尚书一味维护他们,终究是落了下乘。还是杨祭酒,雷厉风行,国子监风气一新。兄长,不如拜访一下祭酒。”

原来,此人便是与柴令远争执的那个礼部郎中,也是冼敬的弟弟。他与柴令远吵得火起,柴令远陷进去打人,他反而走脱了出来,降职的人里没有他。

冼敬心道:还真是叫驴!我不如杨祭酒,但愿杨祭酒的学生里,能有可造之材吧。

要去拜访一下杨祭酒了。

中年男子正在说年轻书生:“年轻人,莫要冲动,一冲动就反落入别人的圈套了,要让别人暴怒、犯错。”

年轻书生唇角一翘,终于忍不住道:“郑衍为何会被告?”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他,品味话中之意:“难道是你?”

书生笑了,很矜持。

冼敬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再晚,就要宵禁了。陛下的病才好,都收敛些,不要事生非。”

……——

冼敬以为,他警告之后事情就告一段落了,不想次日,礼部郎中冼玉京就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次日,终于到了皇帝露面的朝会了。

这样的朝会,照例不会当面汇报什么复杂的事项,重大事项都已写成奏本,经政事堂筛选上呈了。大家舞拜毕,窦朋先报捷,再拣了几样已经安排好的小事拿出来奏给皇帝。在朝上简要地讨论一下,走个形式便退朝了。

这一天,皇帝准备听杨静给皇太子讲授经义。其他人渐渐散去,杜世恩落后两步,喊住了祝缨,两人低头说了几句。

便在此时,冼玉京笑嘻嘻的指着二人对周围的同僚说:“瞧他两个都得陛下信重,可谓‘双璧’。”

此言一出,有两三个人陪同他发出哄笑,戏弄之意毫不掩饰。周围的人听到之后面色大变,都不敢附和,脚尖更是转了个方向,绕着他们走。将他们两三个人闪开,以这几人为中心,空出了一个巨大的圆形。

陈萌出宫之后,还有京兆府的事务要办,因此走的较快。冼玉京的话恰入他耳中,陈萌闻言大怒!他抽起笏板就要上前,却被施季行给拉住:“陛下还没走远!要收拾这等猪狗,什么时候收拾不了?”

陈萌很快冷静了下来,是的,现在不过是一句戏言,如果他闹了,闹大了,所有人就都知道“双璧”了。陈萌恨恨地说:“他给我等着!”不把他祖十八代查个底儿掉,他就不姓陈!

第394章 拖累

“喂。”一个声音打断了陈萌和施季行的谈话。

两人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个穿着红色官衣的男子。

赵苏。

陈萌有点头痛,怕赵苏一时冲动,当场将事情闹大。

“坏了。”陈萌说。

施季行也看了过去,道:“是他?”

两人对望一眼,齐齐踏上一步,准备阻拦。

他们都知道,是祝缨将赵苏从梧州的烟瘴中带出。助他入学、帮他出仕,一路扶持,直到衣绯。

许多名门望族的旁支子弟在四十岁的时候还做着青绿小官,在偏远的地方苦哈哈的熬着资历。赵苏呢?刚到四十,没有亲族、岳家没有背景、自己没有师承,在祝缨的提携下已成为能够上朝的官员了。五品,多少人一辈子都迈不过的坎儿。

休说是义父,便是亲生父亲,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也不是很多。如果说赵苏愿意为祝缨拼命,陈萌是相信的。

此时陈萌却希望赵苏能够不要这么有义气,大吵大闹的,让人记住了祝缨与杜世恩的“双璧”,不好。

陈萌快步走过去,才伸出手,就听到一声:“做甚?”

却是冼玉京接话了。

挑事儿的就怕没有人接茬,冼玉京正愁着无人搭话。在身边空出一大片空地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似乎是有些不对,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

赵苏搭了话,他反而来了精神。用下巴对着赵苏的方向反问。

陈萌的头更疼了。

赵苏神色如常,不是冲冼玉京,而是对着冼玉京身边的人说:“你们怎么回事,竟然让一头驴在宫中公然嘶吼嚎叫,还不快拉下去塞口豆饼?”

“噗哧,”陈萌忍不住笑出了声,“哈哈哈哈。”

施季行也不禁莞尔,笑声感染了许多人,在一片笑声中,冼玉京的脸涨得通红。

此时,皇帝、太子、窦朋、杨静、冼敬等人都往东宫去了。祝缨也与杜世恩说完了话,杜世恩快走几步赶上了队伍。两人皆不知发生了什么。

祝缨循着笑声慢慢踱了过去,还不清楚刚才发生了什么。待她走近便听到冼玉京勉强的声音:“尔是何人?竟然敢在宫中大放厥词?”

赵苏弹一弹袍角轻声道:“我蛮夷也。”

见赵苏能应付得来,祝缨停下了脚步先观望。

陈萌又笑了出声。真是太有趣了。

此时,祝缨一旦搭理了冼玉京,无论给出什么样的反应,都是认可了冼玉京有资格与她辩论,无形中抬高了冼玉京的地位。祝缨要是搭理了冼玉京,冼玉京输了不亏,赢了,翻倍。

所以祝缨此时是不该出面的。这也是许多时候“小人物”能够畅所欲言的原因。

赵苏就不一样了,他是祝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