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3


,就难免良莠不齐。”

赵振道:“这卓珏也是,好没计较,怎么能不先问一问呢?他就光顾着‘同乡’,一听‘南人’必要引为助力。”

赵苏又小心地说:“可是,也不能全管不管,多少南人都看着呢。义父?”

祝缨对苏喆道:“明天你继续去会馆。”

“是。”

祝缨对赵振说:“卓珏也不是全没道理,同乡互助,本是常见。南人仕途本就比别处坎坷一些,也不怪他上心。只是一件事做得久了,就容易化繁琐为简,不讲究。这是大忌。你们都要引以为戒,他那里,我来讲,你们自己也要警醒。”

“是。”

祝缨又说起了冼敬:“以前多好的一个人呐,如今成什么样子了?我可不想当冼敬。你们也不要做冼敬,最终为人挟裹,也不知道是在做丞相还是在服苦役。”

二人悚然称是。

祝缨道:“话说回来,并不是要摒弃南士,而是要先发现隐患,要有‘家法’,明白么?”

“是。”

祝缨微笑:“很好。”

眼下她自己也算是有了一伙小小的“南党”,随着人数越来越多、摊子越来越大,也需要有一个“规范”来约束一下所有人了。她是他们的领头人,对他们算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恩”,他们也聚拢在她的身边,轻易不能背叛她。

然后呢?

到后来再拢这一批人的时候,她是有意把标准放得宽了一点的。即,这些人可以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有缺点,才会有需求,需求庇护。同时也是不得不如此,自己又不是管着吏部的,没办法细考察。

萝卜快了不洗泥。

她以前也没有拢过这么大一批“党羽”,不得不走一步看三步,慢慢地调整。

蔡义真的事情给她提了个醒,南士愿意投奔她,不代表这些人品德一定很高尚的。整个朝廷里,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遇到了诱惑,踩过线是很平常的事情,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他们奔她未尝没有利益的考量。

重利,就容易不讲义。

之前让赵苏摸一摸南士们的底,主要是能力、政绩,而卓珏则是把“南士互助”写在了脸上。

现在,祝缨要重新调整一下布局。

她需要一批“信得过”的人,对“党羽”进行一个“监督”。赵苏、赵振、苏喆,都是这她选中的人。

赵苏主要管摸查各人的能力,赵振、苏喆则是要留意品德、不法之事。

苏喆问道:“那,卓郎君呢?”

祝缨道:“他还干他该干的事,又不是不管南士了。”

三人也都放下心来,笑道:“他干这个就不错,只是确实‘化繁为简’得有些过了。小心些,还是不错的。”

…………

次日休沐日,祝缨带着路丹青等人去挑马,又让卓珏作陪。

卓珏这几日也正着急,不知道祝缨是个什么意思,看着路丹青试马,说了一句:“那马有些高了,她须换个矮些的才好。”

然后就又提到了蔡义真:“仆人没能说明白,这个……”

祝缨道:“让他的仆人投柬,给大理寺。裴谈新上任,想必会希望立威的。”

“是。”

祝缨又缓缓地说:“你自己呢?”

“我?我不曾有违法事。”

“你至今没任过地方,这样不好,有瑕疵。总要任一任地方,才不会被地方上的事情蒙蔽。最好是任几年地方,从副职做起,长些阅历。”

“是。”

祝缨道:“我为你安排一处,你要用心做事。你也看见蔡义真的事了,去了自己当心,有事及时写信回来。”

卓珏这才笑了出来:“是。”

不多会儿,路丹青挑好了马,她终究还是要了一匹大马。郎睿、金羽也一样,他们都不喜欢矮马。

祝缨笑道:“好吧,就先这样。”

又让卓珏也挑一匹,上路的时候好用。

祝缨并非对卓珏空口许诺,挑完了马,她就去了陈萌家——此行要办两件事,一是把卓珏给调走,二是把顾同给调回京城。

顾同被她放在外地许久了,该调回京城来了。

陈萌没问祝缨为什么这么干,只是说:“怎么还有个次序的?”

祝缨道:“卓珏做学生的时候,顾同是当地的县官,先调顾同回来,好让他们师生见一面。不然,这一岔开了,这辈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一面了。”

“你这心,也太仔细了。”

第415章 公心

“哪里哪里,比不得你。”祝缨轻快地说。

陈萌道:“你就别夸我啦!咱们两个,还用这么客套么?那就没意思了。”

祝缨道:“我要操心的人少,不像你。”

一句话戳到了陈萌的心上,他轻声抱怨:“我竟没想到,这整个政事堂,竟然是我最有公心了。我才到京城那几年,看冼敬是恁样一个君子,如今你再看看,满腹私心杂念!郑熹,多么风流倜傥、高瞻远瞩的贵胄公子,我原以为天下布局都在他心中,如今也将姻亲朋党看得更重。窦相公实干,可我看他这些日子有些退意,没那么有冲劲儿了,仿佛在谋后路,你瞧瞧……”

祝缨道:“冼、郑二人,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另一个立时就胸怀天下起来了。”

陈萌以手加额:“你又说笑了,这怎么可能?去掉一个,另一个还不得上天?马上就要清算另一批人,到时候不死十几个、流放几十个、降黜百人以上,不算完。朝廷现在可经不起这样的动荡啊!可是要这么继续下去,以后就越发难办了。我现在都不敢看窦相公的脸,不想接他的话,就怕一接,他下一句是要休致。”

陈萌自己,也不是全无私心的人,哪个丞相不任用一点自己熟悉的人呢?可在冼、郑中间玩平衡,是很考验本领的。

他又看了祝缨一眼:“咱俩都差不多。郑七没再支使你干什么吧?”

祝缨道:“还用干什么?大理寺如今又不在我手上。”

陈萌道:“我只担心到了那么一天,你不帮他攻讦冼敬就算是背叛了。我呢?两不相帮,就怕两边会不是忌惮我与另一方联手而讨好我,而是他们合起来先把我挤到一边去。”说着,他愁了起来。

祝缨并不慌乱,她反向陈萌提出了建议:“何必杞人忧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要想在双方之间站稳了,你手上的人得能干才行。否则破绽太多,什么事也干不下去。”

“你是说?”

祝缨道:“不能再不紧不慢了,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当年,伯父还在政事堂的时候,几位相公曾有意留了些种子,这件事你我都知道。陛下比先帝,还是圣明一些的。”

“你是说,现在就把这些人向陛下举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