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3
们有脑袋吗?有手有脚吗?能说话吗?有灵智吗?”
武僧道:“他们长得像人,却不是人,更不是我们。”
“什么意思?”
“他们会剥下动物的皮,穿在身上,用来取暖。”
听到这话,孩子们纷纷露出惊恐的表情,胆小的孩子已经捂住耳朵。
“他们日夜争吵不休,明明知道是自己的错误,仍旧不会承认,还会诬赖对方。”
“为了几口饭、几块银子,他们会伤害亲朋好友。为了无足轻重的理由就杀害同胞,甚至没有理由就杀人取乐。”
“他们会砍断同伴的尸体,拿出有用的部分,比如说交换手掌,碾碎血肉用于绘画,头盖骨用于装饰......”
所有孩子都捂住耳朵,不敢听,偏头不敢看。
提婆达多依然直直注视武僧。
“他们自相残杀,奴役同胞。一城乃至一界人民受苦受难、苍生涂炭,就为了供养一人的穷奢极欲。”
“他们是披着人皮的罗刹,是地狱爬上来的恶鬼,是肮脏、不洁、不容于世的存在。”
“三千年一次的镇鬼大战,就是要把那些罗刹恶鬼挡在净土之外。”
提婆达多问道:“他们要入侵我们吗?为什么?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差吗?”
武僧神色复杂,似是不愿回答,耐不住提婆达多好奇疑惑的眼神。
铛——
又是引磬声,讲法结束了。
武僧觑了提婆达多一眼,“你问得太多了。”
说完,起身离开。
提婆达多觉得武僧有些不高兴,但他不知道为什么。晃了晃头,抛在脑后,转去寻找家人。
父母刚刚送完香资,正巧出殿。
阿姐哗地哭了出来,摊开双臂,想要上前拥抱提婆达多。母亲及时阻止她,摇了摇头。
他已入选六环尊者须跋门下,于理不合。
提婆达多跪了下去,朝父母磕头,一谢生身之恩,二谢养育之恩,三谢供佛之恩。
自此以后,彻底断绝尘缘,遁入空门。
周围的人们崇敬地看着提婆达多,艳羡的眼神偷瞧他的父母。
“这么小的孩子,就能入主寺了。”
“没想到咱们这么偏僻的小世界,还能出个厉害人物。”
......
绯红的晚霞从山峰背后冉冉上升,覆盖明山大庙,铺向四方,催促红日沉入西方。
余晖倾斜洒下大地的时候,人们结束一日的劳动,归家取出莲花灯,全家携手走向河流。
街道乡间的灯光一齐亮了,笼罩人们前行的道路,投下依偎欢快的影子。
停驻河畔,小心敬慎把莲花灯放在水面,默念经文,寄托最虔诚的信念。
提婆达多抵达分寺的传送阵,旁边还有两人同行。
武僧被告知提婆达多的身份时,神色愈加复杂担忧,却一句话都没说。
还有一人,是那要前去朝圣的婆婆。武僧得知,承诺带她同行,直抵西方胜境。
孙子拉着婆婆的手,含泪道:“今日一别,再无相见之日,阿婆,你怎么忍得下心!”
婆婆拍拍他的手,微笑道:“感念世尊,献祭已身,归于天地,我会成为净土的部分。今日以后,你走过的每段路,吹过的每阵风,都是我。”
孙子哭着摇头,不肯放手。
婆婆抬起颤抖的手,指向环城的河流,“看见那河了吗?终年自低向高流淌。若有一日,你看见那水自高向低逆流,便是婆婆回来瞧你了。”
婆孙又嘱咐好几句,才依依不舍放手。
武僧静静等候,待孙子把婆婆走近传送阵。
武僧朝两人点头,“那我们出发了。”
玄金铁棍轻触阵眼,武僧恭声道了句佛语,“恭请世尊开阵。”
金色纹路缓缓铺开,温暖的金光破土而出,裹住三人,直冲天际。
三人徐徐升空,玉楼金殿成了小小一点,村落城镇的轮廓纳入眼帘。隔着千山万水,还有众多这样的和平聚居地,最高的分寺也投射出这般金光。
提婆达多的故乡是一百零九号,三万个这样的城镇合成一个小世界。
一千个小世界合成一个小千世界,这儿又是一百零九号小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合成一个中千世界,这儿又是一百零九号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合成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才出一个佛。
整个不周净土,都由菩提佛教化。
大千世界,包括其内的所有小世界,都在世尊的掌控之中。
途经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通都大邑如云烟过眼,转瞬即逝。
唯有自下而上的河流一路相随,以及满河的莲花灯,旋绕流上,接连不断。
烛灯的长河,一直流到最上方的西方胜境。三千世界的烛火合流于巅峰,汇向它们的信仰所托——菩提佛
传送阵抵达,阵光渐消。
咚——
撞钟声响彻天地,如扑向四方的狂风般席卷过去,一下子震住三人。
尤其是初来的提婆达多和婆婆很是惊骇,被袅袅梵音洗涤身体神魂。
绵延不断的诵经声,从四面八方穿透而来,刚把他们的心神撕扯开来,又用温和宁静的佛语安抚黏合。
他们有种恍然隔世的空虚感和焦虑感,总觉得自己不适合不配站在此地。
迟疑纠结,怔愣许久,一道金光迎面而来。
抬首眺望,巍峨庄严的嘉音寺矗立西方。
慈悲清净的佛光照透苍穹,好似有一双双仁蔼温慈的佛手轻抚心神。
须臾之间,离愁别绪无根可循,诸般杂念一扫而空。
作者有话说:
嗯,很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周界不太一样,这是个绝对和平的天国净土。
设想不周界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解、放前的西、藏或者种姓贵贱的印度。但是,不周界有很大不同。
#####
首先,上古时期的佛门握有最多资源,所以不周界的经济和科技很厉害,绝不会出现饥荒瘟疫的问题。
佛门占据绝对地位,从佛门主寺到各地分寺,内部弟子可能多少有争强好胜、勾心斗角,总体而言受过佛理,恪守戒律、抵制欲望。除了必要的供养用于建庙,几乎不需要多余的钱财资源。
由上而下,没有宗门世家这层剥削百姓的存在,直接到平民。所有人接受佛理教育,相信人人平等,虽然吃肉喝酒,但是并不过度纵欲。基本上而言,人人都是好人。那些坏事的人,刚偷了东西伤了人,就被佛门弟子干掉了。不会到聚众造反的程度,就算有部分僧人造反,也不是菩提佛的对手。
百姓之间,没有种族之别,只有人族,没有信仰之别,只信佛教,故而没有能够引起大动乱的火种。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