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
其实,他们是吃了晚饭的。
张奕举直手,“许导,我知道一家烧烤特别好吃,最近特别有名,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他例举,“有烤土豆片,烤蘑菇,烤馒头,烤玉米,烤肉……”一堆的吃的。
许八雪到这个年代之后,不真没吃过烤土豆片一类的烧烤。上次何经理带她去的那个,只有烤肉。
她有点想吃了。
“其他人呢,想不想吃这个?”许八雪问 。
“想!”大家都没有吃过,想去试一试。
那家店就在小学附近。
有个门面,叫罗氏烧烤。
许八雪一开始还想过是不是之前的老板听了她的建议,加了素菜,等听张奕说这家店就在小学附近时,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之前那个是烧烤摊子,不是铺面。
可真等她到了烧烤店之后,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这还真是那位烧烤摊的老板。
老板也认出许八雪了,一脸喜意,“上次多亏了你的建议,我跟我媳妇第二天就去买了土豆黄瓜,豆腐,晚上就上了。你别说,这喜欢的人特别多,卖得也好,后来人越来越多,还排起了长队。”
这买的人一多,他就赚着钱了。
这赚着钱之后,他就想盘铺子了,找来找去,找了个小学旁边的铺子,虽然不是正街上,但是铺面大。
这一开张,客人多啊。
现在每天都忙到半夜呢。
老板非要请许八雪一行人吃,不让给钱。
许八雪拗不过,让大家想吃什么点什么。这钱肯定要给的,等吃完,再塞给老板,之后跑快一些就行了。
人家开门做生意的,小本买卖,赚的都是辛苦钱,许八雪不想占这便宜。
许八雪他们人多,拼了两桌,“大家想吃什么就点什么。”
大家都听到老板说请客的话了,点的都很克制。
许八雪趁老板在忙,没往这边来,低声跟众人说了要付钱的事,主要是让其他人吃完之后,走快一点,千万别叫老板追上再塞钱。
众人这才开始敞开点烧烤。
许八雪想到自己存上的四位数,心里底气很足。
“好吃,这土豆片真好吃。”又焦又脆。
“老板,你手艺真好。”
老板笑,“这可是我改良过的。”调料都是他研究了好多次才用的。
做吃的这一块,贵在一个用心。
吃完了。
许八雪一个眼神,大家起来纷纷走了,确实不早了,得回去了。
至于住得远的,到时候让师傅用面包车送。
“老板,大家都说你这烧烤味特别正。”许八雪说完,把钱塞到老板衣服上的兜里,转身就跑了。
老板愣了一下,拔腿去追。
还是老板娘在后面喊她,“回来,还有三十串没烤呢。”这跑哪去啊?
老板没追上,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怎么了这是?”老板娘问。
“我钱好像……”老板一摸兜,看到钱了,这才想起来,刚才不是追小偷。
瞧他这脑子!
“我都说请客了,那位许同志非要给。”这还给多了!
老板急死了。
“先去烤肉串,这钱咱们留着,下见碰到许姑娘了,再还给她。”
-
许八雪回到家,刚开灯就有蚊子飞过来,她赶紧去把新买的蚊香点上。
关好门窗。
这大热天的关窗太热了,风都吹不进来。
夏天时间长,许八雪觉得还是得买个纱窗。
等有空就去买。
现在有煤气了,直接用煤气烧的水,方便多了。
白天又动又跑,许八雪累着了,洗完澡躺到床上就睡着了。
次日。
许八雪精神满满的来到了电视台。
昨天一天已经录完了,现在就是剪辑了,还有几天,完全来得及。
“许导,这素材太多了,这画面怎么剪啊?”剪辑师焦头烂额。
还没见过这样多的素材剪到一期节目里的。
这能行吗,不会杂吗,不会乱吗?
“你这样。”许八雪跟剪辑师说了一遍自己要的效果。
当时她在现场,发生了什么事她很清楚,哪些片刻重点保留,哪些删掉,都按她说的来。
剪辑师听许八雪的。
从一开始的生疏,到最后终于顺畅起来。
这么多素材,单是剪,都得剪两天,这还是加班的情况下。
许八雪道:“等会我跟台长去说说你加工资的事。”工作量变大了,工资肯定要加的。
“谢谢许姐。”剪辑师姓崔,比许八雪大,但是现在电视台里的人都习惯性的喊许八雪许姐,要么就是许导。
不喊许姐难道喊小许吗?
谁敢啊。
-
台长室。
许八雪跟台长先是谈的自行车厂的广告问题。
朱台长答应了,他是按以前的价要的广告费,不多,一千五百块钱。
播一个月。
这算是友情价了。
主要是看许八雪的面子。
许八雪又提了一下剪辑的事:“台长,咱们节目剪辑这一块忙不过来,崔哥晚上加班还是在电视台打地铺的,您看一下,是招人呢,还是怎么办。”
她没直说加工资的事。
朱台长道:“再招个人吧。”他准备继续开新节目。
现在经费有了,肯定要继续开啊。
有新节目才能让观众停留得更久,收视率更好,市场占有份额也会更高。这样,他们台才会有更多的投资商过来投广告。
许八雪道,“崔哥这工资,您看是不是往上提一提。”
朱台长道:“下月起大家都加工资。”只是看加的式加得多的问题,像许八雪,那是翻了五倍,由之前的一百变成了下个月的五百。
其他人,加个五十、一百的,都够了。
崔剪辑在外头等着,一看许八雪出来,就问,“许姐,怎么样?”眼中满是期盼。
“答应了。”许八雪压着声说,“我可没特意提,台长自己说的,现在广告收入好了,大家都加工资。”
“谢谢许姐,要不是你问我们也不知道加工资啊。”崔剪辑喜得不行。
“这事还没定,您先别往外说。”许八雪叮嘱。
“好!我的嘴绝对牢靠!”
*
原英良(原老师)见到了《环地唱片》的刘总监。
两人聊了音乐,聊了梦想,聊了合作,一切都很顺利。
刘总监还带来了合同,诚意满满。
原英良都拿了笔了,本来想马上就签下来的,可是想到了许八雪说的话,合同要请律师看看。
于是按耐着激动,对刘总监说,“合同我拿回去仔细看看,明天下午给您回复,可以吗?”
“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