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5
“没有,没有。”
“真没有?”
“就是,许导把我们的人都给换了。”
编剧又问:“全换了?”
“留了几个。”
-
庙里。
红色的香是求运的,黄色的香是求财的。
门票两块钱,送三柱香。
要是想买大的香,得另外花钱。
许八雪买了三根粗壮的红色的香,又买了三颗黄色的香,听说点燃香插进香灰里的时候,要笔直的插进去。
许八雪一一照办。
求财的香要不要多买几根?
-
红桥路。
余秀琴坐在杨凤心家,不肯走。
她过来是有两件事想让杨凤心帮忙,一是让妹夫陆一军找找关系,找些人,之前她遇到吴英的那条街挨个的查问。
二是想让杨凤心借她一些钱,把银行这边抵押的房子给拿回来。
不多,就五千块钱。
杨凤心家肯定是有的。
要不是今天杨启帆上班,她肯定要带着杨启帆一起过来的。
“大嫂,这事我真帮不上忙,你都立了案了,这找人是警察的事,对不对?”杨凤心又说,“至于这五千块钱,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啊,你也知道,我花钱大手大脚,这次妈办丧事,把我的老底都快掏空了……”
又说,“还有这房子。”
杨凤心跟丈夫手里肯定是有存款的,但是,大哥家的钱一向是有借无回,她可不敢借。
这借惯了,以后还不得天天上门。
余秀琴不听。
反正一句话,不帮忙办事、不借钱,她就不走。
就睡这了。
反正以后房子给银行收了,她也没地方去,到时候带着全家过来。
杨凤心看着余秀琴这无赖样,心里冒火。
怎么还缠上她家了?
-
电视台。
四点。
还有一个小时就下班了。
周玲正忙手头上的工作,外头有同事敲门,“周姐,楼下有人找你。”
“谁?”
“一个法院的工作人员,说有事。”
法院的?
是有什么新闻案子吗。
周玲放下手里的工作,归纳好,就下楼了。
她在一楼的休息看到了同事说的法院工作人员了。
“你就是周玲吗?”来人问她。
“对,我是。听说您是法院的,您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吗?”周玲想了想,“是有案子需要我们电视台配合采访吗?”
其实,她跟许八雪商量过,弄个周播的法制节目。
可惜,案例太少,一直办不起来。
“我是汤京,这次找你是有点私事。”
汤京,那不是江小丽的丈夫吗?
周玲有些惊讶。
陈晨之前说过,江小丽的丈夫高高胖胖的,还秃。
眼前这位汤京秃归秃,但不胖啊。
周玲道:“您说。”
汤京:“我想跟您单独聊一聊,方便吗?”
周玲带着汤京去了小休息室。
关上门。
汤京说了:“我听江小丽说,要是我们离婚,你会为了想办法把我送到牢里,是吗?”
怎么可能!
周玲又惊又气:“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跟江小丽没有关系,我不会为了她做任何事。”
“她说你们是同学,特别亲近。”汤京有些意外。
他过来就是想看看江小丽的这位叫周玲的朋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周玲:“刚毕业的时候是,但是后来发生一些事,因为她跟她的家里人,我跟我朋友差点出事,之后就没来往了。”
具体的案件法院查得到。
汤京一下子想到了之前江小丽拜托他压下来的案子。
有两个。
一个成功了,一个没成功。
就是成功的那个,让江小丽捏住了他的把俩,他此时也很后悔。
他就不该贪图江小丽年轻,贪图她是大学生,娶了她。
年纪差得太大,本来就不合适。
不过,既然这位电视台周玲不打算帮江小丽,汤京也就放心了。
聊了一会,江小丽造成的误会很快就说清楚了。
汤京并不是要跟前妻复合,他只是受够了江小丽那帮贪得无厌的亲人,想甩开那群吸血鬼,只要跟江小丽分开就好了。
“汤法官,我们电视台想开办一个法制节目,你们法院有兴趣吗?”周玲忽然问。
要是能跟法院合作,这法制节目肯定能开起来。
汤京听了一愣,尔后道,“我回去跟院里的领导商量一下。”
未必是件坏事。
有戏。
周玲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
她送汤京离开。
路上,两人又聊了一下之前报纸上出现过的案子。
聊了之后汤京发现,他不是跟年轻人聊不到一块,而是跟江小丽说不到一起。
看来是人的问题。
-
医院。
杨玲玲今天夜班。
她提前来了。
正准备去更衣室换衣服,碰到前男友付医生了。
杨玲玲跟没看见似的,走了过去。
付医生愣了。
这杨玲玲是看不见他啊?
这才几天,变化这么快。杨玲玲是不是外头有人了?
付医生脸一下子就阴沉了,他追了过去。
第236章 235
-
次日, 早上六点,主演们就过来了。
化妆师来得更早。
来了之后就开始化妆。
许八雪也的时候演员们还在化妆。
先拍化好妆的演员的戏分,拍摄正式开始了。
剧组拍摄的任务比许八雪想像中的还要繁重, 之前让演员六点过来化妆, 后来变成五点, 四点。
有一天的戏分比较多, 戏分吃惊,演员们凌晨三点就过来了。
更别说, 还有夜戏。
许八雪跟陈宽分两组, 一起拍。
时间过得很快, 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
四月中旬,整个剧组的都要出发去首都的避暑山庄拍戏。
许八雪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在剧组这边休息是常事。
编剧时不时来片场盯着,后来她发现,许八雪这边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小许拍的东西都是她心中所想的。倒是隔导演陈宽这边, 有时候会删掉台词,后来编剧强硬的让陈宽那些台词都给加进去了。
许八雪也觉得那些台词肉麻, 但是, 这就是吟月老师的剧本的特色。当然也得说一句, 观众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许八雪走之前,还去了一趟电视台,跟朱台长报备行程。
接下来去首都租避暑山庄跟王府拍戏, 到时候还要搭场景,可以预见, 花钱如流水啊。
不过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