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位,再加上卫央提前留了个心眼,用了些药令人出其不意,不然今晚她必定是逃不过的。
出了皇宫之后,月光轻轻的洒落在宫门口,卫央不由自主的站住回望了一眼这巍峨的皇宫,她突然想起这一世刚回来入宫后的那一遭,她们都在劝自己要在家中好好相夫教子,可这境遇竟是要不停拿自己的生命来做赌注。
若今日的事情没有德妃的手笔,卫央是断然不会信的。
她看完之后,偏头往郁良的肩膀上靠了过去,郁良低下头轻声道: “心情不好?”
“只是觉着有些累。”卫央道: “甚至有些不理解某些人的想法。”
“哦?”郁良道: “哪一些?”
卫央舔了舔唇,稍微踮了踮脚尖,在郁良的脖间吐了口热气,轻声道: “为何某些人说喜欢我,却对我能坐怀不乱呢。”
说完之后还在郁良的脖间咬了一下。
清冷的月光在这天地之间洒下银辉,郁良的手微动,直接将人揽在了怀里,手轻轻捏了捏她的腰,哑声道: “你不懂。”
————————
第51章
争执(四更)
郁良喜欢一个人许久了,还以为这辈子都不没有机会遇见她,可没想到上苍怜悯,竟能得到一道圣旨。
他从小就没得到过什么好东西,这次上苍赐给了他最珍贵的人,他得放在心尖尖上捧着,若是因着鱼水之欢和孩子的事就夺去他最珍视的人,那他必定会悔不当初。
郁良自认不是一个运气好的人,所以能够得到一分都是上苍怜悯,但这些话他不会讲给卫央听,阿娘曾经说过,能得一喜爱之人,必当爱之护之尊之敬之。
*
天气回还的极快,一连几场春雨下过之后,日子便变得暖和起来,卫央的眉头却愈发舒展不开,掐着日子,陕北一带的涝灾快要来了。
果不其然,四月初五的这日夜里,二更天的梆声刚刚敲过,便有人匆匆忙忙的来了府里,操着尖锐的声音道: “七王爷,皇上急召唤您入宫呢。”
卫央也披了衣服起身,郁良却握了握她的手, “没什么大事。”
卫央抬头望向他,终是没忍住舔了舔唇道: “若是有地方发生涝灾,父皇让你出发赈灾的话,先别急着答应。”
“你怎知是因为涝灾?”郁良不解道: “说不准是边疆战事再次告急呢。”
卫央皱了皱眉, “近几日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个没完,心里总是有些慌的,地界不好的地方发生涝灾不奇怪。”
郁良拍了拍她的手, “安心等我回来,无事的。”说着在她额头上印下一吻。
郁良走后,卫央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拿出了医书来读,心怎么也静不下来,外面又开始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拍打着屋檐,化成雨线缓缓落下,在人们的眼前幻化成雨帘。
她坐在那儿想了一会儿,心绪如同外面的雨声一般,杂乱的厉害。
次日一早,卫央是在桌前醒来的,身上披了薄被,她动了动胳膊,身子都被压麻了,抬起头来,郁良果然坐在对面,还没来得及思考便问道: “何事?”
郁良若有所思的看了她一眼,低声道: “陕北一带发生了涝灾,父皇正在从几个皇子中选择去陕北的人。”
“可是你?”事情倒真如同她料想中的那般发生了,不知为何,她的心里竟松了一口气。
郁良摇了摇头, “十一皇弟主动请命去了。”
卫央心下有了计较,可还未等她的话说出口,郁良便抢先道: “你之前说的事,我已经在筹办了,可还有些细节需同你商议。”
这时换成卫央不解了, “我之前说的事?何事?”
郁良无奈的摇了摇头, “如今涝灾已经发生,想必会有许多难民涌入京城,介时那些官员们为了爱惜自己羽毛不知能做出什么灭绝人性的事情,我便按照你的想法开始让人在京郊筹备安济院,地方已经找好了,只是人员方面……”
卫央先是愣了一会儿,尔后勾唇一笑,没忍住上前抱了他一下,温声道: “你真的很好。”
郁良无奈摇头, “你这是算在发好人卡吗?”
“不。”卫央的脑袋在郁良的怀里蹭了蹭道: “这是夫君卡。”
郁良心里大喜,可还没来得及将人揽过来温存一会儿,人就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怀抱,信心满满道: “我知道人员从哪里来。”
“哦?”郁良给自己倒了杯茶, “何处来?”
“官员家眷中不乏想要建功立业,为百姓做实事的女子。”卫央道: “这些日子我在医馆可没有白待,跟那些大气的官员家眷们混的极好,有些人看上去不好相处,但褪去外表那一层壳,倒都是些重情重义之人。更何况,我还有开拓者。”
所谓的开拓者就是盛夫人和周夫人,这两人在京城中也算是豪门望族,往大了说,盛夫人可还是当今皇后娘娘的长嫂呢,单就这一门关系,想要攀亲的人就数不胜数。
卫央之前已经简单的跟盛夫人和周夫人两人透了个底,两人经过细细思索后都表示愿意支持她这个想法,有了这两人的引领,京城里势必会一股慈善热。
卫央和郁良的前期工作都做的不错,再加上两人都是干实事的人,郁良在京城中极有口碑,是故有些没事做的百姓们也都愿意帮着他做事,京郊那边算是另外建了个村子,只是房屋破旧了些,郁良出钱重新修缮了一番。
而卫央去找盛夫人和周夫人去商议做慈善的事情,三人一拍即合,当即便在京城里开始了募捐之旅,募捐这事儿也极有门道,一般的人都喜欢来哭穷,而盛夫人便将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个赏花宴,在来的这些人里面寻了几个好拿捏的,开始之前便给她们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说得这些人都泣涕涟涟,纷纷表示会多捐些钱,开始之后,这些人果然没让盛夫人失望,甚至有的捐出来的银子大大出乎她们了的预料。
有了这些人的打样,后边那些难啃的骨头也就不好意思一分也不出了,甚至连王太傅家中那个号称一毛不拔铁公鸡的儿媳妇都捐了一千两出来。
卫央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列了清单给盛夫人,尔后将这些银子拿来修缮房屋,屯粮,眼看着发生了涝灾,今年的粮食产量势必也很有问题,京城内粮食的价格逐步上升,卫央便差人去临县买了更便宜的,且几乎搬走了那个县一半的粮食。
在京城内做好了这些准备之后,如他们所料,陕北一带的难民在涝灾发生之后的半月里纷纷开始涌向京城,百姓们衣衫褴褛,有些孩子饿的悲伤痛哭,但饿了太久,嗓子都已经干的发不出声音来。
即便是提前有了准备,卫央还是被这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