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1
一遍!”
胤禛认真地应道:“好!到时候你可不许觉得难,就不学了。”
“那当然不会!四哥你信我!”
“我只信行动,不信言语,言语会骗人,但行为举止很难骗人。”这是胤禛看了好几个福尔摩斯的故事,又听姑姑讲了宋慈洗冤的案子,生出来的感悟。
“那哥哥你看着我好了,我肯定说到做到!”
九月胤禛搬完家,康熙就领着人出宫去了,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南巡。
没了康熙在,宫里安生了不少,事情也就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十月里,南音出宫时,得知了陈老板和洋人做成了第一笔生意,卖掉了一批棉线,让他尝到了不少的甜头。
小姑娘们现在每日纺纱两个时辰,也就是半天左右,劳动量倒是不大,但南音让人按件数记,就清楚明了了不少。
小姑娘们有了动力,也有些质量要求,对待纺纱这件事认真上心了不少。小半年下来,小姑娘们赚的钱虽然不多,但个个都开心得不得了,银钱就是底气啊!
而且,她们当初被家里抛弃,也是因为家里穷闹的。她们自打出生以来,吃的大多是没钱的苦,现在有了钱,更重要的是,有了赚银钱的渠道,心态都有些发生了转变。
凤歌看着小姑娘们高高兴兴的样子,对南音道:“自打她们能自己得钱以后,这样子就与从前不同了。”
南音点头道:“是因为更加自信了的缘故吧?自信会让人挺直腰板,说话声音都会大一些。”
“也就是底气足了。”凤歌了然道。
小姑娘们得的钱不算多,最多的人也就一百文左右,少的只有十几文。
对于她们如何支使银钱,南音只写了一份章程,让人教导了一番后,便没有再多管。
这么点钱,还谈不上理财,手是松还是紧,都是看个人性格了。
“对了,姑姑,自打咱们善堂的孩子开始赚银钱,外头探头探脑的人就多了,在外面打探消息的人也多了。幸好街坊邻居都是好人,我和银莲她们平日和街坊们也往来得多,他们知道善堂养孩子不易,所以大多口风还算紧。”凤歌给南音说了这个情况。
南音有些惊讶:“哦?都是些什么人?都来问一些什么?”
善堂刚开的时候,也有许多人来探听情况,但有齐格这个安亲王府贝子爷、正儿八经的姓爱新觉罗的在,倒是没什么人敢来招惹。
后来见善堂就是养些孤女,没什么特别的事儿,也就安生了,没什么人来问了,没想到现在又沉渣泛起了。
凤歌摇头:“我也不大清楚,这些事儿,都是街坊们三五不时地说一嘴,提醒咱们善堂仔细些,我才知道的。”
南音想了想,安排道:“这事儿我会告诉贝子爷的,他肯定会着人多留意些。你与善堂的其他人,买些吃食和东西,往街坊各家送一送,拜托他们帮着注意和打探一下,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又盯上了善堂。”
这样双管齐下,想必会简单许多。
“好的,姑姑。正好还有一些纺坏了的棉纱,和不大好的棉花,卖又不好卖,放着又占地儿,我和银莲商议一下,将这些可以半卖半送给街坊邻居们,也算送个人情。”
“行吧,具体的事情,你们安排就行。”
凤歌、于银莲等这些女性,这些年也算是历练出来了,事儿交给她们南音很放心。
这个事儿,跟齐格再提一嘴,南音就放下了。
齐格应得爽快,对于这种宵小,他向来不放在眼里的,毕竟他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只要他安安生生的,哪怕平庸,这层身份也能让他在京城里横行无忌,惩治宵小易如反掌。
这个事儿,齐格没太在意,他给南音提了别的事儿:“今年的棉纺生意算是很不错了,陈老板很有干劲,买几百亩地种棉花的事儿,他半个月就办下来了。”
对于陈老板做生意的冲劲儿,齐格也暗暗咋舌。
不仅是齐格,南音也觉得望尘莫及,这个陈老板可真是天生的生意人,一门心思都在这个事儿上。
他的热情与干劲儿,也影响到了于银莲,于银莲现在对做生意也十分感兴趣,两年里倒是学了不少做生意的法门,和从前完全不同了。
和从前那个坐在灶头哭,觉得未来迷茫,前程无望的于银莲比,简直是两个人。
南音还挺乐意看到于银莲有这样的成长的。
善堂还有其他的宫女也嫁了人,大多嫁的是家境殷实的,不过像于银莲这样脱胎换骨的极少,毕竟大多人被前面几十年塑造的性格,就是求安稳。
南音应道:“确实是有些本事,这样的人,可不能轻易放走了。”
齐格十分赞同:“这年头,人虽然多,但有才能的不多。有才能又品性不错的,更是奇缺。”
南音很认同,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
“诶?姑姑,我问个问题,你别生气可以吗?”齐格突然神神秘秘道。
南音挑眉:“什么问题?”
“咳咳……这回陈老板说想买地种棉花,你不像从前那样顾虑重重,答应得比较爽快,是不是也是想着,要留住这么个人?”
南音鼓了鼓脸颊,这丫的看上去没心没肺的,没想到心思还挺缜密。
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南音哪肯轻易承认,让齐格那家伙得意?所以她哼道:“我的想法,岂是你能轻易猜中的?”
齐格听到南音的回答,虽看不到南音的神情,但想象得到她娇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过,陈老板展现的能力越强,南音也愿意给更多的自由度是真的。
齐格支持陈老板做生意,也不一定是看上了那几个银钱,更有可能是他作为康熙的御前侍卫,做康熙的耳目在获取消息罢了。
地方官的消息可能会有隐瞒和失真,但陈老板这个真正下了场搏击外贸浪潮的生意人,得到的消息都是一手的。
开海禁、制定新外贸税、设立贸易口岸的政策,情况到底如何,康熙也是一直注意着的。
两个人就陈老板的事儿聊了一会儿后,齐格又道:“对了,这不十月底了嘛,翻过去下个月就是十一月,慢慢地也要为准备年节了。这些日子,善堂的孩子们手头有了一些银钱,便想着趁接下来两个月里,市面上东西齐备的时候,出去转转。姑姑你觉得能安排吗?”
这是手里有钱了,不花一些出去心里不舒坦。
南音思忖着,善堂的孩子们,极少出门,只有年纪稍大一些的孩子,偶尔会和街坊邻居们打打交道,社交环境确实太简单了。
孩子们长大了,即便是心里担心,也得让她们出去见见外头的世界,日后也不算是直接撒手了。
见南音没回应,齐格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