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天无论是居民或者是校方人员,都不能乘坐火车进入剑桥镇,这条禁令也被写在了《剑桥铁路法》中。

·

星期天的上午10点到下午5点,每个在剑桥火车站或距离该站三英里内任何站点上下车的乘客,要缴纳五英镑的罚金。

这个罚金是用作慈善,但具体用途由剑桥大学决定,所以说天在剑桥城坐火车是违法行为,该条文直到1908年才被废除。

·

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的法定工作日是6天,周日是唯一的休息时间。这样的限制对学生与居民的娱乐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与剑桥相同,牛津大学也不曾多让。1844年剑桥的铁路法条文,不少内容就是参考了上一年《大西部牛津铁路法》。

两个古典大学都竭力拉开与世俗的距离,说是为了保持学术环境的独立性。

——

不只搞铁路慢,直到1855年,剑桥才成立自来水公司。

1889年,剑桥改革与发展小组成立,把行政权交回给剑桥镇政府。

在市政厅的主持指导之下,剑桥镇的下水道管网系统终于开始修建。直到1895年,剑桥镇下水道系统建成完工

——

有关剑桥植物园,原本的那个建于1762年,只有2公顷,在小镇中心,是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药园的模式。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831年约翰·亨斯洛教授主持修建(就是达尔文在自然博物学上的引路人),1845年对外开放。

第27章 Chapter27

==========================

Chapter27

9月30日,新月如钩。

剑桥镇,罗伊斯宅·宴会厅,今夜熠熠生辉。

水晶吊灯的烛光倾泻而下。

晚餐后,宾客们三五成群,绝大多数人都手持酒杯,热络地交流着。

这是一场即兴举办的内部酒会。

没有“达西:倒霉的剑桥年市之行”为契机,罗伊斯副校长不会临时加开聚会。

既然为了示好无辜受害者达西,受邀来宾就不能只有剑桥人。

照顾达西,让他能舒适地融入聚会氛围,酒会还请来十五位牛津人。

「热络」,这个词却不能用来形容今夜的主角。

布兰度自认绝非抢戏爱好者,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最佳新人配角。

今夜酒会共有五十五人参加,除了她与宾利,其他人不是牛剑两校的学生,就是两校的实权派。

布兰度被冠以“1829年剑桥秋季风波平息者”的头衔,拥有了准大学生的校方认可身份,而被罗伊斯副校长简单向众人介绍了几句。

她很清楚,酒会众人可能看好小班纳特先生的未来,但还在观望之中。

真正的主角是达西。

罗伊斯先表达了关怀与慰问,生活难免出现意外,才让达西在剑桥镇遇上了一些不愉快。

他表示日后一定加强对年市的管理,令每一位游客都宾至如归。

接下来,当然不会着急聊产业合作。

今日酒会是为双方先熟悉起来。有一就有二,从陌生到时常往来,就会有自然而然地合作。

达西却自带拒人三米之外的疏离气场特技。

作为被罗伊斯副校长内定的主角,谁都不会说他隐身到没有存在感,而是让人们全都注意到他寡言少语地待在一旁。

这就是一种傲慢。

在场的大多人把这个标签贴到达西身上,但无人显露不满,甚至还有部分很赞同,有资本才能高傲。

既然主角无意主导谈话,其他来客就随意闲聊起来。

布兰度适时抛出一个令众人都能有兴趣的话题。

“今年春季,两校举办了划船比赛,我很遗憾没能一睹泰晤士河上的船队风采。不知以后还会进行这类比赛吗?不仅是团队合作的划船,单人撑船也很有趣。”

说到船,众人就来劲了,让他们刻在肌肉与思想里的记忆都动了起来。

牛剑两校都依河而建,自然环境的优势让学生们容易习得绅士高级课程“划船、狩猎、射击与钓鱼”中的第一项。

18世纪末,划船已经成为两校大学生的主要活动。

不能说每个学生在毕业时都成了船技高手,但基本都有参与船类活动的经验。

宾利不是牛剑学生,本来还担心尴尬到无话可聊。

当下,布兰度抛出的话题就是一场及时雨,对他非常友好,完全没有认知壁垒。

宾利可以兴致勃勃地参与,“人们对两所学校的划船运动很感兴趣。在剑桥,撑船人会站在船尾,而船头向前。牛津却反一反,站在船头撑船,船尾朝前。我就时常听人讨论究竟哪一种位置更胜一筹。”①

“这个问题让我回答,一定会告诉您站在船尾更好。”

一位剑桥毕业生说,“以我四年的撑船经验,让小船在水上进行,控制方向最重要。”

“想要避免傻乎乎地原地打圈,需要让撑篙垂直入水。再告诉您一个诀窍,不要把整根撑篙完全提出水面,留一些在水中将其移动转向,就可以抵消旋转力。”

他说:“以上的动作,是基于站在船尾的前提上,在船尾才能更好地掌控行进方向。”

宾利没有撑过船,这一波是涨知识了。

这时,一位牛津人就提出反对意见。

“那可不一定,我觉得船头撑篙才能更很好控制方向。剑河与牛津水道相比,它终究是浅了一些,显而易见哪里撑船不易。因此,在牛津水道练出来的撑船术,用在剑河上更能如鱼得水。”

一来一回,话匣子就此被打开。

罗伊斯校长临时组织的酒会,请来了只闻其名但是交集不多的两拨人。

此前,气氛尚有些不冷不热。

这一刻起,气氛被彻底点燃。

剑桥人一言,牛津人一语,聊得好不热闹。据理力争,双方都认定己方的撑船方式最佳。

接下来半个小时,辩手范围逐步扩大。

除了罗伊斯副校长几位年长者没有下场,从学生到院士都摆事实夸自家。

由于今夜酒会是剑桥主场作战。牛津人15人,剑桥人38人,牛津一方不占人数优势。

当争论到了激烈时,达西也无从幸免,主动保持沉默的做法失效了。

一位牛津院士问:“达西先生,您觉得呢?船尾撑船,船头撑船,谁更具备优势?”

达西:……

这种问题真的有争论的必要性吗?

此刻,来宾们哪有名校出生与成功人士的样子,分明就是两拨抢糖吃的孩子。

达西必须回应。他自认是沉稳,而不是孤僻,当被同校院士点名提问,给出回复是基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