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


宇宙科幻部分较少,而更多是关于社会认知、哲学观点的思辨。

身在1830年,阅读它时却不能说它不是科幻作品。

伏尔泰笔下这个故事的结尾,两个外星人是离开地球了。

米克罗梅加斯留下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人类,说里面写了宇宙的真相。

当巴黎科学院众人打开它时却发现书页全是白纸,一个字也看不见。

布兰度想着故事剧情,天外来客给出的是无字天书,这何尝不是对宇宙认知的一种解读。

不过,此刻俱乐部说的不是伏尔泰书中侧重的哲学问题,而是谈着是否真的会遇上地外来客。

有人说:“我支持威廉爵士的火星暗海论。”

布兰度默默翻译,这里说的就是刚刚提到的天王星发现者威廉·赫歇尔。

上个世纪,威廉·赫歇尔用望远镜观察火星,看到星球表面明暗不一的模糊景象。

他提出了一个观点,明亮区域是陆地,阴暗区域是海洋。火星与地球说不定有相似的生态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存在火星人。

也有人讲:“我还是支持月球人先来找我们。开普勒《梦》里的场景说不定是真的。还有《颅相星游记》,坐着气球登月后,发现了古埃及的后裔。”

布兰度:!

很好,渐渐步入知识盲区了。

开普勒在十七世纪,创作了小说《梦》,说的是在梦里飞往月球,从另一个星球视角认知宇宙的故事。

对,就是那个搞出了开普勒三大定律的开普勒。

布兰度没看过《梦》,只知道大概。

书中,月球总是面向地球的那一面叫做萨勃伏尔伐,背对地球的一面叫做普拉伏尔伐。

这两者永不相见,而地球人被月球人叫做“伏尔伐”。

月球人似乎在月食、日食之际,有特殊力量穿梭在地月之间。

至于《颅相星游记》,听名字就知道是近年的新书。

近年,欧洲兴起了颅相学。简单地说,是看一看脑袋的模样就知道这个人的品性。这书的内容,她是真的只字不知。

接下去,俱乐部成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多是在畅想外星文明的模样,等外星人来到地球后,要怎么接待它们?有没有可能在它们离开时,搭便车也去天上旅行一番。

各种小说被提了出来,从17世纪的故事开始。

不只是往天上走,也有去南极、北极、神秘海岛、地心等等。

布兰度全程保持微笑,不时认真点头,像是赞同某人观点。

事实上,全程脑中回荡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是我读书少了,一句话也插不上。」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她闻所未闻。

今年圣诞节回家不干别的,这就去把欧洲与科幻沾边的书籍都借来,重新做一下功课。

*

*

12月22日。

埃里克踏了返回巴黎地下迷宫的路程。

这次来伦敦转一圈,先是去看了齐普赛街222号。

布兰度买的房子果然不同寻常,竟是被上任房主扒光了墙纸。自己也是第一次瞧见这么“干净”的房屋买卖,必须要重头装修。

最终表示等圣诞假期结束给出准确答复,是不是接下这个设计工作。

一旦接下,说不定会听到布兰度提出设计需求——在伦敦金融城的闹市区打造出一栋“机械小楼”。

埃里克没想好是不是要满足布兰度的恶趣味,决定视自己的心情而定。

然后,等来了一件令心情愉悦的事。

在他离开伦敦之前,居然发现B先生向联络点加送了一份包裹。

打开,是圣诞礼物!

精美制作的月球纯银摆件,背面刻着「探索永无止境」。

随包裹附上一张卡片。

圆圆的字迹,写了一行简洁的祝贺词:

「幽灵先生,愿您圣诞愉快 ——与您同在地球的B(不必回礼,我离开伦敦了)」

埃里克捧起了小小一只纯银月球。

他宣布,这是二十二年以来,即将度过的最愉快的圣诞节。

B先生送给他圣诞礼物了!

这还不是惊喜,什么是惊喜呢?

为什么是月球摆件?

很好理解。

B先生描述了两个人一起站在地球上,哪怕相互从未见面,但一起沐浴在月光下的场景。

—— 这一定表示了他愿意两人一起欢度圣诞,在月光下欢歌起舞、饮酒作乐。

阳光明媚。

埃里克仰望天空,仿佛透过太阳看到了月亮。

这会懊悔不已。

自己明明准备了一套华丽宫殿的微雕模型作为圣诞礼物,但左思右想之后决定今年先不送了。

没见面,担忧B先生不喜欢收礼,也担忧B先生对模型没兴趣,那样一来反而降低了两人之间的友谊默契度。

埃里克:他错了!就该送的!至少是表达了友好心意。

*

布兰度也离开了伦敦,带着一车两百年以来的科幻相关书籍,圣诞节要读完它们。

不知道幽灵先生能不能深刻领会「月球」摆件的奥义?

圣诞节千万别闲着,喝什么酒,唱什么歌,跳什么舞,一起读书啊!

看一看各种离谱故事,瞧一瞧17世纪到19世纪的神奇脑洞。从月球人到各星球的外星文明,总有一款能令你瞠目结舌。

布兰度:她倒要看看,是不是有故事能够成真。

--------------------

晚上有二更~

——

①《英国皇家学会》,[英]阿德里安·泰尼斯伍德。

1830年的选举,就是119VS111票,约翰·赫歇尔输给了萨塞克斯公爵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亲王。

不过,在公爵的八年任期中,他不是一味守旧的保守派,而是积极投入学会事务中,尤其是前四年身体情况尚佳时。

·

约翰·赫歇尔,1833年去了好望角观察南半球天体,除了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外,也为人所知的是他对摄影术的推动。比如发现硫代硫酸钠能够清洗掉卤化银溶液、发明了蓝晒工艺把传统感光材料的银盐换成铁盐,发明了金版印相等等。

~

②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欧洲对于外星文明都是持乐观态度。

·

19世纪初,数学家高斯建议在西伯利亚森林中搞出一片麦田,让麦田被修剪成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图形,以此来向太空发送人类文明信号。

后来,奥地利天文学家约瑟夫·冯·利特罗提出,在撒哈拉沙漠制造巨大沟渠导入油,点燃它吸引火星人的注意力。

——

《梦》、《米克罗梅加斯》都有中文翻译版,可以在《科幻之路(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