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
心底里叹了一百零八口气。
被亲了脸颊都欢喜成这幅模样……
二爷身为大龄单身汉,着实也是有些悲哀的!
悲哀!
在一盏茶的功夫后,贺严修终于回过了神,但一只手还是抚着左边的脸颊,慢慢地抬脚往客房去。
「二爷洗漱吧。」兴安往盆中倒好了水,伸手试了试温度。
不冷不热,刚刚好。
贺严修看了看盆中的水,最后拿巾子蘸水打湿,只擦了擦自己的右边脸颊。
下一次被亲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能保留几天是几天!
贺严修打算这段时日都不再洗左边的脸颊。
真的是太悲哀了!
兴安再次在心中默念。
脱衣上床,躺下盖好被子。
在兴安又吹熄了一盏烛火时,贺严修忽的坐了起来。
「二爷?」兴安被吓了一跳。
「我觉得……」贺严修想了想,道,「下次平安县君在的时候,你最好回避一下。」
免得下次苏玉锦想要亲他时,碍于有人在场而不好意思。
要提前扫除一切障碍,营造好的环境才好。
兴安,「……」
果然他就是一盆酸菜鱼吗?
「是,小的记下了。」兴安应下。
委委屈屈的。
「嗯。」贺严修躺了下来,伸手将被子重新往上拉了拉。
兴安见贺严修似乎已经入睡,刚准备吹熄最后一盏灯,却又看见贺严修再次坐了起来。
兴安,「……」
踌躇了片刻后,兴安小声询问,「小的这会子就回京城去?」
免得多余。
贺严修白了兴安一眼,「你这会子回京城去做什么?」
「那二爷这会子起身做什么?」
「我换个面儿躺。」贺严修说着话,靠着自己的右侧躺下。
左边脸颊可不能蹭上枕头。
兴安,「……」
悲哀!
太悲哀!
……
贺严修休沐只在青河待了一日,待第二日傍晚时便骑了马匆匆赶往京城。
离太后的寿诞只剩下了三日,此时京城中文武百官,乃至需要入宫祝寿的诰命夫人、高门小姐们是皆是紧张且忙碌地准备着。
翰林院中,众人各司其职,亦是不得闲。
今日是苏文宣就职上任的第二日,昨日刚刚熟悉了翰林院中的一众官员,今日开始着手处理分配给他的各项文书整理,登记入册,保管妥当。
「这是这个月中皇上颁布下诏的圣旨和文书,你仔细查看后,全部誊写入册,一来完成记录,二来也看看样式说辞,往后若是遇到这样的事,也好知道如何去做。」
吩咐此事的是翰林院学士景万新。
景万新是就近一次殿试中的榜眼,学识过人,做事稳妥周正,颇受皇上信赖,又有润物无声之举,在翰林院中声望颇高。
苏文宣早先便有听说,此时见景万新有意教导栽培,心中感激,应声后便按其吩咐进行归整誊录。
待看到一道分封平安县君的圣旨时,顿时愣了愣。
有关分封平安县君之事,他先前有听说,知道被分封为平安县君的不是旁人,正是苏大夫,而被分封的缘由是因为在洪郑赈灾中治疗时疫有功。
所以苏文宣对于此事并不意外,甚至也着人给贺严修送去了贺礼,请其代为转交给苏大夫,以示恭贺。
但这圣旨上写着「青河县苏玉锦」……
苏玉锦?
先前只知道苏大夫姓苏,单名一个玉字,虽然她女扮男装,但想着玉这个字却也是男女皆可用,便认为她大约原名便是姓苏名玉而已。
不曾想,她的名字竟是叫做苏玉锦。
苏玉锦……
是巧合吗?
苏文宣有些失神。
这个章节名称不知道会不会被河蟹……
第314章 掂量
太后寿宴当日,百官祝寿,诰命夫人入宫赴宴。
宴席摆在了御花园之中,歌舞、杂技、戏曲……样样皆有,前来赴宴的诰命夫人和千金小姐们,去向太后磕头祝贺后,或欣赏各种表演,或凑在一起喝茶聊天,更有许多人家趁着这个时候帮着子女儿孙相看合适的姻缘。
前来贺寿之人数量多,身份杂乱,太后也由着他们去,只留下几个关系近一些的太妃,老王妃,还有几个国公夫人在内殿说话。
皇后,淑妃,贤妃等人在一旁伺候。
「太后今日气色可真好。」定国公夫人笑道,「越发有些鹤发童颜的模样,实不相瞒,可让我们这几个老家伙羡慕的很了。」
「太后这素日里保养的药方子,也施舍给我们几个,也叫我们跟着吃上一吃?」裕太妃附和道。
「你们两个年岁渐长,这心性到是越发跟小孩子一样了,这药方子也是混吃的?」太后佯装愠怒地指了指他们两个人,「成日的说哀家气色好,我都快分不清你们俩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了,说白了不过就是哄我开心。」
「嘴里实在是没半句实话,再这般下去,哀家可是要生气的。」太后虽这般说,可脸上愠色全无,笑意不减。
「瞧,现如今这世道,说句实话倒成假话了,还好这不是六月。」定国公夫人撇了撇嘴。
裕太妃歪了歪头,「这六月怎么说?」
「六月飘雪,实打实的窦娥冤啊。」一旁的肃太妃挤眉弄眼了一番。
「耍贫嘴……」太后被逗的开怀大笑,整个殿内也是笑声阵阵。
待侍女新上了一轮热茶和各种新鲜的果子,太后张望了一番,问定国公夫人,「怎的不见你家静儿?」
「她呀,野马一般的性子,又是家中小辈里头唯一的一个女娃娃,被我和糟老头子宠的不象样,最是害怕这样循规蹈矩的宴席了。」
定国公夫人笑道,「方才给太后贺了寿,请了安后便没有了踪影,估摸着又去寻旁的小姐们说笑玩去了。」
「等回去了,我一定好好说道说道她,到了皇宫里头也没有个正形儿,往后到了婆家之后可还得了?」
「小孩子嘛,贪玩爱热闹些是应该的。」
太后不以为然,「花骨朵儿一般的年岁,就是该在外面多逛一逛,也能长的更好一些,成日跟咱们这些个老帮菜在一块,人若是变得老气横秋起来,哪里还有小姑娘家半分的精神劲儿?」
「依哀家看啊,静儿这性子就好的很,活泼一些,总好过成日不说话的闷葫芦,再者说了,这性子活泼又不是不守规矩,从静儿一进殿的时候哀家就仔细瞧了,她在行礼参拜上的规矩可是半分都没有错的,那气度和仪态,纵是比几个公主来说也不差分毫,这便是足矣,不必万事都吹毛求疵,反而惹得孩子们厌烦。」
「不过听你方才说静儿的夫家,可是静儿这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