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2


盗拦截过往船只。

这不是巧了嘛,南安郡王的目的,就是出海去打茜香国啊,那打完了或者打之前,顺便清剿一下海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是吗?

打完了,海盐的贸易立刻跟上,假使一个小国卖十万两,光是亚洲就有五十多个国家,这就五百多万两了。

且许多国家盐价贵比黄金,更好的盐价格当然更贵,十万两也不过一万多斤罢了。

按照一斤盐一人差不多吃两个月左右来算,也不过是一万人吃一两月而已,一年售卖两次,就已经比得上现在的税收收入了。

更有那天气炎热湿热的地方,需要用食盐来保存食物。

因此许多国家的购买量,远远不止一万斤,这点数量,当地一些富户就能包圆了,都轮不上普通人。

都航海时代了,还靠剥削百姓,来维持朝廷统治,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不如对外发展,先训练水师,然后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外倾销商品。

当初英国那样小的国家能崛起,成为工业大国,牢牢占据世界大国的位置,就因为他们对外掠夺财富,发展本国工业,然后继续对外扩张倾销商品。

靠着掠夺全世界,达成壮大自己的目的。

西方可以,华夏为何不行?

不说现在华夏本地对外贸易依然是顺差,凭借茶叶,瓷器,丝绸等,每年都能带来大量白银。

唯一的区别在于,这些钱到手后,用来干什么?

因为大楚半锁国的政策,从未睁眼看世界,让他们浅薄的认为,大楚的一切都是好的,不愿意去尝试‘蛮夷’的东西,导致落后一步,就步步落后。

苏叶没那么大的志向,靠一己之力推动整个华夏发展什么的,她只是想要赚钱。

而经商赚钱,在之前两个世界已经尝试过了,有收获,但不大,大头来自那些特殊能量,而不是所谓的商业。

而这个世界,她突然想换一种方式,举一国之力,去抢夺全世界的财富,是不是收获格外不一样?

好吧,她就是无聊了,搞个大事来玩玩。

毕竟她的空间门已经完全可以实现自产自销,完成自我升级了,凭着现有模式,就可以赚到星币,一步步升级了。

苏叶获得更多的钱,也不过让进度加快一点点,真的只有一点点而已。

陈景轩苦笑,“你可真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

又是盐政,又是海贸,这得铺开多大的摊子才行?

苏叶翻了一个白眼,“屠夫就位,用不到你操心。”

她已经计划好了,先让南安郡王清理盐商,及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清除盐政改革的阻力。

少了那些既得利益者,剩下的人都想分一杯羹,而这时正是最混乱的时候。

盐税那么大的利益,任谁都想要掺一脚,无论是太上皇和新帝,还是宗室,勋贵,朝臣,乃至各地世家豪商,只要有机会,谁不愿意扑上来咬一口呢?

按照现在的食盐政策,能咬上这块肥肉的是少数,大头肯定在太上皇和新帝之间门决出,然后其他勋贵朝臣纷纷下场,各显神通。

但在前一批人下场的威慑下,他们不敢大动,只能小心翼翼偷摸办事。

且这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行为,随时容易事发,事发就代表了一个死字。

可即便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们也没办法忍住诱惑。

既然如此,那何不把蛋糕做大,做的足够大,虽然味道没那么好了,收获也有限,但能光明正大每人都分一块,还不用担心事发的问题,岂不美哉?

就像一壶美酒倒进水井里,酒香被稀释了,喝了没得劲,但每个人都能喝一口,甚至好几口,酒味也不是完全没有,至少能尝个滋味,总比别人喝酒,你看着强吧?

对于那些想偷酒的人来说,风险虽然与收益并存,可藏藏掖掖的,提心吊胆不是?

能光明正大的喝,大概率很少有人愿意冒险。

而唯一有损失的,是那个拥有酒的人,他原本可以一个人独享醇厚的美酒,结果却不得不喝稀释过的烈酒,损失有点大。

但现在的时机又那么恰好,这个拥有烈酒的人是朝廷。

可捧着酒的却是两只手,太上皇和新帝一人拽住一边,谁也不服谁。

有苏叶在其中搅事斡旋,绝对叫他们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双方谁也不肯退让一步,让对方吃下大头。

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改革盐政就会是双方妥协的结果,把蛋糕做大一点,各自吞下一大块。

再有朝臣们推波助澜,改革势在必行!

陈景轩仔细思量许久,才不得不承认,苏叶这个方法确实可行,只是操作起来极为不易。

人不是她手里的傀儡,会按照她的想法行事。

要达到她想要的效果,需要极精准的操控,不能出现意外。

“你有没有想过,朝中也不是所有人都看重利益,”比如某些老大人,就看重祖宗家法,把规矩看得很严,不允许更改。

再比如某些人清正廉明,不受利益诱惑,一心只为朝廷,这种损害了朝廷利益的做法,他们肯定会坚决反对,逼急了以死谏言都不是没可能!

而这些人,往往才是改革最大的阻力,他们秉持着公心做事,还不能对他们用手段屈服,那只会折辱了这些人,也会让朝廷损了风骨。

有些人的存在,是必须尊敬的,也必须推崇,让天下学子乃至百姓效仿,因此那些反对改革的人,你要怎么打动呢?

苏叶失笑,“是的,人都会思考,而思考的最好结果,是他们都有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思考的最坏结果,是他们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能如何地不择手段!”

“至于你说的那两类人,看重规矩的,就用儒家经典说事,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推崇大同社会,可现在是大同社会吗?不是!既然如此,身为儒家弟子,难道不应该为了实现社会大同,而付出努力吗?死守着规矩做什么,一成不变地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那什么时候才能大同?想要达到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同,那么你们倒是努力朝那个方向努力尝试啊,死守着目前的状态,永远也不可能,对吧?”

“而要发展到那个阶段,‘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确实困难了一点。因为困难,就可以完全不去做吗?一点点小事的改变,都是推动社会往大同的方向发展,比如让全大楚的百姓都能吃得起盐,不为盐价太贵而烦恼。现在是盐,下一步可以是糖,是粮食,当所有人都吃得起饭,不会饿死了,就实现了皆有所养。有饭吃,接下来就是有衣穿,有屋住,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紧接着是教化。”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