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0
所谓一力降十会,她的实力已然足够藐视这个世界任何人,也不用担心某些人能在她眼皮子底下作妖。
这既是对实力的自信,也是对自己观察力的自傲。
苏叶微微一笑,看着春景和春来以乳燕飞扑的姿势,轻巧而快速的下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瓦拉人身后,悄声点住了所有人穴道,而他们却无一人反应过来。
这是震慑不是吗?
让戚十一知道,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
你或许收集了不少消息,知道了不少隐秘,可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比如化妆易容术,比如点穴,比如高深到瞬间制住所有人的能力。
苏叶微微一笑,让春来架着马车,把这二十几人送去给戚家人,自己则带着春景,慢悠悠翻山,去巡视另外一边的粮商会庄子了。
庄子的建设比她想象中要好得多,甄管事确实完全按照她的指示做事,不打丁点折扣。
这一片几万公顷的土地,是粮商会在东北平原最大的一处庄子,也是最先建设起来的,光移居过来的耕种的人,就超过了万人。
因此在山峰上看到的,就是一大片土地中央,靠近湖泊处,建起了一个小小的镇子,里面房屋井然有序,一排排规格相似的院落,中间有一个不小的广场,这么冷的天气,广场依然有不少人,热闹非凡。
靠近了才发现,这里竟形成了一个小集市,许多人把自家做的东西拿出来摆摊。
比如东边一位大娘,卖的是毡靴,这种靴子用羊毛、骆驼毛、牦牛毛等制作而成,只有少数民族会做,在东北的冬天非常适用,耐寒耐磨,还舒适。
即便是大雪天,穿着出门也不用担心冻坏了脚。
苏叶走过去,拿起一双,一边观察,一边询问,“大娘,这是你自己做的吗?用的什么毛?”
那位身材健硕的大娘乐呵呵道,“是嘞,小公子喜欢,我便宜卖给你,只要一千两百文,可以穿上五六年。”
苏叶用力试了试,非常牢固,手艺确实非常好,“防水吗?”
“当然防水,”大娘很骄傲,“踩进河里都不担心渗透。”
苏叶让人打盆水来试试,众人见有热闹可瞧,全都凑过来,积极的很,没多久水就送来了。
苏叶把一双毡靴放进去,让水浸湿一半,片刻过后再拿出来,水滴顺着鞋面往下滑,里面依旧干燥,“这种靴子,您做一双需要多久?”
大娘也没有隐瞒,非常爽快道,“最少需要半个月,这还是皮子提前炮制好,不然需要更久,我不蒙人,这靴子可好用了,下雪天出门不担心湿了脚。”
苏叶点点头,“那您知道有多少人会做这个?”
大娘立即摇头,一脸骄傲道,“只有我会,我是跟着我娘学的,我娘跟姥姥学的。”
“那您介不介意教其他人?”苏叶询问,“当然,是有报酬的。”
“什么?”大娘一愣,面上露出不情愿。
苏叶也懂,像这种私家手艺,没人愿意交给外人。
可她同时也知道,只要利益足够,就没什么不能谈的。
苏叶没有多说,继续逛下去,这个小集市别看小,涵盖了人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从衣服到吃食,小孩的玩具和书写工具等等,应有尽有。
作为庄子里的工人,在这里工钱高,生活成本又低,只要待的时间超过半年,家里就能结余出一些银钱,那么拿一部分出来改善生活,就是必然的。
像衣服,因为有许多单身青年,并没有带着家人过来,他们自己又不会针线,于是某些大娘大婶,就提前购买一些布料,等需要的人挑好,给他们量身现做,一般三四天就能好。
又或者西边一点有个卖糖葫芦和糖人的摊子,是专门为这里孩子服务的。
家长有钱了,自然不会亏了孩子的嘴。
因而这里的集市,一点也不比正经的县城买卖少,相反,因为广场只有这么一个,所有人都集中在这里,显得格外热闹。
苏叶在其中还看到了一些本地人才会做的特产,比如独家秘方的泡菜之类。
她挑了几个感兴趣的小玩意儿买下,让春景收起来,打算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让人专门送回去给黛玉和玄玉玩。
逛了好一会儿,玩尽心了,春景也暗暗打听了不少消息。
比如这些人的生活水平,庄子里的管事是否合格,有无欺辱普通工人的现象,或者任人唯亲,中饱私囊,把庄子给工人的福利吞掉之类的等等。
结果还不错,大家对现在的生活都比较满意,就是一些小问题,也都在可接受的范围。
不枉她让人建立了审查制度,像这种暗中查访,时不时就会来一次,不告诉甄管事在内的任何人。
当然,明查也有,可基本都在暗访后。
暗访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然后根据这些再明查,总能找出问题出现在哪里,然后及时解决。
这一套制度目前看来还算完善,这个庄子建起来也有七八年了,大面上还算平稳,没有出现明显的腐败问题。
苏叶还算满意,又观察了一些小细节,比如庄子上有没有设蒙学,教导庄中的儿童认字。
比如有没有请专门的大夫过来坐诊,上万人呢,头疼脑热时常都有,此地离巨鹿城有两天的路程,要是急病就可能耽误病情,需要有大夫在。
另外卫生问题,机器保养问题等等,她都通过购买,闲聊,观察弄清楚了。
而这前后不过花了一个时辰,庄子里出现外来贵公子的消息,终于传到管事们耳中。
他们心里一惊,同时暗暗叫苦,不是秋收的时候,已经有人过来查访了吗,这次又来?
之前是打扮成前来投奔的某家人亲戚,现在是贵公子,下次又是什么?
他们虽然心里不虚,可也觉得麻烦的紧。
众人相继从办公的院子出来,互相对视一眼,任命去见这位目的不明的公子,只希望千万不要是来找茬的。
当他们走到广场,就看到一个风姿绝然,鹤立鸡群的俊秀少年,站在人群中央,正耐心的和一群孩子说话。
这些孩子有大有小,因为在庄子上伙食好,各个养的虎头虎脑,也不怕生人,全都挤过来好奇打量这个好看到过分的‘哥哥’。
“您是哪里来的?”一个黝黑的男孩歪着头,圆溜溜的眼睛转来转去,看着就极为机灵讨喜。
苏叶啪得一声打开扇子,微微一笑,“江南。”
“江南在哪里?”其他孩子也问。
“在长江中下游,”苏叶耐心回答。
“长江是什么?”天真的孩子,一脸懵懂。
“这就涉及到地理问题了,”苏叶随手从一个小孩手里,轻轻巧巧夺过木棍,随意的在地上画起简易地图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