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1
穷了。
为此他们不得不谋求更多赚钱方法,比如出去找一份工作,比如种植经济作物,再比如上山下河,怎么赚钱怎么来。
树挪死,人挪活,最怕的就是一滩死水,按照祖祖辈辈的方法生活,完全不去动脑筋想法子改变。
现在的大环境是,愿意动脑子,愿意主动去改变的人,总归能找到一条来钱的路子。
俗话说,人在风口,猪都能飞。
现在的大楚,可不就是正在起势的风嘛!
不说别的,许多村子会在村长和里长的带领下,种植果树,开挖池塘,为的不过创收而已。
加上近年来商贸发达,尤其是海商,愿意收各种商品,哪怕是一些野果子野菜,只要味道好,弄上船,运到别国去,也能翻几倍赚。
再不济县城镇里也有越来越多的店铺,铺子多了,需要的活计就多,商品交易频繁,运输业就跟着繁荣起来,上货卸货,需要的苦力也就多了。
加上之前小农经济,大部分妇人都会织布缝衣服,纺织工坊纵然产量多,也远远不够卖。
因而如果农村妇人能织布的话,或许赚的少点,也不是没得赚。
当经济活跃的时候,只要肯干肯改变,就一定活得下去。
因此苏叶没急着去解决底层百姓的困境,即便知道因为她的各种操作,让一部分农民生活更加贫困,只能保证吃饱肚子,可别的花销就少的可怜。
但她也不会永远放着不管,只是让一部分脑子灵活的,先自己挣扎出去。
挣扎的人多了,整个社会的活力就有了,原先就是一滩死水,大部分人活着,牢牢被社会和宗族束缚着,想挣扎都无法。
只有到了绝境,加上看到希望,那些保守人士才愿意动一动。
当一部分开始改变,生活变好了,其他人自然会跟着效仿。
没有人天生是麻木的,只是不愿意当出头的椽子罢了,活在人群中才会觉得安全。
而从众也是本能,尤其那个众虽然是少数,却代表利益的时候,也没人会死脑筋硬是不肯。
因此这几年底层百姓的思维已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不再惧怕改变,不再死守着一个地方不出门,也不再按照祖祖辈辈生活方式。
当改变一旦开始,自然而然会接受新事物,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思想枷锁松动,人不再故步自封!
而现在,苏叶打算把他们身上另外一层枷锁去掉,那就是人头税!
华夏历史上,人头税历经千年,因雍正摊丁入亩最终取消。
可那触犯了地主阶级利益,把每个百姓头上的税收,摊派到田亩上,多的就多交,少的就少交,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合理,就是太合理了,让权贵阶级没了阶级优势。
要不是雍正本人强硬,清朝又是集权制达到顶峰的国家,还真办不下来。
像宋朝,几次改革都以失败告终,原因之一就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改革必然侵犯士大夫阶层利益,自然有一部分人强烈反对,以至于新政推行步步艰难。
很多地方官直接敷衍了事,甚至逆向操作,借此大肆敛财。
改革从来不容易,因此苏叶没想过,在自己还未当权的时候,就进行这种根本上的变动。
现在她成为帝王,且大权在握,军权在手,政权也基本把控,至少朝廷重要官员,都是她自己人。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帝也不例外。
朝臣以为,她的第一把火烧向宗室,杀鸡儆猴,其实不然,那不过是顺手为之罢了。
真正的动作是人头税,农业税没办法,大楚尚且没发展到那种程度,等工业到达一定水平,百分之七十的百姓成为工人,取消也就取消了。
毕竟那时候,或许农业会成为最不赚钱的产业之一,那给农商一些福利也是应该的。
可现在不行,这依然是大楚最大的税收来源之一,人头税就不同了,这笔钱是必须取消的。
“朕欲要取消人头税,”苏叶语气郑重,表明决心。
“直接取消?!”林如海不敢置信,人头税占据国库每年固定收入的十分之一,少了这笔钱,朝廷岂不是要捉襟见肘?
“不错,”苏叶站起来,走到边上一直摆放着的舆图前,“这大片的地盘,朕必须拿下,那里有各种未来需要的矿产资源,可没人去守着,去开发,拿下了就是个累赘。朕缺人啊,很多很多人,按照目前大楚人口,翻十倍都不够!”
是的,远远不够,目前大楚有一亿两千万人口,在历史上也属多的,如果盛世的标准是以人口计,那么前面两位皇帝称得上盛世之君了。
可这些人口在广袤的土地上,不过杯水车薪,要知道苏叶的野心极大,打算吞下整个亚洲,即便有些地方不是全拿下,也要成为其宗主国,以便从那里源源不断收割资源。
打仗需要人,占下这些地盘更需要人,人从哪里来?
或许打败那些地方,把当地百姓收编,成为大楚人,就像后世那些西方国家,有许多外来人口。
但苏叶不想,大楚的户籍岂是那么好拿的,外邦之人,必须为大楚作出杰出贡献,才被允许成为大楚人,如此他们才会珍惜,才会向往,从此把大楚当成朝圣的地方。
未来大楚将是全世界人民的白月光,最想移民的地方,为了得到大楚户籍,勤勤恳恳奉献一生。
另外,大楚将会是全世界最富庶又最安定的国家,在西方持续混战,非洲一片贫瘠,美洲还是土著地盘之时,大楚是所有人才的避难所。
他们将会为了得到大楚户籍倾尽所有,学大楚的知识,把自己从内而外改造成大楚人。
如此,大楚户籍就是最值钱的存在,岂能白白贱卖了。
自然,不是大楚人,思想没同化之前,那些外邦是不可能尽心为大楚办事,也不能成为发展大楚的中流砥柱。
那要怎么办?自然只能靠大楚百姓自己生了。
正好,现在依然是多子多福的思想,只要有条件,百姓就愿意生孩子,多多的生孩子。
以前或许还会嫌弃女娃,随着女子社会提高,能当官,能经商,能工作赚钱,他们也愿意生下并养大女娃了。
男娃就更不用说了,目前的社会,谁能摆脱多子多孙的思想魔咒?
现在的大楚不同于后世,后世已经安定,地盘资源固定,人太多将会是一场灾难。
现在可不一样,到哪里都是地广人稀,不说亚洲其他地区,还有美洲呢。
那里土著是真的不多,地盘却很大,且条件优渥,拿下后再多养一个大楚人口都不是问题。
因此人口是多多益善的,而为了让老百姓愿意生且多生,取消人头税是必须的。
这个理由,林如海无法反驳,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