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6
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县城,入城查得严,只让读书人和商人进,其余不是县里户籍,会被拦在城门外。
有一个县城,县令下令,商户不得私自招工,必须去县衙登记,即便是干一天的短工也要如此。
而去县衙登记一次,呵呵,至少需要十两银子。
谁会为了请一次短工花十两?
诸如此类乱七八糟的规矩,不胜枚举,除了律法不够完善,人治只能看官员心意外,还有吏员巧立名目,各种揩油。
而商人做生意,就更需要和他们打交道了,哪次不是被宰?
如此下去,要如何发展?
一个被完全禁锢住的社会,只能等待自取灭亡!
所以苏叶必须取消这一枷锁,给吏员俸禄养着他们,同时对其严格要求,让曾经欺压百姓的人,变成为百姓提供服务的人。
这点很难她知道,且吏员队伍中,害群之马不少,得大清洗一番,剩下的再讲过培训,才能实现。
而要让他们乖乖听话配合,取消贱籍和往上爬的机会,就是吊在前面的胡萝卜。
百官哑口无言,明白苏叶是非办不可了,虽然依旧心里别扭,却不好说出来。
毕竟刚刚皇帝前脚给你们涨待遇,自己欢天喜地,毫不反对。现在皇帝要给吏员涨待遇,你们就强烈反对,是见不得别人好吗?
消息一旦传出去,那些吏员们第一个恨死他们!
而恰好,他们手下做事的,在衙门里贴身服侍的,都是吏员。
拦了他们的好处,不怕给你的茶水里直接下药吗?
看众人沉默,苏叶笑笑,特别大度的道,“下朝后,五位阁臣商量商量,拿出一个章程来,那些欺压过百姓的,按律法处置,剩下的就按我说的办。其余官员要是有意见和建议,就去找阁老。”
百官无语,话都被你说完了,你不如干脆决定了,何必假惺惺说商量。
再怎么商量,结果不也一样。
“唔,既然你们不说话,此事就这么定下了,”苏叶笑笑,“那么我们来说说众位家中资产问题吧,你们在小店的挥霍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可真有钱呢。”
百官不料,她又杀了个回马枪,纷纷变色。
所以那贡品买卖就是一场试探,见鬼的!
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了,这一出出的,百官心态都崩了。
皇帝是真能搞事啊!
第506章 红楼潜龙在渊120 苏叶……
苏叶看着下面百官忽青忽白的脸色,轻笑,“行了,今天朕不是来算账的。记得朕之前说过,一切非法所得自己主动老实坦白,就既往不咎。现在这个承诺依然有效,交代清楚后,再把你们的产业做个登记,一切清清楚楚,公开透明。如此你们没花超出收益的花销,自然不用担心会被人盯上。”
站起来,她的声音加重,透露几分认真,“朕不在乎你们有多少家底,多少都比不上朕,想来这些时日,你们也了解朕的本事,赚钱手到擒来,看不上你们那三瓜两枣。因此那些私下的产业,商人的孝敬,隐田隐户,该收手收手,舍不得的,去官府登记好,签好契书。这是唯一一次让你们把那些暗地里见不得光的产业摆在明面上,希望你们珍惜朕给的机会。”
“哦,对了,等到科举结束,朝廷补充了人手,朕打算调拨一批人,专门清查那些不明不白的产业,所有的田契地契都要登记真实姓名,不得有不明不白的产业,如果有,直接收归官府。登记好后,属于谁名下的,就只属于他个人,任何人都拿不走,包括奴仆名下的私产,也属于他们自己,而不是主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什么?这怎么行?”当即有大臣提出反对。
苏叶直接一摆手打断他,以不容置疑的态度道,“梁源,宣旨!”
“是,”梁源立刻掏出一直放在怀里的私产,“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即日起,不得打骂奴仆,不得动用私刑……违法者,奴仆可去控告主家,控告成功则无条件解除主仆契约,恢复良籍……主仆契约十年一签,超过十年需重新签订,否则视作过期,过期后一年内不重新签约,亦视作解除主仆契约。签订契约需经过官府认证……另奴仆名下私产属于自己,主家不得无理由吞没……”
这道圣旨虽然没有废除奴隶,却也给这些卖身为奴的人一些保障。
比如他们只能卖身十年,不是一辈子不得自由,十年后如果不愿意继续卖身,还是可以脱离奴仆身份变成良籍的。
再比如奴仆名下财产只属于奴仆自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奴隶就是主家的私产。
最后奴仆犯错不允许私自惩罚,需要经过官府审核。
算是把原本的奴隶变成了雇佣制,这也是没办法,现在大楚缺人,各行各业都缺人。
偏那些世家大族还拥有几百上千个仆人,一人身边几十人伺候,其实哪里需要这么多,不过是为了面子罢了,白白浪费劳动力。
直接废除奴仆不现实,就参照宋朝对奴仆的规定修改了一下,没有给任何人反对的机会,直接下旨。
同时这样做,也是逼这些人把放在奴仆名下的私产,统统转回来记档。
现在奴仆的自由度高了不止一点点,他们要是还敢把产业放在奴仆名下,就不怕他们直接吞没了,然后满十年直接走人?
只要不是个蠢的,就只能乖乖把那些产业都登记造册。
这才是此次朝会的大杀器,之前那些不过是开胃菜罢了。
看着面有难色的一众官员,苏叶很好心的提醒一句,“记得一月内办好,一月后,所有查出没登记姓名的产业统统收归国有,朕会让安孟文在报纸上登载朕的意思,要是有百姓发现无主之物,报上来后确定无人认领,就奖励给发现之人。”
说完,她就离开了朝堂,回到太极殿。
不一会儿,梁源就过来禀告,“几位内阁大人前来求见。”
“先让赵麟进来,其他人都拦在外面,”苏叶边翻看折子边道。
赵大人是内阁首辅,年纪五十上下,是个异常精明,擅长明哲保身的小老头,他当年也是状元之才,只因为身材矮小,被排挤出前甲之列。
不过也合了这位喜欢装低调的赵大人意,那年正是政治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他那一届的前甲都栽进去了,唯独他留了下来,还坐到内阁首辅的位置,时也命也。
赵大人一进来,就恭恭敬敬行礼,一丝不苟的模样,苏叶叫了起也要坚持完成。
“梁源,你个没眼力见的,没见到老大人年纪大了,还不快扶起来坐着,要是老大人伤了腿脚,你这个大内总管就不用干了,”苏叶瞥了一眼,指桑骂槐道。
梁源立刻乐颠颠过去,一把拽起赵大人,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