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个人在深市,全身上下全部存款加在一起就你奶奶给的五十块钱。”
妈妈显然对「摊派」这种事情深恶痛绝:“买国库券也是,买股票也是,搞得好像人人都是财主一样,几千块钱,说掏就掏。”
“我有,我可以!”听到股票,安夏的眼睛瞬间亮起来了。
她一直琢磨着要买股票呢,但是意外的是她在街上根本就没有看到一家证券交易公司。
安夏不知道的是,直到1990年的11月,上交所才成立,同年12月,深交所才成立。
现在连两大交易所都没有,更不可能有证券公司了。
之所以有深发展,是因为那是金融行业在深市的试点,全国唯一。
安夏马上拨通了小姑姑的电话,跟她说:“你们单位有多少任务?”
“三百万。”小姑姑的声音听起来十分丧气。
“才三百万啊?”安夏十分失落,她想把三百五十万全买了呢。
小姑姑以为她在故意说反话,又叹了一口气:“是啊,才三百万,我们都愁死了,就几个人能拿出来。领导还在催,开大会动员,说叫我们积极分子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跟你们领导说,你们单位的任务,你替他们包圆了。这钱我出。”
安夏笑嘻嘻。
小姑姑惊呆了,以为这孩子是不是犯了什么癔症。
赶紧让安夏的妈妈接电话,让她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别是脑袋被撞过了。
没人把安夏的话当真。
挂了电话,安夏妈妈问安夏:“你有三百万?哪来的?你说的那个深市老板,应该不会给你这么多钱吧?
我知道你们牡丹厂最近效益不错,但那也是公家的钱,不是你个人的。你不能挪用公款啊,那是犯法的。”
“我没挪用公款,就稍微的做了一下知识转移。”
安夏说起朋友送给她的软件深受肖部长推崇,被她转手卖掉的事情。
妈妈皱着眉头:“那你应该给你那个开发朋友钱啊。”
“给了。”
“给得太少啦,你赚了这么多钱,才给人家两百块?”妈妈的朴实劳动人民情感,让她无法接受两百块买来,转手就倒腾出三百万,还不带人家分的事情。
这让她心里非常不踏实。
“行了行了,我们还有其他的交易呢。这事你不用管了。”
“什么交易?不要干坏事啊。”
“妈!!我熟读刑法,精通民法,真的不要操心啦。”
小姑姑再一次接到安夏家打来的电话,这一次是安夏妈妈打来的,告诉她:
“刚才你没听错,我们家打算买三百万的股票,你们单位的任务完成了,年底评先进的时候,让你们领导多想着你一点。”
第23章
三百万, 说出就出,妈妈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有这么大的本事,听她说了删减版剧情之后, 直说她运气好。
“不是运气好,是我知道的多。谁会没事花两百块钱,买一个不知道有没有用的软件。”安夏可不乐意自己的努力都被一句「运气好」埋没了。
妈妈点点头,摸着她的脑袋:“宝宝长大啦, 听说你们厂一直在加班加点生产?”
“是啊, 我们最近生意好的很。”安夏想到厂子里最近最大的生意就是给她做代工, 心情愉快。
“那你有没有可能升职啊?”
“可能吧, 这不重要。”安夏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争厂子里的职位。
“傻孩子,那怎么会不重要,有时候权比钱好使多啦。”妈妈摇头。
妈妈跟安夏说了九厂的身份,那是副厅级单位,厂里如果要跟省里、市里要政策要东西,都好使。
“有时候想办成事, 必须得有政策帮忙,不然你能耐再大,又有什么用。牡丹厂现在还是算九厂的分厂, 身份还是在的,你得抓紧啊。”
没考过公,也从没有关心过行政级别的安夏这才知道, 原来国营厂事业单位之类的, 居然还有什么副厅、副省之类的划分, 在她眼里就只有股份制、有限责任、央企、国企这种区别。
她想起那个获得变形金刚授权的盐步镇玩具厂, 为什么人家可以后付授权费, 就是因为有组织机构背书。
把安夏给馋哭了, 要是能再迟付一段时间授权费。哪怕是存银行,也能多拿一笔利息呢。
本来安夏的想法是跟九厂尽快脱钩,这样免得被冗员的大厂拖累。
现在,她发现九厂还有它的价值。
计划,发生了变化。
这段时间牡丹厂的订单爆炸式增长,根本忙不过来。
牡丹三位高管都见不得肥水流入他人田,便转移给了九厂。
当然,做为中间商,不收差价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眼看着别的厂因为错判了奥运的局势亏了一大笔钱,而九厂却几乎没有损失,且有了牡丹厂的额外订单,盘算下来,还有得赚,龚书记调进部里的可能性更大了一层。
他也有意多多培养自己的儿子做为接班人,有各种会议,都会带上龚伟参加。
在一次会议的间歇,另一个厂的书记说起自己最近想进口一批纺织设备,结果来了一个卖二手机器的日本公司。
“哈,看不起我们是吧,我们又不是四十年前了!穷!用他们用剩下的洋垃圾!我们就要买最新的!
他还说,他那就是最新的技术,刚用了三年,成色还很新,我几句话就把他打发了。”
龚伟回到牡丹厂,把这个当行业小八卦说给安夏和陈勇两个人听。
安夏却对这事上了心:“什么设备?”
“好像是什么混纺的,反正是九厂和咱们厂都没有的新设备,你想啊,三年前刚发明的,咱们最新的设备都是八零年的。”
安夏鼓动他:“快去问问呀,万一咱们能用呢,二手的肯定便宜。”
“啊?我们现在产能都饱和了,再弄新的流水线,上哪儿找那么多工人。再说,这又是一个新的材料,没必要吧。”
安夏摇头:“当然有必要啦,现在咱们牡丹厂能赚得比九厂多,是因为九厂是小品种大批量,一块棉布生产一大堆。咱们是多品种小批量,来得及调头,附加值也高。”
软件里的销售数据变化,也证明了她的话。
牡丹厂刚开机的时候生产了一小段时间的「的确良」面料。
然后很快就在安夏的要求下,取消了。
那批「的确良」到现在还有一小半没卖出去。
要是像九厂那种卷着袖子大干快干的风格,那批的确良不知道压舱要压到什么时候。
龚伟点点头:“我去打听打听。”
九厂里的龚陈两位领导都觉得——“这儿子厂怎么又要买买买了。”
“你们一定得拿出一个合理的理由,现在我们可不是什么洋垃圾都要捡的时候了。”
安夏出面解释,她通过看到的许多新闻,对国内外纺织业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