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在已经宣传到位,跟这些外国客商谈细节的事情交给你们了。”
“诶诶诶?你不管啦?那我们怎么办?这些个洋文,它认得我们,我们不认得它呀!”
“就是啊,要不,我们再给你加钱,你帮我们翻译翻译好吧?”
这是钱的事吗?我,安夏,身兼三家单位的老板!英语还勉强懂懂,西班牙意大利德意志什么的……我也不认识啊。
此时,一个背着装货大麻袋的男人出现在众人身后:“你们需要翻译吗?我这边可以,英西意德都行。”
商贩们转过身,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
他忙不迭地掏出名片夹,向周围散发,上面写着——“海博翻译社,杭州青年路27号。”
“杭州?你在这干什么?”一个商贩狐疑道。
他清了清嗓子:“我们公司,也要采购一些办公用品的嘛。”
安夏也接了一张在手上,瞳孔地震:“马老板!”
“你可以叫我马老师,我是杭师毕业的,我们的员工好多都是退休老教师,翻译速度快,质量高……”
马老师笑着向周围商贩们介绍自己翻译社强大的力量,并保证可以协助他们完成这一单生意。
另一边,商贩们挤成一堆,向销售组员工咨询怎么付款购买网页服务。
三万五贵吗?
太便宜了,要是回回都能像现在这样,把一百万只兔子一口气卖出去,赚回来的利润是三万五的好几倍。
赚了第一笔钱之后。
销售团队迅速扩张,他们要迅速占领这个新兴的市场。
经过了这件事之后,安夏深感:没有搜索引擎的世界真麻烦,以及网速太慢真难受。
“我们公司可以提供上网服务。”技术总监说。
他说的上网服务是指ISP服务,现在已经出现了三家。
所谓的ISP,就是用户必须通过电话拨公司的号,再走电信的主干网浏览网页。
ISP公司要交钱给电信公司。
“没意思,电信公司岂不是双赢?我们交一回主干网使用费,用户交电话费。”安夏摇头。
做这个业务,吃力不讨好,现在电信没开放让普通用户直接上网的业务,都已经赢麻了。
等将来电信直接开放端口,把赚差价的中间商一脚踢开,那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毫无意义。
“不如我们做搜索引擎吧,我连钱教授注册的域名都记不住,现在才几个网站,等将来网站多了,更记不住了。”
技术总监觉得安夏说的有道理,在他心中,搜索引擎就是个查号台,用的人可能不多,不过还是得有。
如果他知道后世有人在百度上搜索谷歌,不知道会不会大跌眼镜。
当技术一开始研发,他就发现了问题。
搜索引擎的技术含量比早期的FTP文件搜索器要高许多。
首先要打通的难关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拥有对应字符的网页。
现在国外域名已经有很多,散落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总不能要他们像登记黄页一样,一个一个的上报吧……
技术总监用力抓了抓日渐稀少的头发。
听到汇报之后,安夏心想:难道现在还没有爬虫技术?
嗯……应该有办法解决的。
怎么解决来着……我是一产品经理,没干过这事啊……
安夏在自己仅存的技术记忆中搜寻相关知识。
唉,让他们先试试吧,实在不行,就去麻省理工,把爬虫发明者抓来。
“你们先试试选一些网页,把链接地址作为种子URL,把它们放进待抓取的队列中,做个程序,读取这些URL,然后再通过DNS。哦,就是域名系统解析,可以转换成网络服务器对应的IP地址。
然后下载对应页面,就可以抓取网页上的相关数据了……大概是这样的原理。”
“哦——原来如此!!”技术总监恍然大悟。
然后他高高兴兴地走了。
安夏困惑地看着他离开的背影。
什么?
他懂了?他懂什么了?
我也是先看过爬虫,才能记住这么长的东西……
他居然已经「原来如此」了??
算了……不跟有天赋的人计较,他们都不是人!
安夏放弃纠结,安安心心地冲了一杯咖啡,看她的股市信息了。
第42章
盖电器的钩针镂空布其实也受到了极大的好评。
两千套是第一笔订单, 很快就有了第二笔和第三笔,加在一起也有四千多套。
安夏把这笔订单交给陈勇和龚伟,让他们评估是否值得购入自动钩针机。
龚伟看着订单, 惊呼一声:“嗬, 你这居然还有这业务,我还以为都是为国争光,发火箭上天,毁灭美帝呢。”
“俗了不是?要是连最基础的饭都吃不饱,还想上什么天?快评估, 给我一个准信,我好给人家回信去。”
安夏的这个订单, 给牡丹厂的两位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接单吗?
厂里没有这个设备, 要现买。
而国内的现状是这种东西, 都是阿姨奶奶一边闲聊, 一边手上不停就钩出来了。
家里有没有这种盖布,有多少, 取决于家里女性成员的数量,以及她们的偏好。
去买机织镂空布的人有,不多。
国内市场注定不会很大。
国外这批货如果能谈下来,他们对这种风格的追求又能坚持多久?
这是一个严肃的投入产出性价比的问题。
经过一番测算, 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只是为了这批订单,还是算了。
由于那个员工当时报价没当回事, 瞎填了一个特便宜的价格,导致现在算下来。要是能做的话, 利润比新购机器的费用要少很多, 没必要。
安夏表示理解, 毕竟她还是牡丹厂的大股东,损害厂子利益的事情没必要干。
但是把订单放着不管又很亏,现在正是刚刚起步的时候,每一笔交易都很重要。
“你去打听打听,市面上做这种布的厂子,有谁能按时交货的。要是利润上面他们不愿意让步,我们公司补贴一点,尽量保证这单生意做成了。”
销售组的成员撒开了往全国各地厂子里找能接订单的单位。
大厂不屑于做这种活,许多销售员找过去,发现那些厂子都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镇办工厂,乡办工厂做这些的都少,许多厂子转行了。
得再往下找。
终于,有个销售员摸到了四川某处的村子,发现他们有一个村办工厂。
那村子条件还挺不错,有路、有电,好几户人家都有电话和电视。
“啊,你们要多少啊?”厂长耳朵上夹着烟,斜靠在椅背上,一前一后的摇着。
销售员跟他说:“这是给国外客人做的,要五千套。”
“噫……才五千……”厂长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他向销售员竖起两根手指。
“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