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
亲的故事,但是没见过这么随便的。
简直跟刚才在饭店吃饭的时候,问「你想喝什么饮料」一样。
妈妈也没想到安夏这么直接,她的表情很复杂。
“哎妈,你别急啊,得给人家一点时间考虑考虑,人生大事,不能太草率,对吧。”
陆雪忽然开口:“我愿意。”
“嗯,他愿意。行了,妈,鸡汤放桌上吧,我们一会儿喝,我们还有事,明天要赶一个报告出来,我还指着他给我开小灶呢。”
妈妈:……
陆雪:……
刚才,好像是在说嫁娶大事吧?
怎么,这就……结束了?
妈妈还想说点什么,安夏报先说:“妈,文具厂那边的年终奖什么的做好了吗?我好像没看到,还没签字。”
“做好了,今天刚提交。”
“哦,好,我明天看一下就签字。”
安夏抓起进出口贸易运输案例又坐回沙发上。
妈妈看着她,半天不知道说什么,最后就说了一句:“你自己的事,自己想好了。”
然后,她转身出去。
“哎,妈,你不喝点?我们喝不完。”安夏大声。
“你喝吧,我还要去练??呢。”
安夏大声:“练什么??,都没你的鸡汤香。”
“别瞎扯了,喝完汤赶紧干正经事。”
接下来是「嘭」的关门声,门外的脚步声逐渐远去。
“阿姨……真这么走了?”陆雪不敢相信,他都已经准备好挨打了。
「啪」一耳光:“你敢勾引我女儿!”
就……这么走了??
安夏睁开眼睛看着他:“你很遗憾?别想了,我妈最近痴迷??,不会为你留下来的。”
“不是,我……”
安夏又站起来,从碗橱里取出两个碗:“我妈炖的鸡汤还蛮好喝的,来一碗?”
“好。”陆雪反正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无脑听从指挥是最好的响应。
安夏一边听,一边提出许多问题,比如报关流程、如果遇到反倾销应该怎么办,有没有可能明明送过去一百箱,对方说只收到九十箱,中间扯皮怎么办……
姿势很暧昧,话题很正经。
陆雪的脑子还像在办公室里,心却被安夏转来转去的脑袋撩拨得痒痒。
终于把一套案例详解完,安夏搂着他的脖子:“这么晚了,住下吧。”
“不行,这,影响不好。”陆雪现在觉得安夏的妈妈就在楼道口守着,到点他要是敢不出去,她就会打上门来。
安夏遗憾地说:“那这锅鸡汤怎么办,我想着明早我们俩可以下一碗鸡汤面,早点把它吃光,我中午又不在家吃,晚上还有一个饭局,放久了就不鲜了,多可惜啊。”
可不是嘛,就算是放冰箱,鸡汤的美味也会打折扣的。
陆雪怀着对鸡汤的敬意,留宿在客卧。
第二天一早,安夏已经早早起来,在厨房里揉面。
巨大一个盆,盆里放着巨大一坨面。
陆雪惊讶:“我们俩,吃不了这么多……还是有谁要来?”
“没谁要来,本来我没和这么多的,就放了这么一点面粉。”安夏比划了一下手心里的一小圈。
“谁知道不小心水放多了,然后加了一点面,面又放多了,再加水……就这样了。”
陆雪卷起袖子,洗了手,站在安夏身边:“这种事叫我啊!你快去洗手,等着吃就行了。”
“好耶……”安夏把粘满面糊糊的手洗干净。
最终由于安夏把家里的面粉全部折腾完了。
所以,到底没吃成面条,改吃烙饼配鸡汤。
陆雪把烙饼端上来:“有心做面条,实在无力回天。”
“反正都是小麦产出的碳水化合物,你做的都好吃。”安夏伸出手抓了一块饼。
“可能再多揉一会儿,把水揉掉了会好一点。”一碗鸡汤喝完,陆雪还在反思。
安夏笑道:“难怪你年纪轻轻,能受到重用!看这工作态度!我得号召全公司向你学习。”
“别别别,我怕晚上走路被他们套麻袋打一顿。”陆雪连连摆手。
两人吃完喝完,安夏先开车送陆雪去单位上班,车停在离陆雪借调的单位还有一个路口的时候,陆雪要求停车自己走过去。
“唉,我就知道,我身份低微,容貌丑陋,见不得人。”安夏哀怨地看着陆雪。
陆雪赶紧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是是是这么一大早,你一个漂亮姑娘。那个,我坐在你车上,对你影响不好。”
“哼,白你个白!我去接别的小帅哥去了。”
安夏走进公司,把一些常规文件处理完,然后打开邮箱。
两千多封未读邮件……看标题就知道跟自己没关系,安夏在心里暗暗叹息。
全公司人民用上电子邮件才三个月不到啊!
以前安夏在公司里的「未读邮件」更多,最高时,能到四千多封。
基本上都是fyi(供您参考),一般来说。如果同样的两个人不停的往来邮件,那一定是他们在吵架。
她可能与此事略有相关,或是压根就不相关,只是将来撕逼的时候可能跟她有关。
安夏飞快地扫了一眼标题,挑了几封重要的邮件点开查看。
黄河真是牛逼,半夜三点发了一份文件给她,关于那五家企业资质的调查报告。
少年啊,你要不要这样啊……太吓人了。
安夏叹了口气,以前她的老板就会干这种事,半夜发邮件,而且有员工隔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回复,老板新的邮件秒到,天亮之后,老板照样出现在办公室。
安夏绝对不干这种事,卷别人卷自己,有命挣钱没命花。
跟黄河说好的是下午面试,这位卷者王中王早上就来了,他把所有候选者的简历都看了一遍,上面还做了标注想要问的重点问题。
其中有一个只有初中肄业的文凭,工作经验是在自己家的粮食加工小磨坊做过库管。
下午安夏和黄河一起挑选员工的时候,面到这个人。
深入物流企业一线几天的黄河直接问了几个实际操作会遇到的问题,他答得头头是道。
包括怎么入库、怎么登记、怎么存放、怎么出库……都说得头头是道。
安夏好奇:“你们家的生意是不是把十里八乡都框进去了,管理方式挺先进的。”
他回答:“没那么大,但是每家送过来要磨成粉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十斤,有的八斤,就差一点点。要是不登记清楚,他们拿回家一秤,是要回来闹的。
还有不少东西磨成粉以后,乍一看都长得一样。要是没登记清楚,一做饭,就要回来闹的。
还有先后顺序,要是后来的先磨了,先来的人会闹的……”
总之,他之所以这么精细,是因为「乡亲会闹的」。
也不知道是被闹了多少回,才总结的血泪教训。
安夏觉得他可以留下。
黄河问道:“安总不嫌弃他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