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
回头看,见是其他郡县的援军,一点儿规矩也没有,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正往这边张望,不由微微蹙眉。
赵含章道:“他们就是豫州的未来。”
何刺史以为赵含章是在讽刺他和豫州,正要说话,就听到她感慨的道:“刘渊称帝,正指使大军进攻洛阳和豫州,将来豫州全赖他们保护,使君,若不能善待他们,不远的将来,再要他们出力,他们还愿意卖命于豫州,卖命于使君吗?”
何刺史到嘴边的话便顿住,蹙眉不言。
赵含章点到即止,等赵驹将人整顿好,她便冲着众人抱拳行礼,“诸位,含章便先走一步了。”
何刺史眉头松开,虽有些不悦,但还是笑着与她道别,“替我和你五叔祖问好。”
章太守也道:“替我和你铭伯父问好,我那又得了几坛好酒,知道他好酒,我给他留了一坛,改日让他去汝阴找我共饮。”
哼,谁还不认识两个赵氏的人?
赵含章全都应下,表示回去都转告。
其他人也笑眯眯的和赵含章告别,看着她飞身上马,一声令下,西平县的援军便有序的离开。
几人眯了眯眼,听说这些人是赵含章这几日刚招的,虽然阵型也不整齐,但和他们的相比也不差,关键是他们都很精神。
想到她在战场上的勇猛,所有人心里都留下了一道痕迹,赵氏……在这乱世之中怕是会腾飞,即便不能更进一步,他们也比其他人更长远和安稳。
而在这个世道里,长远和安稳便拥有着最大的吸引力。
汲渊没有上前见何刺史,这是女郎的主场,他这个比较有名的谋士还是不要上前抢风头了。
要知道,以前郎主和何刺史的几次交锋他都有参与其中,他要是出现,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恨他。
等走出老远,混在队伍里的汲渊这才打马去追上赵含章,低声道:“选了三个人,都送到城里了,接下来就看他们能不能进到何刺史身边。”
“给他们留钱了吗?”
“留了一些,不敢多留,毕竟是上门投靠的。”
赵含章便点了点头,“回去后找个理由厚待他们家人,平日里多照顾些。”
汲渊应下。
赵含章扭头和赵驹道:“下令急行,入夜前回到上蔡。”
赵驹一愣,“还要拐去上蔡?”
上蔡和西平的方向不太一样,他们来时要绕道上蔡是为了接上汲渊和要他准备的粮草,可现在……
赵含章道:“西平现在缺粮,我们去上蔡买些粮食带回去。”
“可现在就要入冬了,匈奴军又在进攻豫州,流民肆虐,这会儿谁还愿意卖粮食?”
赵含章笃定道:“他们会愿意的。”
汲渊的目光扫过他们的这些人马,深以为然的点头,“他们一定会愿意的。”
天将黑时,他们才回到上蔡庄园,赵含章让士兵们在庄园外扎营,埋锅造饭,她带着汲先生回别院。
王氏都要睡下了,听说女儿回来,立即爬起来换上衣服迎出来。
见她一身盔甲,腰上挎着一把长剑,举着一盏灯笼笑着冲她走来,王氏恍惚间似乎看到了她父亲。
“阿娘?”
王氏回神,便见她正歪头看她,她忙重新露出笑容,“回来了,快进屋,身上穿着这盔甲很重吧,快脱下,我让人给你烧热水洗漱,青姑,快去吩咐厨房做三娘喜欢吃的菜……”
赵含章忙道:“天都黑了,不必这么折腾,让他们下面就行,汲先生他们也回来了,多煮一些。”
“这些不用你操心,快进屋去换衣裳。”王氏推着赵含章进屋洗漱换衣服。
而上蔡县里,已经睡下的柴县令又从床上爬了起来,在堂屋里急得团团转,“县外怎么会一下子来这么多兵马?”
常宁很平静,“可能是赵含章的那三千兵马。”
“……去的时候经过我们上蔡县也就算了,为何回来还要经过?”柴县令愤愤,“从灈阳过来,西平和上蔡又不在一个方向,多绕这么一段路是为何?”
可能是为了吓你吧。
常宁默默地咽下到嘴边的话,略想了想后道:“可能是为粮食而来,听闻西平这一次收拢了不少难民,他们刚破城重建,可能很缺粮食。”
“啊,对,”柴县令想起来了,“赵三娘的庄园还没缴足秋税呢,她不会不想交,直接把粮食拉去西平吧?”
常宁微微叹了一口气,交应该还是会交的,不过,她只怕不是为那点秋税来的。
果然,第二天赵含章便让人推着板车到上蔡县外,不算这次伤亡的人,她的三千兵马还剩下两千多呢。
上蔡县想要紧闭城门,但她也没有让人进去,而是就留在城外,然后自己带着秋武和季平进城,在众人的心惊胆战注视下拜访了几家当地有名的士绅富商。
第172章 以防未来
赵含章用金银和琉璃以比市价高一成的价格买到了大量的粮食,柴县令听到消息后都呆住了,“她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不对,她都……带了兵马来了,怎么还以高价买粮?不应该压低价格吗?”
常宁:“恐怕没人愿意用这高一成的价格卖粮食吧?”
不错,此时已经入冬,汝南边上的颍川受灾,加上匈奴军正在打洛阳和豫州,外面的粮价都涨疯了。
虽然现在汝南郡的粮价还算稳定,但那也是因为刚秋收结束,再等一段时间,受外面的影响,汝南的粮价肯定也会飙升。
再不济,他们几家组建一下商队,把粮食运出去,那也能赚不少钱,那可不只是一成两成的上涨,而是一倍两倍的涨啊。
可是,赵含章号称三千兵马的人就在城外,没人敢不卖。
好在她还算有点良心,要买的粮食几家一平摊,虽然依旧会让他们肉痛,但不至于把他们的粮库掏空,以后他们还能抓住机会挣一笔。
所以他们咬牙卖了。
对于赵含章状似特别大方的主动提比市价高一成的价格,士绅富商们心中呵呵,以为他们稀罕吗?
尤其是上蔡县的粮商,他们现在正控制住每日售卖的粮食量,就是想把更多的粮食留待以后,这比市价高出一成的价格他们一点儿也不稀罕。
可做生意的最怕的就是赵含章这样的流氓,没地说理去,他们只能自认倒霉。
等赵含章付钱拉走粮食,他们立即跑去县衙里找柴县令诉苦。
这样的日子来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可不能长久呀,不然他们日子还过不过了?
柴县令想要躲走的,但躲不掉,被人堵在了县衙,就只能坐下听他们抱怨。
“要说土地最多的,整个上蔡县谁比得上她赵三娘?结果她竟然还要强买我们的粮食,县君,您是父母官,可不能不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