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3


她当然知道后院的花销有多复杂,一些夫人和家庭间的人情往来都被归属于后院。

赵含章张了张嘴想要拒绝,但抬头看见王氏的目光,她胸中许多话便堵了回去,她靠近她怀里道:“我都听阿娘的。”

王氏就高兴起来。

正高高兴兴地翻着新衣裳的赵二郎一脸莫名的看着俩人,迟疑了一下还是没贴上去。

他自觉已经是大人,并不想和母亲阿姐贴在一起。

母子三个(实际上是两个)说了好一会儿话,然后才出去,重新在堂屋里见汲渊。

汲渊和傅庭涵茶都喝三杯了,看见赵含章笑吟吟走出来,他便端坐好,催促赵含章,“我们和各家约定了交易的时间,交货的时间没几天了,到时候是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

王氏一听,立即扭头问道:“三娘,你缺钱啊,缺多少?”

她皱眉道:“我手上还有一些……”

赵含章忙道:“阿娘,我不缺钱,我有钱的。”

见王氏一脸怀疑的看着她,她就无奈道:“是真的,不骗您,是祖父留给我的。”

王氏立刻阴转晴,相信起来,她公爹啊,那没问题了。

但这是王氏,汲渊却没有完全放心。

因为他知道这一次交易的数量有多庞大,老主公还偷偷的给小主公留了钱他也相信,但这笔钱有这么多吗?

赵含章已经笑眯眯地和王氏报备道:“阿娘,那钱我留在了老宅,所以我得回去一趟。”

王氏愣了一下后问,“我要一起回去吗?”

“不必,”赵含章挥手道:“我还有件事要托付阿娘。”

她笑眯眯地道:“我这个新刺史还没怎么和陈县的人见面,和各家夫人也都不熟,所以还得阿娘帮我。”

这正是王氏想要做的事啊,她一口应下。

赵含章:“天冷了,阿娘多领着她们做一做好事,在陈县也设个育善堂吧,把因为战争流落在外的幼儿庇护起来……”

王氏应下,这个她很有经验了,毕竟之前西平的育善堂她就经常去,几个女官里,她和陈四娘最熟了。

交代完,赵含章就对傅庭涵道:“你和我一起吧,这次回去正好把上蔡和西平的药坊建起来。”

傅庭涵点头应下,“好。”

赵含章:“那我们明天就走。”

汲渊蠢蠢欲动,也道:“女郎,我也与您同行吧,这次赵氏也帮了不少忙,有些事情女郎不好出面谈。”

赵含章略一挑眉,心动不已,“只是陈县这边怎么办呢?”

汲渊就问,“赵宽呢?”

赵宽啊~~

赵宽一进陈县就和赵含章分开了,他之前就在陈县里买了个宅子住下,这会儿直接回家,舒服得不得了。

倒不是他很有钱,随随便便就能在省城买房,只不过才经过战乱,陈县里人跑了不少,空置的房子特别多,很多人家留下一两房下人,一是看守房子,二是买卖房子。

他觉得不是很贵,就抬手买下了。

赵含章道:“他的确是个好人选,正好他也在这里买了房子,总要多住一段时间。”

赵宽要是知道买房也成为他留守的理由之一,他一定要回到两个月前,将那个买房的自己打一顿。

第412章 临别会议

虽然决定了第二天就要走,但赵含章还是先见了荀修等刺史府的官员和将军。

大家一起碰面就豫州的将来发展开了一个会,赵含章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她对荀修等将军道:“与匈奴对战,骑兵尤为重要,所以各军都要组建自己的骑兵,尽一切办法购买足够多的战马进行训练。”

又道:“步兵的训练也不能懈怠,尤其是兵阵,若骑兵不能与匈奴相抗,那就要用军阵阻杀,现在虽无战事,但尔等也不能懈怠。”

有人道:“要论步兵对骑兵,还是得看北宫纯,不管是鲜卑还是匈奴,在他手上都讨不到好。”

荀修一直不太服气北宫纯,闻言道:“一人悍勇有何用?须得会带兵统军才行,他别说领军了,连西凉都回不去。”

“嗯?”赵含章偏头,“北宫将军有消息了?他没回西凉吗?”

一直坐着沉默的汲渊道:“我们得到消息,凉州刺史张轨似乎生病了,有人告知南阳王,说张轨已经残废,朝廷有意更换凉州刺史。北宫将军刚走到秦州就被贾龛阻拦,不许他越过秦州。”

“他无奈,只能转道长安,想要从长安回凉州,但南阳王将人留了下来,听说要遣派贾龛为新的凉州刺史,现在北宫将军被留在长安任职。”汲渊道:“北宫纯是张轨心腹,虽不知张轨出了何事,但显然,贾龛在与他争凉州刺史之职,此时让他回西凉,对贾龛极为不利。”

赵含章感叹不已,“北宫将军不是没有领兵之能,只是时运不济。”

荀修:“运气也是为将者的能力。”

赵含章对此赞同,却不认为北宫纯属于此列,只是叹息一声,一脸的怅惘,转过身却悄悄找了汲渊,小声道:“派一支商队去长安,选个机灵会说话的,要是能把北宫将军请回豫州最好,请不动,那也要保持联系。”

汲渊就知道她对北宫纯还是贼心不死。

不过北宫纯也的确值得他们如此大费周章,赵含章若能得到北宫纯,豫州将不再惧怕匈奴。

所以汲渊一口应下。

赵含章没有在荀修等大将面前多谈北宫纯,就惋惜了一场便继续,“精兵每日都要训练,而其余士兵,还于田间,农忙时屯田,农闲时训练。”

荀修等将军对视一眼,问道:“使君,士兵屯田,只怕以后他们会怠战……”

赵含章道:“现在军中士兵,十个有九个是种地出身,皆迫于无奈从军,现在他们都能作战,经过训练后又怎么会变差呢?”

她道:“民以食为天,现在豫州人丁凋零,百姓或许还未有士兵多,若是不还兵于田,一个百姓可能要养两个,甚至三个四个人,他们如何养得起呢?”

荀修等人这才不再说话。

赵含章道:“我已经在准备农具和种子,从明日开始,各军在驻扎之地翻耕除草,以待春耕。”

众将对视一眼,皆同声应下。

接下来就没荀修他们什么事了,都是民政。

赵含章见了原刺史府的官员,这些官员她大多没换,只有一些懒洋洋,明显怠政的官吏被换了。

她的政治举措很多,需要的人力比原先多好几倍,她带来的人直接填进去都不够用,连何刺史的幕僚都被她拉过来用了。

“年节将近,传令下去,从今日开始到明年年尾,凡是路过我豫州的商队,不论大小都免过路费,在五郡国内的交易,商税六十税一。”

这不是商量,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