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2


不是一条心,他是羯胡,怎么会诚心听从我们?”

刘渊正发烧,此时并不想说话,疲惫的问道:“你们想如何?”

刘聪上前一步道:“儿臣请命出兵,攻打兖州。”

刘渊精神了些,放下手坐起来,“攻打兖州?”

“是,父皇,现在夏收已经结束,因为干旱,许多人都交不上夏税,所以叛乱的人多,但看这情状,秋收恐怕更惨淡,与其让那些刁民作我们的乱,不如带他们上战场,夏收没有收获,我们可以去抢,牛羊渴死,热死了,我们也可以去抢!”

刘聪道:“就连石勒的危险,也可以通过出兵解决,让他去攻打洛阳,把赵含章的兵力吸引走,让他们在战场上消耗,这一场仗下来,别说石勒没有余力再造反,就是赵含章也休想再威胁我们。”

刘渊捏紧了手指,问道:“这一场仗我们要是输了呢?”

刘聪道:“我们不在乎输赢,目的是要去中原抢钱粮以渡过天灾,到时候我们……”

“不,”刘渊打断他的话,抬起头看向他,目光炯炯的道:“这一场仗我们要赢!”

他道:“举国之力,灭掉大晋,从此后整个中原都是我们的,什么旱灾、水灾、蝗灾,我们都不必再惧怕,金银财宝,高屋、琉璃、美人,你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一番话说得众人热血沸腾,就是刘欢乐这样的老家伙都忍不住双眼发亮,浑浊的目光中闪过势在必得。

刘渊站起来,紧握着双拳道:“我汉国建国已有四年,也该是一统天下的时候了。”

他道:“旱灾对并州是有影响,但对晋国的影响更大,这一次,王浚和刘琨自顾不暇,苟晞和赵含章有隙,就连皇帝和苟晞之间都有了猜忌,我们出兵,天时、地利、人和皆占,这一场旱灾是上天在助我,我们一定要一举拿下晋国!”

刘欢乐带头跪下,激动的应了一声“是”,大声道:“我等必不负陛下期望,攻进郓城,活捉晋帝,给陛下贺寿!”

“好!”刘渊呼吸急促起来,双眼发红的盯着刘聪道:“封刘聪为征南大将军,立即点兵发往兖州。”

又道:“命石勒为征西大将军,让他出兵攻打洛阳,务必将赵含章占去的司州全部收回,命刘钦为征北大将军,收复晋阳。”

他目光阴寒道:“刘琨固守晋阳,实我心中刺,不拔不舒坦!”

他忍刘琨很久了。

匈奴好战,刘渊的命令才下,各部立即开始准备,就连正在作乱的叛军一听说要去中原打仗,也立即不跟朝廷的军队打了,转头收拾好兵器和盔甲,牵上马就进入军队去。

匈奴军也不嫌弃他们前不久才跟自己打仗,将人收编后放到前锋去,到时候先让他们冲锋。

只有少部分的人还在坚持,他们大多是汉人,并不想南下攻打中原,他们只想活着,汉国灭亡了最好,不灭,好歹减去今年的赋税,让他们能够活着,再不行,给他们一点吃的放他们离开也可以。

他们有的想去晋阳投奔刘琨,有的则想去司州投奔赵含章。

不过这些力量很小,且散,没人把他们放在眼里,大部队开拔,剩下的叛乱驻军就可以平叛,到时候抓到了人,要么关起来做奴隶,要么送到前线去填晋军的弓箭。

第769章 飞箭

赵含章进入兖州地界,因为时间还早,她也想看一看兖州的情况,所以走得并不快。

就算是这样,等她到郓城时,也就琅琊王、武陵王等诸侯到了,同样答应要来的扬州、益州等州刺史还未到,听说已经在路上。

刘琨是有心无力,王浚并不想来,主要是怕苟晞和他清算青州的事,正巧幽州旱灾严重,他直接找理由拒绝了。

光州刺史王敦倒是也答应了要来,听说也快到了。

赵含章还是很想见一见这位历史上的东晋名臣的,就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成为东晋名臣。

至于琅琊王司马睿,赵含章并不是很好奇。

王导又没来,她对司马睿没有太大的兴趣,司马家的人大差不差,除了他儿子有些出息外,其他的都差不多。

哦,还有现在位置上的皇帝,这一位其实是有些冤枉的。

当然,这会儿她还没进城,这些消息都是来接她的礼部官员给的。

赵仲舆是尚书令,礼部也在他管辖范围之内,所以来的官员对赵含章很客气,在城外接到她以后便道:“本来陛下是要亲自来接赵刺史的,奈何祭天大典临近,陛下有许多礼仪上的事要商议,便不能出宫,还请刺史莫怪。”

赵含章连忙谦卑的道:“含章岂敢劳动陛下?还是大典的事要紧。”

得知她是受邀刺史中最先赶到的,便笑问,“还有不到五天就是夏至,其他人赶得及吗?”

礼部郎中道:“有赵刺史和大将军在便已足够,其他人若因政务耽误时间,陛下会宽容的。不过应该是来得及的,光州离得也不远,王刺史明日应该能到。”

赵含章点了点头。

礼部郎中骑马走在赵含章身侧,一边往城门靠近,一边和她介绍这次的安排,“陛下甚是爱重赵刺史,为您在驿站安排好了房间,但不知您是要住在驿站,还是住在尚书令的宅邸中呢?”

赵含章道:“我一直住在豫州,远离郓城,不能在叔祖父跟前尽孝,难得有机会,自然要侍奉叔祖父跟前了。”

她笑吟吟的问道:“那驿站距离赵宅很远吗?”

“不远,不远,隔了三条街。”

那可真够远的,赵含章瞬间做好决定,“我这些人也让他们住在赵宅吧,驿站留给其他刺史,我叨扰叔祖父去。”

“是,是,是,”礼部郎中抹了一下额头的汗,眼看着城门越来越近,他不得不开口,“赵刺史,您看这么多兵马都进入城中,恐怕会让百姓惶恐,不如让他们驻扎在城外?”

赵含章挑眉,勒住马道:“偌大的郓城,连一千人都住不下?”

礼部郎中尴尬的苦笑,“这个,赵刺史,这是大将军的意思,所以……”

赵含章微微挑眉,大方的道:“行啊。”

她转头吩咐曾越,“让他们在城门外驻扎,你带一队亲兵跟我们入城。”

“是!”

郎中连忙问道:“刺史要带多少人进城?”

赵含章冲他笑了笑后道:“不多,就两什而已。”

两什也就是二十人,但这是亲兵的数量,还有伺候的下人,押送礼物的士兵,以及赵含章带来的官吏们下属等,进城的人足有一百来个。

郎中目光扫过那些人,一个刺史带一百人进城也不算离谱,他连忙骑马前进两步给赵含章引路。

因为有他在,所以城门不必查验,都知道他是代表皇帝来接豫州刺史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