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还没有回信,急得他不知如何是好。
这回真是病急乱投医了,这种事不好广而告之,也没有可以求助的对象。
一个处理不好,女儿的一辈子就毁了!
“郎君,信来了!”仆人步履匆匆,忙将信呈上来。
郑国公长了个心眼,写的是没外人知道的别院的地址,吩咐仆人收到之后立马给他送来。
他急忙接过仆人手中的信,这信还挺厚,但他顾不得这些,打开信封快速翻看。
却见信上写的是他之前看的书上的内容,不过更详细了一些。
郑国公本就心情不畅,这下怒气顿生。
这小子莫不是蒙蔽他!
结果看到最后一页,那信的结尾详细写着这篇文章的用法,他们夫妻二人要做的事,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方法。
一步步告诉郑国公应当怎么做。
郑国公拿着信举棋不定,这样真的有用吗?
“快点!你还没看好?”国公夫人急不可耐,一把夺过信。
虽不大信任郑国公,可此时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她将信展开,看得眸光越来越亮。
“夫君,这法子可行。”
她的女儿她最了解,虽然过分天真,但并不是愚钝之人。
她能做的就是让她看清这人的真面目。
第14章 大手笔
郑三娘跪在祠堂,面前是祖先牌位。
跪的时间长了,腿脚从原先的麻木酸痛,变得渐渐失去知觉。
她知道阿娘并不是真的狠心罚她,否则不会无人看守。
她大可以坐着,或站起来走走,不会有人知道。
但她坚持跪着,贴身婢女偷偷送来的食物放在一边,她一点儿都没动。
可她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一向宠爱她,对她无所不应的阿娘会在看到那些信后变了个模样。
明明关郎那么优秀,如翩翩君子,连阿耶都对他赞不绝口。他对她也是恪守君子之道,发乎情止乎礼。
想到那人,郑三娘悄悄红了脸,觉得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吱呀”厚重的大门打开,发出声响。
“唉,你们去把三娘扶起来。”国公夫人吩咐奴婢。
她走到郑三娘面前,叹息一声,“三娘,你这是何苦?那关岩就那么好,值得你这样违逆父母。”
“求母亲成全,儿非他不嫁。”郑三娘想挣开仆人的搀扶,但她腿长时间血液不通,没有力气。
只能倔强地看着母亲。
国公夫人眼底一片冰凉,脸上却露出截然相反的动容表情,“难为你坚持,我与你阿耶商量了一下,如果你看完这封信还坚持自己的想法,那我就依了你。”
郑三娘接过国公夫人递出的信封,狐疑地打量。
不知道这信里写了什么?让阿娘改变了主意。
但只要有阿娘这句话,她就得看。
她拆开信封,从头到尾一字一字看去,只见那信上写的就是穷书生和世家贵女从互生情愫到始乱终弃的故事,仿佛她跟关郎一般。
这她不足以让她震惊,令她赫然色变的是其中的许多细节简直跟他和关郎的相处一模一样。
写信的人简直就像当时在场的第三人。
比如她被关郎的文采倾服,比如她对关郎家境贫寒的怜惜……
再比如他亲手做的草编蝈蝈,泥人……她视若珍宝地收在箱子里。
许乘月:穷小子嘛,没有钱财,只能靠这些喽。
桩桩件件,宛如亲眼目睹。
不,这一定是阿娘逼问了婢子,专门找人写出来吓唬她的。
关郎怎么会像这信上的人一样,对她始乱终弃。
她可不能因为这个就被吓退了,辜负关郎一片真心。
“阿娘,儿绝不改变,此生只认他一人。”
饶是已经猜到她的回答,国公人还是被气的心梗。
.
国公夫人说话算数,果真如郑三娘所愿,将关岩放出来。
开始商议二人的婚事。
关岩在事情败露后,被关进了柴房里,出来后发现府里的下人完全对他换了一个态度,先前只是客气,现在对他毕恭毕敬。
这让关岩的虚荣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心里不由冷嗤,果真是一群见风使舵的狗奴。
郑三娘也很满意,这意味着关郎得到了她耶娘的认可。
但让她不安的是,耶娘的态度好得有些诡异。
对关岩全然不像之前那样高高在上,更没有拿捏岳父岳母的架子,和蔼可亲中甚至带着一丝讨好之意。仿佛心爱的宝物被人挟持,不得不忍气吞声。
她上次看到他们俩这样,还是对待长安皇城里的贵人。
对她更是百依百顺,好像与她相处的时日无多,想要加倍的对她好。阿娘这几日一直在整理嫁妆,与她念叨嫁人后要怎样。
关岩神色如常,郑三娘却堵得慌。
“三娘,你怎么不高兴,谁惹你伤心了?”关岩担心地问。
“没有,我只是在想,我们以后会一直像现在这样要好吗?”郑三娘的心事不便对他说,随便扯了个借口。
“三娘这是怀疑关某?关某一片真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对三娘绝无半句虚言。此生若三娘不离,某定不弃。若有半句虚言,就让关某天打雷劈。”关岩露出被怀疑后的受伤神色,紧接着指天发誓。
郑三娘闻言,亦是感动非常,想让他别这么说,却电光火石之间想到阿娘给她看的那封信,那故事里的男子也这样说过。
天地日月,不离不弃,天打雷劈都有,可他后来呢?
许乘月:古今凤凰男的统一话术,差不离啦。
郑三娘的脸色不明,她也想到故事里那女子曾问过的问题。
她开口试探着问,“关郎,若是我日后与伯母闹起了矛盾,你会帮谁?”
关岩深情款款,“三娘饱读诗书,再贤惠不过,怎会与她闹矛盾。阿娘她没读过书,却含辛茹苦将我养大,供我读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三娘海涵。”
就是这样!那书上的男子亦是这样说的,女子听了他的话,只以为是个乡下的没有见识却勤劳朴实的妇人,在后来丈夫“你最是贤惠,莫与她计较”“阿娘这些年辛苦了”的劝声中,忍受婆母日复一日的磋磨。
郑三娘心都凉了,难道她也要过上这样的生活?
“若我生不出儿子,又不许你纳妾,那该怎么办?”郑三娘又问。
关岩诧异她问得这么深,忙笑着说,“生不出就不生,从族里过继一个嗣子,一样会孝敬三娘。”
关岩的说法是正常的,时下看重子嗣,无子过继并不稀奇。奈何郑三娘带上了心有疑虑,看什么都不对。
关岩说的话与故事里都对上了,那男子后来过继了一个儿子养在女子膝下,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