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地嗔了她一眼,“没规矩,说到哪里去了?他才没有资格。”
“那小娘子提他是做甚?”红棠讪讪地说。
“我之前听了表姐的话,下意识地觉得那些文人都是表姊说的那样,现在看到书里的故事一想,可能他不是呢。也许他是真的看不惯我的行为,并不是欲拒还迎。”
吴嫙原本就不是一个仗着身份为非作歹的人,她之前当街抢人,不光是因为生气,也是内心认定他是那样的人。
可他若不是呢?
每个人对待事物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她因为他的话感到不爽,大可以当场骂回去。但仗着自己的身份欺压别人,不是吴嫙的作风,她不乐意看到这种事。
“小娘子哪里的话?您这般花容月貌,天姿国色,出身又高贵,哪个郎君见了不倾心?伺候您是他几辈子得来的福分。”
“我还不知道你,光会捧着我,难道你还能知道人家心中所想不成?快去将人放出府吧。哦,对了,再给他一些钱帛全作赔偿,要是他不愿意收下的话,那就算了。”
“唯!”红棠身为吴嫙的贴身大婢女,做事自是有一套。
没有拖延,她立马前往后院关押那男子的地方,去处理了。
.
胡二郎关在这里已有一段时日,最开始被掳过来时,他的心情复杂难言。
怀着被人强抢的愤怒,但内心又感到自豪。
不愧是他,魅力这么大,即便是说着贬斥的话,都能让那吴家的娘子一见倾心。
然后不禁想入非非,幻想自己被举荐给圣人,得了官位之后青云直上,封侯拜相的场景。
幻想自己美好的未来,吃不完的美味佳肴,一顿饭能上四十个菜,更有三千美人争风吃醋只为得到他的青眼。
同时在心里叹息,不是他想如此,他也是被逼无奈呀,谁让他过分优秀才遭此横祸。
他暗暗回想起自己当时的表现,应当没出什么差错。对于外戚权贵极力鄙夷,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气节。
“摆不完的阔气,弄不完的权。吃不完的珍馐,花不完的钱……”
胡二郎心里哼着歌谣,坐等那吴娘子找上门,他可不会轻易就范,她必须得拿出诚意来。
谁能想到一等就是好几天,在此期间他为了坐实自己不畏强权的品格,在院子里骂了好几天。
叫到最后声音都哑了,一开口简直像鸭子一样难听。
他现在萎靡不振,却又坚信那吴嫙是故意的,故意假作不理他,折磨他。
哼,不识好歹的女人。
可怜他生于弱势,只能任人宰割。等他日后手握权势,定有无数柔弱温顺的美人相伴在侧。那时他定要她好看。
就算是现在,她能得到他的人也别想得到他的心。
这几日仆人送来的饭他也没好好吃,腹中空空,饿得萎靡不振,精神恍惚。
忽然从外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有脚步声往这边走来。
他立马来了精神整理好衣服,端正地跪坐在矮榻上,眼眸微阖,面无表情。
红棠面对其他仆人或者是与她们小娘子敌对的人时,可不是那般乖巧嘴甜。
有下人为她推开房门,退出来请她进去。
红棠微扬下巴,拿捏着姿态走了进去,瞧见了那胡二郎。
哟,这不挺精神的吗?
既然如此,那她直说吧。
与此同时,胡二郎的嘴角挤出一个冷硬的弧度,轻蔑地说,“你告诉你主子,我是绝对不会……”
“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听到了意料之外的话,胡二郎再维持不住装腔作势的姿态,茫茫然地像个傻子一样,“你说什么?”
红棠恨不得捂住自己的耳朵,他的声音粗噶,跟鸭子一样,太难听了。
“我说你可以回去了。”她同情地说。
胡二郎回过神来,觉得又是一个欲擒故纵的计谋,不屑道:“但愿你们是真的愿意放我回去。”
“还能有假啊?我们小娘子厚道,专门赔给你一些钱帛,你收着吧。”
红棠拍拍手,身后的小厮抬着那堆钱帛进来。吴家是外戚,虽不比将军宰相有权有势,但钱财是少不了的。
闪着金光的金器,流水一般的丝帛看得胡二郎花了眼,差点流出口水。
他家是末流世家,也就能供得起他读书而已,他可从来没有见到过数量如此庞大的钱帛。
她们定是在考验他的品质,拿钱羞辱他,于是尽管很心动,但胡二郎愤怒地说:“休要拿这些阿堵物侮辱我!”
果真跟想的一样,红棠没了兴致,但也好,给府中省下了一笔钱财,这年头,外戚家也没有余粮呀。
“好吧,既然你执意如此,那胡郎君请回吧。”
说罢,吩咐人将他带了出去。
胡二郎被人带出门外。
吴府厚重的朱红大门,砰地一声在他身后关上。
直到此刻,胡二郎还是茫茫然的。
他被赶出来了?
他的钱、权、珍馐和美人呢?!
第51章 绿江风
胡二郎的美梦破碎, 心中如何愤怒,别人暂未可知。
在众人恭喜他脱离苦海的恭贺声中,能从他的反应看得出来他并不是那么欢喜。
其中不乏一些跟他抱着同样想法的人,有些羡慕嫉妒他能够得到吴家娘子的青睐。早知道当初他们不能那么怂, 豁得出去才能得来真实惠。
现在见他被放了出来, 心里的不满略平了一点。
.
吴嫙将人放走了之后,再没有了负担, 彻底松了一口气。
她实实在在地同情书里的姜郎君, 也对苏绮山的做法并不苟同,如果真的喜欢, 何不给人一个名分,那样轻佻的行事根本算不上在意。
但是吴嫙又看得非常刺激,心里激动得跟她小时候第一次骑马犊一般, 随着小马颠簸的奔跑而上下起伏。
抛弃道德底线,直让人大呼过瘾。
她担心姜郎君的未来,却又期待着苏绮山会使出什么样的招数来抢人,简直矛盾极了。
.
因着长安城里的贵人家们都研究起了菜谱,许多中层富贵人家也跟风开始学习。
这场热潮席卷了整个长安。
路上但凡遇到个对菜有点讲究的人,都能将这菜谱谈论得头头是道。
并且开心的不只是吃菜的人, 更有种菜的人。
清晨的长安城外, 聚集着许多农人。
他们住在长安城附近的村落里,每天晨时会赶着驴车带着新鲜的瓜果蔬菜,运到长安城里来卖。
比起直接贩给那些大量收购瓜果蔬菜的二道贩子, 他们更乐意自己运来卖, 虽然累了点, 但得到的钱也更多了。
农民嘛,不就是挣这些辛苦钱。
梁老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