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属下听到那群御史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唯独将许御丞晾在一边,所以凑过去听了听,发现他们在说开阳郡君是许御丞的女儿。”下属天真地觉得,他们一定是被气昏了头脑,在胡言乱语。
宁远侯大惊失色,“你亲耳听到的?”
“听得一清二楚,”下属点了点头,略有些自豪,“属下耳力好,平常人怕是听不见的。他们怕失了智,正是收拾的好时候。”
侯爷没少骂过这些御史,他经常听到。
宁远侯眉心一跳,觉得不对劲,眼珠转了转,很快又定住,“蠢才蠢才!开阳就是许御丞的女儿!”
既然深思熟虑之后推断不出合理的结论,那这个看似荒谬,毫无逻辑,甚至堪称惊天秘闻的论断,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
抚着自己下巴上的胡须,宁远侯得意极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下终于被他逮到把柄了!
宁远侯仰天长笑,笑着笑着,突然停了下来。这个把柄、好像也没什么用啊!
下属对宁远侯报以同情的目光。
看吧,又疯了了一个。
.
蒋夫人回到家里,婢女服侍她换下衣裳,卸下头上的簪钗。
又让婢女把许九娘叫了过来,拿捏着阿家的身份,用她姐姐的事训斥了她一通,明里暗里地讽刺他们许家家教不好,让她千万不要变成这样。
许九娘乖顺地垂头听着,不断应是。
蒋夫人过了说教的瘾,说得心满意足了,见她态度端正,又想着这个儿媳还算合她心意,才放她离开。
许九娘忧心忡忡地,听起来阿娘很是气愤,态度绝对不算好,万一阿姊真被逮到了可怎么办。
都怪她,今日不该去西市的。
但到了第二天,她就没有担忧了,蒋夫人也失了得意的心情。
因为开阳郡君是许御丞的女儿许七娘——这个惊天秘闻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长安城,说是整个长安城可能有些夸张,但如此惊动的消息在世家圈中极为快速地蔓延开了。
消息是从几个御史夫人那儿传出去的,她们知道此事后,赶紧先回了娘家一趟,告诉了娘家人。
随后一传十,十传百,通过各家的姻亲关系,几乎整个长城都知道了。
而与许家走得比较近,是真正亲家关系的蒋家,反而是最后一批知道的。
开阳郡君的名号,他们当然听说过,前段时间在长安,引起了很多关注,参与各种宴会时,他们没少听人讨论过,也顺便掺和了几句。
从来没想过还能跟自家扯上关系,于是知道后,蒋夫人第一时间将她的儿媳许九娘叫了过来,然而她也是一问三不知。
“没想到竟然是你姐,倒有几分能耐,还为自己挣得了诰命。”蒋夫人不经意地说,含着几分酸气,“也没什么好稀奇的,不过正四品而已。”
这话说得有些不切实际了,她自己不过才正五品诰命,因她丈夫的官职是正五品。蒋老夫人的诰命倒是比较高,有正三品,也不过是在丈夫死后加封虚衔,跟着升了而已。
“可是妾听说,开阳郡君是有食邑的,足足一千五百户。”许九娘依稀记得,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了。
话音刚落,场面霎时安静了下来,蒋夫人和蒋明诚嫉妒得不轻。
圣人做什么给一个女子食邑,那她还不如直接封个公主算了,哪里的外命妇有食邑?大唐从未有过这种先例。
便是内命妇里面,也只有公主郡主太后皇后,能够获封食邑,其余后妃是没有这种资格的。
蒋明诚更不用提了,他到现在还没个一官半职,嘴上说着不慕名利,为官者庸碌,其实几斤几两他自己知道。
光这一千五百户的食邑,就能让人酸得面目全非。
“显着你了是吧?还有没有规矩,哪有你插嘴的份儿?你有个郡君做姐姐是不是很得意?”蒋夫人被戳中痛点,觉得没面子,生气地训斥道。
许九娘抖了一下,不敢再说话了。
蒋明诚装模作样地劝和几句,蒋夫人这才罢休。
然而母子二人心里俱不是滋味,想当初他们还嫌弃过许七娘,这才过了多少时间,人家就翻身大变样了。
如果当初娶了许七娘,那现在这一千五百户的食邑是不是就是他们蒋家的了?
.
怀庆大长公主消息灵通,事情发生后没多久她就知道了,不过对她来说,比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话本。
一听到有人说开阳郡君,就想起自己最新一册的话本还没看,急忙令人买了回来。
她日思夜想了很多天,在看到这本书以前,她还从未觉得权谋也这么有意思。
作为几次在权势争夺的腥风血雨中存活下来的人,怀庆保身的秘诀就是远离权势争夺的中心,不参与其中。
她甚至觉得权力是可怕的,一旦沾染上了这玩意儿,人不是人,也忘了别人是人。
在看这本书时,她依然有这种感觉,甚至因为作者花费了很多笔墨描写底层的普通百姓,在战乱中奔波流离的画面,这种感触更加深刻了。
但她并不过多地抵触和排斥,只因书中的主角季娘子身上的蓬勃朝气,让人不由地相信一切事情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而她也是这么做的,她将后世带来的一切根植于这片土地,改善民生,救助底层的百姓,让他们也能有尊严地活着。
她的远大抱负,她的理想和信念,其中不掺杂丝毫权欲与利欲,这样的人活得热烈而单纯。
她帮助了嬴政,但与他是完全不同的人,她没有任何野望,称霸天下不是她的目标,她崇拜秦始皇,但将他们分得很开。
她自始至终的目标只有一个——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能够幸福地生活,安居乐业,不再饱受战乱流离之苦,不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
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怀庆第一次见到这个词,隐隐了悟,却又不甚理解。
而月明在书中是这么解释理想主义者的——情绪化的,冲动的,喜欢空想的,不切实际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看似是贬,其实处处在褒。
这样的人怎能不让她受到震撼!
看了这本书后,她头一回与丈夫谈论到深夜,不是因为风花雪月。
在隐约快要睡去之前,她听到丈夫说了一句“我不如她”。
怀庆清醒了一瞬,回了一句,“天下许多人都不如她。”
他们都不知道,各自话里的“她”,指的是季予还是月明,亦或者兼而有之。
回到书中。
秦始皇攻略天下的进程已经过半,只剩下最强的两个国家,燕国和齐国。
在这时,发生了书名里写到的场面——秦始皇哭求拜我为师。
因为见识到季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