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4
口。
周池婉又往嘴里塞了两口饭,咽下去后说道:“就御史台最近招得人多!”
琳琅迷茫地看向周池婉,“大人,御史台最近没有添人手啊。”
周池婉愣了一下,难道是她?记错了?
“最近添加人手的是南北宫,尤其是北宫,增加的人手特别多,不过好多都是从禁军和京卫军里招来的武斗好手,没见沈南宫从翰林院招人。”
琳琅天天在?外面跑,对?这?件事十分清楚。
一听?到“沈”字,周池婉便下意识地眉头?跳了一下,她?可没忘记,她?之所以?会这?么忙,全都有赖于她?的好友沈灼灼!
想到沈灼灼,就会想起她?一力主张的,靠边关?军拿回西照九城的主意,而她?的亲人就在?边关?军中。
“这?些时日,府里有三弟的消息吗?”
不是明面上大捷的消息,是从边关?传回来的家书。
琳琅老实摇头?,“大人,您之间说过的,若是府上有了来自燕门关?的消息,要马上告知?您,这?段时间,三公子?一直没有传来消息。”
明明朝廷都已经?收到大捷的传信了,怎么边关?还没有消息?
难不成周浩安这?小子?,他不在?燕门关??
周池婉心中闪过些许的猜测,随后她?将这?种猜测抛之脑后,单独行动预示着极为危险,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周浩安身为周氏公子?,怎么可能身先士卒到单独行动?
之前他和孙中一人带三千兵去攻城,就已经?够大胆了,不可能有更大胆的事情了。
周池婉拒绝思考更可怕的设想,但她?的脸色暴露了她?的内心,理智已经?告诉她?,周浩安绝对?是去冒险了。
她?的弟弟她?清楚,那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家伙。
“大人,饭菜要凉了。”
周池婉被琳琅的提醒声唤醒,她?连忙接着吃起来,忙碌可以?冲淡许多忧虑,这?一点儿也没错。
只要忙起来,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都没有了。
她?现在?也懒得管周浩安了,周浩安远在?千里之外,她?眼?前的京城都管不了,哪儿还能管到千里之外去。
农学院的名额报到周池婉这?里后,等上三五天才会有回复,这?已经?算是非常快的处理速度了,放到现代,类似的事情也要五个工作日,所以?那些报名的学子?,还要在?京城待上几天。
报名农学院的学子?,大多数是耕读之家,家里有人读书,考取功名,自身也认识几个字,但大多数时间都在?地里,跟土地打交道,这?些人或许不是太聪明,读书上的天赋平平,但论到种地,他们个个有真才实学。
每个人都需要读书,但读书不一定非要考取科举,读书最大的作用是培养人的思考能力。
没有读过书的人,是没有思考能力的,那些人很难作为人才,被安排到各个岗位中去。
同样的理论,转过来就是另一套说法了,那就是人必须读书,读书才是出路,不光是人的出路,还是国家的出路。
沈灼灼就是拿这?一套话去说服谢秋莳的。
既然现在?人手不足,那就扩大人才储备库,而扩大人才储备库的第一个条件,那就是要让人们识字。
“农学院还没有折腾清楚,你?又要搞什么扫盲了?”谢秋莳揉了揉额头?,被好友这?一会儿一套的招数打得有点儿招架不住,“没钱,国库打仗呢,哪儿来的钱。”
“前段时间礼部侍郎说,马上要去边关?谈判了,这?次咱们大庄大获全胜,肯定能从蛮国那里要来不少好东西,以?此补偿大军军资消耗,陛下,国库很快就能有钱的!而且流通起来的钱才是钱,无法流通的钱,那就是铜矿银矿,没有任何作用,所以?要多花,才能多赚。”
沈灼灼在?现代的时候,如果?能在?职场多锻炼一段时间,估计能成为个小领导。
她?这?画饼的技术,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花确实要花,可花到扫盲上,那能赚到什么?别提你?那套培养人才的话,没个十年八年,谁都看不见回头?钱。”
谢秋莳自然也知?道培养人才的必要性,天天被沈灼灼洗脑,她?早就明白了人才才是立国之本,世家为什么能那么强大,甚至联起手来可以?左右朝廷?不就是因为世家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培养了最多朝廷需要的人才吗?
她?上位之初,一直想着总有一日要跟世家打起来,将世家打服,以?便于收拢皇权,但在?沈灼灼的说法里,她?根本没必要和世家正?面对?着干,只需要过上十年八年,朝廷上大部分位置被平民出身的官员占据,世家势大足以?遮天的局面,不攻自破。
她?在?这?期间,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阻止世家发现此事,适当时候给世家一点儿好处,营造出她?心向世家的假象。
比如这?次农学院创立,还有边关?大战,导致朝廷人手缺乏严重,她?打开了举荐之路,让世家举荐世家子?入朝为官。
世家自然欢欣雀跃,然后他们就发现,自己?想要举荐自家子?弟入朝,必须考试,不光要考试,还有什么实习期。
美名其曰是,朝廷繁忙,没时间让刚入朝的人慢慢适应工作,所以?请他们先自己?熟悉一下工作内容,如果?上手之后,能好好的干,那就留在?官位上发光发热,干不好,那就赶紧走人,腾位置给其他人。
实习期就是这?么个意思。
考试这?件事,世家的人们并?不陌生,自从第一场考试出现,大庄就没少过考试两个字,大家都是从小考到大。
关?键是实习期,之前从未有人听?说过。
一种新制度的出现,必定会损害某个群体的利益,引来那一部分群体的反对?,但是实习制度的出现,并?没有遭到大规模反对?,就是因为世家的人吃到了一点儿甜头?,他们目前得到的远比损失要多。
因为世家子?弟比平民出身的子?弟,能更早接触朝政,这?个实习制度,对?平民子?弟更加不利一些。
在?这?么想时,世家完全没有考虑到,平民的人数有多多,其中称得上天才的人又有多少,条件不利于平民,平民就一定会输吗?
开玩笑,从读书的第一天开始,条件就从来没有利好过平民,能走到最后,出身一般的人,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论天资和适应能力,娇生惯养的世家子?能比得上他们才怪。
这?一招,算是沈灼灼的阳谋,所有一切都摆在?明面上,意识不到其中陷阱的人,只能怪自己?蠢。
谢秋莳很认可沈灼灼的真知?灼见,但扫盲这?事儿,她?不同意。
没钱,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