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
若结果与她设想并无差别,那也只能说是命运作弄, 怪不得人。
沈灼灼与周池婉商量了大半天?,就和之前明?成帝重病,她和周池婉商量如何?为?谢秋莳取得皇位时一样,她们将各种状况都聊了一遍,事情发展顺利,这些想法都用不上?,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出了差错,她们现在商量的解决办法,正好能派上?用场,不至于事到临头,慌张无措。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平静无波,只有流言愈演愈烈,有人出手想要制止流言蜚语的传播,却徒劳无功,百姓太关心那可以产量翻一倍的粮食了,那是他们的命,没人能压下他们议论的声音。
终于在这种议论声中,事情爆发了。
国子监的学子们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彻底此事,还他们的同窗一个公?道。
上?书之人并非农学院的学子,而是被?视作朝廷官员人才培养之地的国子监学子,这些学子日后会进?入官场,成为?朝廷众臣的同僚啊!
朝廷肯定不能坐视不理,这跟百姓在民间议论不同,国子监一出动,其意义,瞬间就变了。
策划此事的人,焦头烂额,如果朝廷真的要彻底追查,势必找出一个人来?平息民怨,那他们就全都危险了。
不过是死了一个小官和一个农学院的学子,事情到底怎么会闹到这一步的?
那些幕后之人慌了,有关实?验基地的传言,在民间就更多了。
有人说是死了十几个学子,那场大火燃烧了整整一夜,整个实?验基地里的人都死在里面?了,他们的冤魂日夜哭泣,给他们的同窗托梦,想要一个公?道,这才有了国子监学子联名上?书的事情。
也有人说,其实?一个人都没死,是有人种出了不属于人间的粮食,被?天?上?的神仙看到了,神仙大为?震撼,火乃是天?罚,为?的是让不属于人间的东西消失,那两个死去的人,是与神仙作对,这才被?烧死。
还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传言,要多离谱有多离谱。
沈灼灼听着民间的各种声音,一时之间不禁感?叹古往今来?,有一条准则是完全没错的。
那就是一条消息,十个人传,传到最后一定会面?目全非。
不过民间可真是出人才,这些个流言蜚语竟然还真有些逻辑,故事线很?完整,说得跟真事一样。
甚至已经有了一些话本传奇,将澜水县的事情写得充满了各种悬念,沈灼灼有预感?,等到后世来?研究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不会缺素材了。
她已经将场子烘托的这样热,希望上?台的角儿,不要辜负她的一番努力,能好好干啊。
沈灼灼已经开始期待了,不知道第一个跳出来?唱戏的人是谁呢?
在国子监学子联名上?书事件开始后的第二?天?,就是一场大朝会,国子监学子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所以不少学子都没去上?课,而是在宫门外静坐。
沈灼灼路过的时候,还被?好几个学子缠着问了几个有关澜水县的问题,他们都知道,农学院就是沈灼灼提议设立,所以沈灼灼一定是他们这边儿的。
因此问得问题都很?友好,只是问一问,到底有没有传闻中高产的粮种,以及受伤的那些学子怎么样了,之后还会不会建立新的实?验基地,他们能不能去学一学种地的学问。
周池婉将这些学子教导的很?好,沈灼灼对国子监的印象,还停留在去年明?成帝设立谢秋莳为?太女,然后这群学子跳出来?静坐,要求明?成帝更改成命,不能设立女子为?太子。
当时不少学子被?抓起来?了,受罪的受罪,领头者甚至被?除去了功名,事情闹得很?大,当时国子监的其他学子被?吓得不轻,年都没过好。
因为?这个开头,所以沈灼灼下意识认为?这些国子监学子都是一群迂腐不化之人。
可是现在看到他们冲在最前面?,义无反顾地抛却一切,只为?冤屈者能得到一个公?道,沈灼灼突然明?白了,其实?国子监的学子,除了个别人外,大多数都是身怀赤忱的少年。
他们没那么多心思,在他们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只是遵循时间大多数的道理,并没有其他想法,他们坚定地走着属于自?己的路,同时又汲取外界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化作自?身的力量。
所以他们的认知并不迂腐,是教导他们的人迂腐,换上?周池婉后,他们就成了谢秋莳最坚定的拥护者,这就能说明?问题。
沈灼灼跟那些学子简单说了两句,安了安这些学子的心,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要学习农学,那就必须每日和泥土打交道,这并不是什么好做得活儿,比起他们在教室里读书,要苦太多太多。
少年并未被?沈灼灼的话打击到,还是对农学抱有热情,沈灼灼决定之后建议周池婉来?几个交换生活动,叫眼前天?真的孩子,下地尝试一下。
现代有各种机器帮忙,下地都是一种大学生非常拒绝的事情,别以为?自?己身怀武艺,能舞剑骑马,就能种好地,种地是重复动作,不停地弯腰直起,任你有多大的力气,在广袤的土地面?前,都不值一提。
告别门口?的少年人们,天?已经大亮,夏天?天?亮的就是早,沈灼灼踏入明?德殿中,大部分朝臣都已经到了,沈灼灼一路往前走,走到最前方的几列中站定,路上?和她照面?的官员都微微颔首向她行礼,沈灼灼也点头回应。
站定后,沈灼灼转头看向她身后站着的曹御史?。
这位曹御史?,就是原本受到司马庆重视的那位,被?曾御史?羡慕嫉妒的御史?大夫面?前红人。
也是现在沈灼灼的下属,一位看上?去十分老实?可靠的御史?。
和大多数人印象中,那些得大奸臣重用,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完全不同,曹御史?向来?在朝中颇受赞誉,百官很?不喜被?他弹劾,却不得不承认,他的弹劾,次次言之有物,而且很?占理。
比如之前他弹劾魏王大婚,太过奢靡,他还曾弹劾过前任国子监祭酒上?官清收受贿赂的事情,在对敌关系上?,他是朝中少有的主战派,和沈灼灼的政念不谋而合。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这位曹御史?,都是个清官,好官。
可是他背后的家族,是平县一霸的曹家,对蛮国的贸易里,曹家占据大头,靠着平县码头和天?下水运,不知道赚了多少钱,在平县一代,甚至有曹家水底铺金的传闻!
按照现代人的想法,个人和家族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我是我,我的家族是我的家族,我哪里能管得了别人想干什么?
连坐是封建时期的糟粕,早就被?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