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韩彻这边是直到当天晚上回到家后,才知晓的这场相看。

也让家里人全都出乎预料的是,四娘有些害羞又软软的表示,可以跟那位魏县侯做进一步的接触。

其实对于魏县侯这个人,柳氏和大娘今日见过后,都觉得挺不错的。但过日子,要考虑的事情多了去。

四娘又还是这种软糯的性格,柳氏她们难免担忧得就会更多些。

韩彻听闻后,却很是高兴的说道:“四娘既是满意,就先继续相看着。魏县侯虽有不少短板,但对咱们家来说却未必是坏事。”

柳氏和大娘他们不知晓的是,在这之前,韩彻这边也动过心思想要给四娘安排去相看那位魏县侯。

因而韩彻早就对魏县侯做了好一番细致的打探,魏家是给不了其他世家能给予的来自于父母和兄弟间的助力,但同样也避免了这些将会带来的麻烦和矛盾。

只是时下都看重家族集体利益,纵使这么多年来,韩彻他们跟韩氏族人都不甚亲近,柳氏和大娘她们也还是下意识的会把这一块看得很重。

“那,那就继续让他们相看?”这会柳氏被韩彻这么一说,竟也觉得有些道理。

毕竟家里从一开始,就只希望四娘下半辈子能平安顺遂就好,从没想过要将四娘嫁得多么的显贵。

“嗯,只要四娘自己愿意。”韩彻就笑着说道。

因着韩彻都表示觉得那位魏县侯不错,还做过了一番详细的调查,柳氏和大娘就也没了之前的那些顾虑,继续安排四娘和对方的相看一事。

那位魏县侯对四娘显然也是满意的,之后的相看进展就也非常的顺利。

而韩彻这边,起初还时不时的会过问一下,待随着吏部这边将官吏的考课审查结果出来后,他便实在是抽不出任何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了。

一直到腊月二十五这日,韩彻开始就吏部这段时间考察的官吏情况,对皇帝做了一番陈禀。

皇帝接过韩彻呈上来的文书,一脸仔细的翻看了起来。

一时之间,殿内显得很是安静。

早前朝廷对于地方官员的考课,主要还是放在征缴赋税上。赋税征缴的多,吏部考核的等级就好。

但在这份文书里所书写的内容,却是自漕运和常平仓改革之后,各州郡的刺史和县令等地方官员的任职情况。

就像之前大家曾经担忧过的一样,这些官员们在地方上任职的一举一动,果然都被韩彻暗地里派人全都记录了下来。

并且在此刻,还全都被韩彻呈报到了皇帝跟前来。

早前韩彻一直都隐忍不发,自然不是选择妥协和放纵,真正的目的,都不过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新政令改革。

于是在翻看完文书后,皇帝直接放权给了韩彻。对于地方官吏,五品及以上的官员犯事,先收押审判。

至于五品以下的官吏,韩彻可视具体情况需求,先动用一定的刑事处罚,之后再来跟皇帝做上报即可。

“接下来要辛苦韩爱卿了!”知晓韩彻即将要背负什么的皇帝,此时对着韩彻也难得真情的叹息了起来。

“此乃臣子本分而已。”韩彻忙躬身行礼道。

皇帝见状,越发觉得韩彻难得。

实在是这事办得好了,有利的是天下的百姓和朝廷,但韩彻也注定免不了得罪众多官吏。

从宫殿里出来时,外面果然雪下得比韩彻进宫之时来的还要大了。

韩彻和韩老三乘坐在回家的马车上,车窗还开了一小半,方便他们看到窗外的景象。

自入冬后,京城的天气是一日冷过一日。这几日的雪更是越下越大,不过这么冷的天气和厚重的积雪,却一点都没减少京城的繁荣热闹。

瞧见韩彻看得这般入神,因为一直跟在韩彻身边做事,心里也大致猜到了些的韩老三,此时便不免担忧的轻唤了一声:“大人?”

“嗯?”韩彻收回目光,对上的就是韩老三满脸的关切。

韩彻就笑了笑:“阿三,勿要担忧的。”

第137章

筹备

早前连着忙碌了好一段时间,韩彻想着难得今日下午的时间有空闲,所以就交了些许的看护费,把马车寄放在了一家店铺里。

眼下这雪下的着实是有些大,好在韩彻也是有目的性的带着韩老三直奔各家店铺。

临近年关,京城的物价都有些许的上涨。

不过即便上涨了些,价钱也仍然要比过去来得要便宜。最要紧的是,品类也比往年要多了不少。

这是因为时下物资运输这块,除了受到运输工具和道路设施等的影响外,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天气影响。因此一些地区,一旦进入到特定的季节里,在很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致使交通出现截断。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皇帝也一样要受到这种影响。

一直到常平仓和漕运的改革,再加上新部门的运转配合,常平仓开始实现囤积“万物”的功能后,也能使得一些地区的物资赶在了当地交通运输进入到不便利季节时,尽可能的提前运输到京城来。

这就使得过去一进入到年底,需得显贵人家才能购置得起的江南区域所产的柑橘等鲜果类的特产,如今却是京城不少的商铺都有在售卖,在作价上甚至能称得上差异巨大。家境稍微殷实一些的百姓,也会愿意花些许银钱去购置了。

实际上,时下不少的特产其实都是在本地作价极其的便宜,在不能生产的地区却只能属于贵族奢靡专享。

那些贵族阶层纵使舍得花钱,需求量也大,但商户不会做慈善。他们只会巴不得能以更低廉的价钱去购置,好赚取到更多的利益。

至于产地区域的农户会不会因为各种特产价钱过低,明明产量很多却还是赚取不到什么银钱。其他地区的普通百姓又因为作价太高,购置不起,这些都别奢望商人会去在乎。

商人的本质是赚钱,而以时下的社会情况,他们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还要承担运输途中的意外和危险,这般辛苦运输来的货品去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很多时候也是比不上提高作价,精品供应给上层阶级的。

所以韩彻不会去怪商人重利,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问题,也并不是一味的以权势去打压或逼迫商人。真正该实施起来的,是朝廷能做到及时的监管和调节。

韩老三虽然过年肯定是如往年一样,要跟着韩家一起过的。但是正月他还需要陪着钱氏回娘家走亲戚,前段时间又一直跟在韩彻身边忙事务,于是他这会一买起来,就颇有些收不住手的架势。

弄得韩彻本来只是想亲自探查一下,年底最后这几日京城的各类物价,在被韩老三这么带动下,也忍不住想花钱了。

不过韩彻管着漕运和常平仓等事务,各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