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6
。”曹威声音发颤。
“从哪里拿的?”
“学生,学生家中的庄子里……”
曹恬用力闭上眼睛,完了。
有关高产作物的一切都是机密,市面?上流通的果实都是经过处理,不能留种的,但田庄里的?
曹威所知道的一切,大半来源于?他?的教导,如今曹威无意中通敌,等同叛国,他?……也难辞其咎。
有敬啊有敬,你糊涂啊!
能来异国他?乡求学的,岂有泛泛之辈?
他?分明是看明的不行,故意说错了激你!
到了这一步,没什么政治嗅觉的曹威也终于?觉察到不妙,全身的力气都流了个干净。
他?面?色煞白,两片嘴唇不住地哆嗦,眼泪在不知不觉中淌了满脸,“阁老,阁老,学生不是有心的……”
秦放鹤现在顾不上他?,直接叫了秦山和一名禁军统领来,“此二人?涉嫌泄密,通敌叛国,即刻拿下。另外,封锁消息,与监视足利等人?的汇合,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期间但有往来者,一律记录在案!”
“阁老!”曹威脑子里嗡的一声,“阁老,晚生没有,晚生没有叛国啊!阁老!”
我只是说了几句话,让他?看了看,没有让他?带走,没有啊!
不等他?继续喊,早已有禁军涌入,堵嘴拖了出去。
秦放鹤马不停蹄入宫上奏,而曹威和曹恬二人?则交由刑部审查。
与此同时,礼部官员却?在盛和帝的授意下,与法兰西等几个西方国家的使者面?谈,商议赔偿问题。
第285章 唯吾独尊(三)
听秦放鹤原原本本汇报完,盛和帝沉默许久,才拍拍膝盖,近乎叹息般丢出一个字,“难。”
并非此?事?处置难,而是农作?物保密这件事本身就很矛盾。
地是谁种的?最广大的老百姓,朝廷的本意就?是推广,好?让家?家?有饭吃,所以就?不可能像工研所造船、火器营造炮那样密封在一栋建筑内。
不然研究高产作?物和大规模机械生产就没有意义了。
种地跟烹饪是一样的,只要炒菜,香味就?一定会飘散出去,你既想让尽可能多的人接触,却又不想让尽可能多的人接触……本身就?自相矛盾。
种子?类作?物尚且可以通过?特殊手段处理,让下面?的人即便拿到了?果实也种不出来,源头牢牢把控在朝廷手中,外国人自然没办法?偷。
但很多根茎类作?物不一样,它们的果实、根茎,甚至一点根须都可以作?为新植株的来源!
如今朝廷正在通过?药物控制,让市面?上的红薯没办法?发芽育种,但只能保证成功尽量低,却不是百分百。
也就?是说,某种概率下,市面?上流通的粮食本身就?能作?为种子?!
只要对手的时?间和人手足够多,慢慢筛选,如果足够幸运,他们甚至可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易取得“种子?”。
因为红薯正在作?为一种普通作?物流通,你总不能不许人家?消费吧?
显然足利尝试过?这种方法?,但因为需要掩人耳目,采集的样本不够多,实验时?间不够长,育苗失败,所以才将主意打到那些还没上市的果实身上。
奈何目前红薯等作?物还在推广阶段,大家?对田地里的看管比较严,外人难以接触,足利等人拿不到,需要一个中间人。
他们最终选定了?曹威。
作?为太?学农科的学生,曹威日常学业接触的就?是这些,他去拿,谁也不会觉得奇怪。
而且他的伯父就?在农研所,具备丰富的育苗育种经验。如果能够与曹威建立足够亲密的联系,他们或许还能进一步取得照料、培育作?物的方法?。
但怎么才能让他心甘情愿的去呢……
这件事?最幸运的地方在于,目前民间推广的都是农研所培育好?的红薯苗,下地前就?泡过?药水了?,哪怕足利拿到了?那些根块,大概率也发不出二代芽来。
但随着推广的深入,早晚有一天他们会遇到泡过?药水后依旧发芽的红薯,然后因为某种契机发现可以利用发芽的根块、藤蔓来育苗。
待到那个时?候,秘密也将不再是秘密。
纵观人类历史,物种不就?是这样流传到各国的吗?
秦放鹤曾经熟悉的那段历史上,我国的红薯也是这么偷渡来的。
从国家?政治层面?来说,依靠概率保密,听?上去就?很不靠谱。
但遇到这种繁殖能力极强的藤蔓类块根植物,还偏偏就?只能祈祷概率!
你可以通过?训诫,要求在职官员和官员预备役保密,但随着推广铺开,同样的准则能应用在农民和商人身上吗?
不可能的。
他们没有那样的觉悟和敏感?度。
说句难听?的,哪怕没有现在的足利,哪怕大禄朝再如何严防死守,等到全国上下真正推广的那一日,也就?是泄密之日。
从全人类延续的角度来看,确实应该全面?推广,但单纯从各国争霸来说,秦放鹤不觉得也不希望自己有那么崇高的理想和觉悟。
他需要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证中国的先进,以便在未来对其他国家?形成碾压,立于不败之地。
盛和帝思虑片刻,背着手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张口下旨,“曹威泄密,剥去其太?学生、举人资格,终身不得入仕。曹威之父教?子?无方,官降三?品。曹恬不能及时?察觉,为官有失,夺其学士头衔,立刻离京,前往定北省主持开荒。”
无论曹威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大错已然铸成,不杀他就?不错了?。
可惜的是曹家?满门,仕途全是完了?。
曹父爬了?半辈子?才好?歹在六部混了?个五品,如今一口气撸了?三?品,连最末流的县令都不如,也只好?去哪个穷乡僻壤做个县丞、典史之流,一生心血毁于一旦。
曹恬毕竟是难得的人才,盛和帝不舍放弃,打发到北边去,也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但如今的北方仍属荒凉之地,曹恬五十多岁的人了?,又是贬官,只怕此?生便要老死边疆了?。
“另外,当日受伤的那几?个太?学生也要查一查,但要委婉些,不要太?过?强硬。再者平时?与足利有往来的师生,也不要漏掉……”
外间的翰林飞快地写好?圣旨,捧过?来请盛和帝用印,立刻就?有内侍拿着往曹家?和吏部去了?。
“是朕疏忽了?,”盛和帝叹了?口气,再次命人拟旨,“自今日起,国子?监内工科学堂迁入工研所,农科学堂迁入农研所,命工部协助,十日内迁走,人员同往,不得有违。另外,各部要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