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几出。沈雪青全都义正言辞的拒绝掉了。
公司里提供的活又碎又杂,胜在数量。可如果沈雪青可以敲开图书类公司的大门,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翻译家,那拿的都是正规稿费了!到时候出版审核过了,译者的大名都会印刷在上面,含金量极高。
1957年的时候,上海新文艺出版社请翻译家钱春绮翻译了三部海涅诗集,开出的稿费足足高达8000元!
秦素的梦想也就是做一个这样的翻译家。
沈雪青初生牛犊不怕虎,打算来试试了。
她先提前收集好了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信息,几经挑选之后,圈定了一家小型的图书出版社,泽元。
区别于国内那些老牌子出版社,这样的出版社门槛会低一些,也不那么介意启用新人。
但是沈雪青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她根本都进不去泽元的大门!
和外贸公司“我家大门常打开”的状况不一样,这类出版社的门禁严多了,没有预约一律不准进入。
沈雪青被安保人员客客气气地送了出来。
“同学,没有预约我们这边是不可以参观的哦。”
沈雪青没有放弃,她回去又找了一趟罗建利,请他帮忙写了一份推荐信。
第二次去的时候,沈雪青比前台人员更客气。
“人不进去,递交一份信总可以吧。”
前台误解了:“原来你不是推销的,是小读者啊!早说嘛,我们这边有专门的信箱可以接收消费者来信的,你喜欢哪个老师啊?”
沈雪青不解释,而是顺着说:“没有特定写给谁呢,就是给出版社的。”
前台把这封信放到了一堆读者来信里面。
泽元虽然是小型的出版社,但是也是有粉丝的。
他们公司喜欢出一些年轻人爱看的时尚文学,也经常把国外一些畅销的小说引进国内。
读者来信,每个月都会清理一次,负责的小编辑分类就是好几天。寄给作者的都要分门别类放好,污言秽语的就地处理掉。
这天,小编辑拿到了一封不知道该怎么界定的信,就跑去敲总编的门了。
“周总编,你看看这个,好像是一个大学老师写的。”
周敏接过来信,戴上了眼睛,仔细看了一遍。
“这个是……好像是来做生意的啊!小刘呢?把小刘叫过来问问。”
前台过来了,果然对这封信有印象。
“上个月有个姑娘拿过来的,她跑了两趟都没有预约,就让我转交这个了。”
“哎哟,这可真是。那她还留下其他的东西吗?”
“……好像有!”
前台跑回去翻了翻抽屉,找到了沈雪青自己印的名片回来交给了周敏。
“临清大学的外语系,了不得。”周敏摩挲着这张烫金花纹的名片,犹豫了一下,还是发了消息过去。
沈雪青已经等这个消息等了好久了!
她看到的时候,顾不得周围全是人,高兴地跳了起来。
第二天她就请了假,第三次奔赴了泽元出版社。
她这次终于进去了,但也只有一点点,就靠在门口的位置,前台小姐姐给她拿了茶水。
不一会儿,总编周敏居然亲自来见她了。
沈雪青吓了一大跳,思衬着到底是临清大学的面子大啊,总编都亲自出来了。
她像在公司推销的时候一样,拿出了翔实的数据和试用的诱惑,同时还交出了翻译文件。
但很快,沈雪青就知道自己想错了。
周敏不愧是文化人,非常有耐心地等她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了,然后直截了当地告诉她。
“抱歉,我们出版社暂时没有打算聘请学生来翻译的。出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中间校对,审批都要花很长时间,我们没有打算在内容这块省钱。让你失望了。”
既然不是要聘请翻译,那么肯定是另有所图了。
沈雪青并没有因为对方拒绝自己就甩脸子,而是继续等待后续。
周敏点了点那封信的落款——罗建利。
“但是,我们非常诚意地想要聘请罗建利先生,为我们翻译一本国外的著作。”周敏端正了自己的姿态,双眼直视着沈雪青。
“希望沈同学你可以帮我们引荐一下。”
周敏很早就知道罗建利了。
这位一直没出过校园,但是一直都是国内排得上号的翻译专家。早年间,他就曾经参与过外交大使来访的活动,临危不惧,表现突出。
就周敏而言,于私,她个人就很崇敬这位专家。而于公嘛,她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抬高自家出版社含金量的机会。
现在罗建利的学生都到她眼前了,再错过就说不过去了啊。
沈雪青抿了一下嘴,一只手挠了挠头。
就说呢,怎么就忽然从进不去门的待遇直接上升到了总编接见了。合着还是搭乘了罗老师的东风啊。
“我们学校是人人都可以进的,周总编之前没去过吗?”
周敏愣了一下,随后笑起来掩饰了一下尴尬。
她当然是去过的,但是她被拒之门外好几次了!
罗建利这个人淡泊名利,很少主动去出书或者宣讲。就算周敏混进了学术研讨会,她跟罗建利一搭上话,马上就被婉拒了,然后就被请出了会场。
那几个大的出版社还嘲笑过周敏:“你们泽元成天地出那些个情啊爱的,找罗老师干嘛呢。应该去找x校那位风流诗人啊!”
这件事都快成了周敏的心魔了,要不然她也不会一看到推荐信就立刻找到沈雪青了。
周敏不好直接打自己脸,只好说:“罗老师比较醉心学术,之前一直没有谈拢。”
沈雪青拖长了话音:“哦……”
周敏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脸上火烧似的。
沈雪青顿时就对出版社三个字怯魅了。这个周主编,城府也不是很深嘛。
“我只是个学生,我又不好代罗老师回答的。这样吧,如果方便的话我回去会和老师说一说的。但这就是罗老师自己的事情啦。”
沈雪青说完就开始伸手拿桌上的文件,一副马上就要走完全不留恋的样子。
周敏顿时急了。这和之前的结果还不是一样的!
情急之下,周敏甩出了一个条件:“我看沈同学你这个翻译之家,就是罗先生挂名的对吧。我们出版社真的是暂时没有合适的东西可以给你们练手的,但是我们泽元,还有杂志社呢,你知道吗?”
沈雪青的动作慢了下来。
杂志社?蚊子腿也是肉啊。好歹是正规刊物,肯定比之前的活要好。
出版社和杂志社其实不是一个系统的,周敏也不能越俎代庖,替那边一口答应了。所以周敏先稳住了沈雪青,然后出去给老板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