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
?”
范玉兰急了:“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好心啊,还替我着想。”
沈雪青伸手垫脚摸了摸她的头:“这种事情嘛,很常见的。我当初和你们合作,也是我自己主动去的。和你关系不大,不用有心理负担。”
“况且,在你来之前,”沈雪青很得意。“我已经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范玉兰糊涂了。
这,这事情发生也不过一两天啊……
沈雪青问:“你们于主编还没接到大老板电话吗?看来是周敏又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了啊。不过也没事,左右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沈雪青友善并意味深长地提醒她:“我觉得,你需要一个随身联络的手机或者bp机了。让我想想……最近这个机会就不错,可以叫你们社里给你报销一部分嘛!”
范玉兰有点搞不懂,但是她很信任沈雪青。
沈雪青叫她赶紧回去待命,她就又回去了。
一来一回,出租车费用很贵。
这一次,范玉兰要了发票,并且尝试性又去敲了主编办公室的门。
于志文正在火急火燎呢,看到范玉兰,连忙说:“快,快点,你快打车去一趟临清大学,安抚一下你的采访对象,就是那个沈雪青。买点东西带过去,跟她说一下,这件事和我们没关系。社里都给你报销!”
范玉兰镇定地说:“我刚才已经去过了。沈雪青的情绪还算稳定,我试着和她聊了一下,她虽然有点不高兴,但是还不是很排斥我。”
于志文停止了焦虑,第一次正眼看向这个走了狗屎运才转正的小姑娘,然后狠狠地夸了她:“你做的很不错,就是要保持这样的工作劲头!”
范玉兰接受了夸奖,一只手把发票藏进了口袋里,并询问:“就是吧,我去的着急,买东西还有打车的时候,都没有要发票……”
于志文大手一挥:“这个问题不大,你就算后勤费用就行。我待会去说一声,额外给你报销。如果沈雪青有任何的消息,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哦对了,新一期她的版面啊,我们先停一停原本的故事,换成这个新的东西,具体的,待会让老闫告诉你。”
于志文说这话的时候,也有点不好意思。
他前脚刚准备装聋作哑,后脚就得给小姑娘抬轿,在下属面前,真是丢面子啊!
范玉兰应了一声,刚想走,忽然想到了沈雪青说的话,脚步一退,又回到了于志文面前。
范玉兰挠挠头,有些腼腆又老实地说:“那个,主编。我能不能借你办公室的电话用啊?我没有bp机,住的地方也没有电话,我得跟沈雪青说一声,让她打这个电话找我。”
“哦这样啊……”于志文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下属通讯上的不便。
想起周敏电话里说的那么严重,于志文摸了摸下巴。
“这个,该出的钱还是得出的。你先买一个bp机用着,回头我给你问问,找一个旧手机给你……嘶,这个小范啊,我们杂志社经费也紧张的,你懂得吧?”
范玉兰立刻很上道地提出来:“bp机总归要用的,社里给我补贴一点就好了,其余的我自己出!”
于志文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嘛,社里不会亏待你的。我回头找大老板争取一个好点的手机拿给你私用!”
范玉兰出了办公室,看到了等在她座位上的老闫。
这可真是稀奇了。
老闫作为社里的元老,现在已经很少这么积极主动做事了。
范玉兰还是恭恭敬敬地等着听吩咐,顺便帮老闫泡好了茶。
“闫老师,这是我上次买的新茶,您尝尝。”
老闫嗯了一声,把泽元和沈雪青不可见人的交易说了一遍。
“重点是,这次的稿件一定要突出我们杂志社,还有沈雪青,都是受害者!我们要向这些无良媒体开炮!咳,就是一定要塑造我们正义的形象,你懂的吧?”
范玉兰连连点头:“我明白的闫老师。这关乎我们和沈雪青的关系。”
老闫咳嗽了两声,看左右无人经过,又低声问:“所以,那个小姑娘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威胁了主编?真有意思,好久没看到主编这么慌张了。”
范玉兰装傻:“闫老师您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老闫嘴角上扬了。
学的挺快的,确实上道。
老闫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嗯,是今年的好茶叶,范玉兰没有糊弄他。
放下茶杯,老闫问范玉兰:“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学啊,小玉兰?”
范玉兰睁大了眼,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知道,老闫在杂志社地位稳固,不光是因为他是杂志社的老员工,还因为他手上有一些渠道,常年维系着,帮杂志社带来了高额的利益。
大老板有时候来杂志社巡查,吃饭的时候都不会忘掉带上老闫这个大功臣。
“我愿意!但是……”但是为什么?
范玉兰没觉得自己比其他社里的高材生要更有用。
老闫老神在在地摇晃了一下脑袋。
“愿意就行了。这杂志社啊,鱼龙混杂。也就你,还有点真心。既然一个外人都知道心疼你。我凭什么不能收你当徒弟,打个下手呢?”
范玉兰没有完全听懂,但是立刻就弯腰,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师父!”
老闫吹了一口茶杯口的热气,笑眯眯的:“行了,差不多得了。待会跟我再走一趟吧,看看那你那些照片里,有没有能做文章的东西。”
第81章 麦当劳了
泽元杂志社, 在国内不算大,但是好歹也算的上二流。
其读者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更加容易热血沸腾。
老闫轻易不出手, 一出手就是高效。
他找了老朋友,在洗胶片的时候稍微修饰了一下沈雪青的部分, 把这张照修的氛围感更加浓厚。
——不少人都不知道, 胶片也是可以修的!只是这就是技术活了,非专业人士搞不定。
老闫很快乐地帮徒弟搞完事,自己深藏功与名了。
于志文对于这篇报道很满意。
范玉兰的文风这一次措辞更加激烈了,几乎是指着对方鼻子上叫骂了。
一般来说, 同行之间大家都会留点面子,像范玉兰这样毫不留情的情况, 就意味着是撕破脸皮了。
泽元在表示,对这些小报的强烈不满!
这一期杂志一出来,所有同行都接收到了这个信息。
出乎意料的是, 这一次, 很多大杂志社也纷纷跟在泽元屁股后头声援了。
“媒体工作者, 应该有自己的底线!”
“我们正规娱记强烈反对谴责这种行为!”
甚至还有法律届的人士出来投稿, 详细地为大家科普了这些狗头记者的行为,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