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
一个最新消息:“我舅舅刚刚告诉我,林路要拍的电影是王安贤导演。”
魏喜想了想看过的王安贤导演的电影,决定要把他的电影全部再看一遍。
魏琪开始八卦起来了林路要演的电影。
“不知道这部电影讲什么的?”
“是古装还是现代?王安贤拍的古装片更多。”
“林路哥哥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魏喜没忍住,回复她:“可能是古代和画画有关吧。”
国画应该是古代片吧。
虽然林路只说是和画画有关,但魏喜心有所感一定是国画。
“哈哈哈姐,你就想和你的画画有关吧!”
魏喜:“……”
魏琪兴趣来了,絮絮叨叨和她聊起来王安贤拍过的古代片。
魏喜结束和她的聊天,画桌上那幅构图轮廓清晰到看得出画面故事的画,墨迹已干透。
魏喜静下心来,继续描摹画中细节,思念也无声无息从笔尖蔓延而出。
-
不知道过了多久,手机恍惚中又传来声音。
魏喜停笔,拿起手机,这次是许霆峻。
自从那天吃火锅碰见后,这几天许霆峻断断续续有给她发微信,每次也都不是空聊,都是有话头的,还不会过界。
魏喜也都有礼貌回复,两个人像普通朋友似的,客气交谈几句。
他发来了两幅拍下来的画,魏喜认出是自己的参展作品。
这是一个大型中国画展,会巡回展览好几个城市,这周展览已经在苏州博物馆正式开始了,魏喜有两幅画参展。
许霆峻说:“小喜,这是你的画吧?我下午在苏博看见的。”
魏喜回复:“是我画的。”
其实画上有她的题款,许霆峻肯定确认过,除非有一个同名同姓的中国画家。
“这个画展很棒,你来看过吗?”
“没有。”
魏喜也想去看一看,等展览到北城,都是来年春天了。但爸爸妈妈肯定不会放心她一个人去,她还没找到机会提起。
“怎么没有?你的画已经代替你来了哈哈哈。”
“今天下午你的画吸引了很多人停下来看。”
提起画,许霆峻就着画意,夸了几句她的画。不是为了夸奖的夸夸其谈,他是真的看懂了大部分画意。
许霆峻是懂画的,大概也经常看展。
魏喜记得他们第一次见面就在一个画展上,她当时专注看画,回头才发现有人一直在看自己,然后他就走到她面前,对她自我介绍,还告白。
许霆峻的出场就很肆意,她很难忘掉。
因为魏喜私心里是羡慕的,羡慕许霆峻的真挚热烈。
如果……如果可以的话,她也许也会对林路告白,在他唱歌给自己听的那个晚上,在后来很多个想他的日日夜夜。
那林路会不会被自己吓到?
魏喜没有答案,但她知道只要他不拒绝也不远离自己,她就不会放弃。
可他那么好,他把她当妹妹,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他或许只是不忍她伤心,然后他就会傻傻的被她抓住不放。
魏喜看着近在眼前的画面,情不自禁伸手抚摸了一下画中人,她怎么可能不喜欢他。
魏喜想继续画画了,简单回复许霆峻几句,结束了聊天。
拿起笔,她又全神贯注进入了画中世界。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这一次, 打断她的是敲门声。
晚饭时间到了,李春晓来喊魏喜吃饭。
星星听见吃饭,倒是反应比魏喜还快, 倏忽从地上起身, 还朝魏喜“喵喵”叫了几声,似乎是催促。
李春晓都看笑了:“星星是不是饿了?”
李春晓走过去把星星抱在怀里, 转头看见了靠着书架摆放的几幅裱框好的作品。
她这几天都在学校,学期末事情多,但知道魏喜有出门裱框字画,家里保姆杨阿姨刚刚聊天还跟她说, 中午看见魏喜把画拿回来了。
“小喜, 这画就这样放在地上吗?”
魏喜书房沿墙顶端一溜儿书画线, 挂画作很方便。
李春晓环顾了一眼魏喜的小世界, 魏喜画画喜静,整个三楼除了留给魏琪的一间卧室, 都是她的天地。卧房之外, 这间书房兼画室是两个房间打通的,空间很大,但书画不少, 乍眼一看满满当当,两面书架墙, 倚书架地上摆着好几个书画缸, 对面墙上适合的地方也挂上了字画。
魏喜坐的大画案,旁边有沙发椅, 对面窗下还有一张琴桌, 上面放着一把古琴,这是魏喜唯一擅长的乐器, 还是初中的时候她自己要学的。
李春晓看着琴桌后面墙壁,那里还可以挂一幅画,于是说:“要不要叫你爸爸来帮你把星星这幅画挂起来?其他的我帮你拿去储藏室。”
魏喜留下收藏的作品向来都放在书画储藏室,那间地下室特地经过避光避潮处理,可以更好的保存字画。
“不用了,妈,这些画我送人的。”
魏喜最后在人物身上添了几笔,念念不舍搁笔。
李春晓诧异了一下,她原以为魏喜裱框的字画是给毕业展准备的,而且魏喜画的星星从没送过人,都是私藏。
她看魏喜在收拾画案,摸了摸怀里的星星没再说什么。
-
晚饭很丰盛,排骨藕汤、香煎黄花鱼、清炒菜心,还有一道魏晋阳顺路打包回来的烤鸭。
鸭肉蕉香四溢,是魏喜喜欢的那家招牌烤鸭。
魏晋阳率先动手,拿着片皮熟练裹大葱烤鸭,再刷上酱料,给太太和女儿一人一份,然后才自己吃。
结果魏喜配大葱卷饼吃了很多烤鸭,其他几道菜也没有错过,最后安慰自己冬天长肉就长肉吧。
这顿饭魏喜不仅吃多了,还老觉得自己嘴里有股大葱味儿。
饭后,她及时刷牙了,心理上也消散不去。
她在厨房捣鼓了一会儿,就着现有材料,泡了一壶薄荷苏打水,给爸爸妈妈一人倒了一杯,端着自己的一杯回书房。
画桌上还摊开着完成主体,只待收尾的画。
魏喜重新调好颜料,画景物细节,顺着风势点竹叶,然后给背景染色。
书房的暖气让水份干得很快,魏喜手握三支染色笔,一笔接一笔,快速分染夜空深深浅浅的色彩。
初学染色时,魏喜操控两支画笔都笨拙,那时候她非常崇拜林路,他可以和老师一样,同时三四支笔一起画,灵活自如转笔染色,画的又快又好。
林路却说,他的手比她大,才能拿更多支笔,等她长大一点也可以。
仿佛怕她不信,他还伸出手和她比,两只手掌贴在一起,魏喜的手确实短小很多。
他慢慢教她怎样更好转笔,让笔游走在手指间。
后来魏喜见过他弹琴,再看他画画染色,就觉得他灵动如飞的手指像在宣纸上弹琴,一笔一画,流淌出美妙动人的旋律。
其实不是他的手比她大,是那双弹琴的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