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


高砚握紧行李箱,神色不动,只是视而不见站在面前的人,绕过他朝里面走。

魏喜一鼓作气说:“老师,是我带林路来的,他想要来看画展。”

高砚并没有生气,她的声音也很平静:“很晚了,小喜你先去休息。”

魏喜讨好似的说:“那我帮您把行李箱放进卧室。”  行李箱在地面“咕噜噜”滑动,声音越来越远,起居室陷入沉寂。

魏喜从老师的卧室出来时,他们依然站在起居室两头。

她默默走向自己的卧室,走了几步,又转身回到书桌边,低头拿起刚刚写下字的那张宣纸,带着进了卧室。

林路看着她的背影,目光柔和。

高砚背朝着他,垂眸站在沙发旁边,暖黄的灯光照下来,她柔美的侧颜笼罩一层阴影,神态晦暗不明,待魏喜的房门关上,便径自走到落地长窗边,推开玻璃门,踏进庭院。

林路随后走进庭院,反手关上门。

大风吹得树木哗啦作响,竹林摇动不息。高砚的大衣衣摆朝后翻飞,几近扫过林路的腿。

他站在母亲身后,面前的背影依旧纤细秀美,宛如小时候他离母亲最近的时候。但是他知道母亲眼角已有了皱纹,刚刚在起居室照面的那一刻,他看见了她脸上的疲惫。

深夜阴寒,冷风扑面。

林路双手插兜,上前一步:“妈,是我让小喜带我来的。”

高砚遥遥望向夜色里沉静的河面,声音幽静却清晰:“你记得你答应过我什么吗?”

这个问题上次在电话里他已回答过,但林路知道这次面对面不一样。

他双手从口袋里拿出,站姿笔直挺立如墨色中锋。

“妈,我记得。”林路珍而重之重复,“她不止是我妹妹。”

高砚沉默,片刻后,转身直视自己的儿子:“我只要小喜好好的。”

“妈,我一定会好好对她。”

月明星稀,河对岸人家点亮星星点点的灯光,星光映在他的眼底,他眉目舒展,“我会守护她平安喜乐。”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清晨, 天阴欲雨,烟笼寒水。

运河对岸人家传来浣洗声,有人拎着水桶在河边汲水, 有游船悠悠缓缓荡漾在水上, 白墙黛瓦的枕水人家沐浴在烟波缥缈里,宛如天青色水墨画卷。

魏喜写完书法早课, 起身站在庭院瞧了瞧天色,举着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她的身体对气温很敏感,没有太阳,外头好似比昨天要冷一点, 她待了一会儿, 意犹未尽回到起居室。

高砚已从洗手间出来, 松松挽着发髻, 站在餐桌边看她写的字。

魏喜这两天在读木心诗集,今早随意用小楷抄写了几首有所感的诗。高砚指着她最先写下的一首《清嘉录》, 说:“‘平明舟出山庄, 万枝垂柳,烟雨迷茫,回眺岸上土屋亦如化境’, 这几句写得有点飘了。”

她举起宣纸,在晨光中细看:“后面写得不错, 特别是第二首《清嘉录》, 字字珠玑,这句‘南方多雨, 南人似不以为苦’有木心诗句里的江南文气和风骨。”

《清嘉录》原是清朝苏州文人记述的姑苏岁时记, 木心这两首《清嘉录》亦暗合苏州风物底蕴。

老师的评价很中肯,魏喜今早下笔时心不在焉, 所以前头几行字也写得飘飘忽忽,柔媚有余,笔力不足,失了筋骨和格调,后面越写越静,才慢慢稳下来。

高砚细细点评了一番她的日课作业,问了问她最近在临哪些贴,有没有多写行草,最后一脸欣慰道:“你写得比老师好,我在你这个年龄,写的字不如你,我的老师评价我的字松懈无体,意趣尚可,缺少气韵,可以观赏,不堪细品。”

高砚提起恩师,恍然陷入回忆,脸上流露怀念,温婉的眉目氤氲起春山秋月,声音也温柔似水:“最开始我很不服气,写字就是用来看的,不好看那还写来干什么?后来我日日临他推荐的帖,慢慢体会到了晋人的书法那么好看,正是因为有风度韵致,神采为上,飘逸脱俗,王羲之的字可以让人茶饭不思,那是美之大境。”

“我发愤苦练两年,终于得到他一句‘意蕴皆美,法度天然’,他还把我临写的《兰亭集序》挂在书房,有人来了,就指着跟人说这是他学生写的。”

高砚说到这里得意一笑,眼波流转,宛如俏皮少女。

老师并不常对她提起自己的老师,但魏喜知道那个人在老师的生命中比陪伴一生的书画都重要,或许林路也比不上他。

她静默不语,不去打扰老师的缅怀。

高砚低头凝视手腕上的翡翠手镯,隔了一会儿,伸手慢慢取下来。然后,她拉起魏喜的一只手,把手镯朝魏喜手腕上戴。

魏喜睁大眼呆了一下,本能缩回手:“老师,这是您心爱的物品,不能给我……”想起来才收的生日礼物,她立即抬起另一只手腕,“我已经收到您亲手编的手链了!”

从八岁跟着老师学书画,这些年她常在老师手腕上见到这只细腻纯净的祖母绿手镯,就像一件日常饰品,不分场合,随时可以佩戴,可是日日陪伴在手上的才是深情。

“手镯是手镯,手链是手链。”

高砚抬头望着她,手指朝前一推,手镯已圈在她纤细莹白的手腕上,“沈尹默说张充和的书法是‘明人学晋人书’,小喜,你也是,你以后的成就会比老师高,这个手镯你戴着吧,以后就让它在你手上陪着你写字画画。”

翡翠手镯还带着老师的体温,温润的宝玉贴在她的手腕皮肤上,传递出老师的勉励和期许。

魏喜抚摸着晶莹剔透的无暇翠玉,半晌后,坚定道:“老师,我一定会努力做到。”

该吃早餐了,她见老师梳洗完毕,为看画展,化着清淡素妆,随时可以出门,试探问道:“老师,我们在哪里吃早餐?”

这间高级双卧套房包二人份早餐,可以去餐厅享用,也可以选择送餐服务。

高砚看出她目含期待,温和说:“随你吧,我都行。”

魏喜连忙说:“那我们就在房间吃吧。”

她拿起手机,状似不经意提起,“林路不方便去餐厅吃,我叫他也过来。”

高砚没作声。

魏喜知道老师已默认,老师不是狠心的人,即使无比失望,失望到漠视,却也不会反对和儿子同桌吃饭。

她给林路发微信,说已经跟老师说好了,让他过来吃早餐,又问他想吃什么,她帮他一起叫餐。

他没有带助理,不管是与人接触,还是出入公众场合,都有诸多不便,她便自觉张罗起来他的一日三餐。

林路很快回复:“和你一样,我待会儿就过去。”

魏喜说:“我和老师是客房包含的早餐,你那边有吗?”

隔了一会儿,他说:“我这边也有,我让服务员直接送到你们那边。”

林路回复完她的微信,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