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


世就面临了一次叛乱, 叛乱的人是当初帮助他拦截爱德华五世的白金汉公爵、一些忠于爱德华四世的家臣、白王后、玛格丽特·博福特以及亨利·都铎。】

【白王后和爱德华四世的家臣反对理查三世并不意外,但白金汉公爵的反叛就出乎意料了。】

【关于白金汉公爵为何突然跳反没有明确的定论。玫瑰战争的最后两年风云突变,很多人的立场都摇摆不定,又因为战争内乱原因突然死去, 没有留下多少可信的书面记载。】

【白金汉公爵的叛变有可能是受到爱德华四世的家臣挑唆,同样萌生了想要夺位的想法。或者是因为理查三世杀害两位王子的行为让其不能忍受,再加上玛格丽特·博福特的第三任丈夫是白金汉公爵的叔叔,白金汉公爵的父亲为兰开斯特战死, 监护权被他叔叔接管。作为婶婶,玛格丽特·博福特曾照顾过他很长一段时间, 两人之间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所以在玛格丽特·博福特派人劝说下, 良心难安的他倒戈支持亨利·都铎。】

【玛格丽特·博福特也是个奇女子,她以前并不起眼,但一出手就是大招,这次反叛的人都是通过她串联起来的。】

爱德华三世颇为意外,其他人也一样。

他们还以为起主导作用的是白王后呢。

【玛格丽特·博福特大概一直没有忘记家族的仇恨,在第三任丈夫死后,她又嫁给了第四任丈夫托马斯·斯坦利。斯坦利极会审时度势和站队,他原先忠于爱德华四世,现在又很得理查三世信任,出身兰开斯特的玛格丽特·博福特愿意嫁给他就是想凭借他妻子的身份自由出入宫廷。这层身份带来的便利也是玛格丽特·博福特能派人绕过监视顺利跟白王后谈判的原因。】

【劝服了白金汉公爵后,她又派私人医生悄悄拜访了藏身西敏寺的白王后,告知了她两位王子的死讯,并说服她支持自己的儿子亨利·都铎。玛格丽特·博福特承诺,如果亨利·都铎取代理查三世,将会娶白王后的长女约克的伊丽莎白为妻,到时候不仅白王后还能享受荣华富贵,也可以借两人的结合消弭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的仇恨。】

【对理查三世的痛恨和光明前景的诱惑让白王后同意了玛格丽特·博福特的提议。】

【从这个时候起,和叔叔贾斯珀·都铎一起流亡布列尼塔的亨利·都铎就被推举成新的兰开斯特党领头人。】

爱德华三世现在相信白王后的儿子可能是被玛格丽特·博福特杀害的了。

他没记错的话,玛格丽特·博福特生下亨利·都铎的时候正是兰开斯特和约克斗争最激烈的时候,而且那个时候她才12岁。一般女人经历了这么多,要么早就认命了,要么可能已经因为动荡丧命,但她还能抓住一切机会为儿子铺路,光是这份隐忍和坚强就比很多男性都要强。

这样的女人真有可能会为了儿子的王位下手铲除白王后的儿子。

【玛格丽特·博福特串联好了这些人,不过他们的仓促联合很快失败了。理查三世知道自己不得人心,所以到处安插间谍,在叛乱前就已经知道这些人打的算盘,提前召集了军队以逸待劳。最后白金汉公爵叛乱不成,逃跑时又被家臣出卖,于11月2日被理查三世斩首示众,亨利·都铎称王的又一个障碍消失了。】

【亨利·都铎还没来得及跟白金汉公爵的队伍汇合就听闻噩耗,衡量一番后重新返回布列尼塔,再待时机,玛格丽特·博福特被没收博福特家族的财产,交给斯坦利看管。】

爱德华三世:行吧,他不该对这些人抱太多期待。

【本次叛乱虽然没有成功,但亨利·都铎显然已经进入外国势力的眼中,法国国王和布列尼塔公爵都给他提供了庇护和支持,期望将亨利·都铎捏在手里,作为一颗随时可以搅乱英格兰的棋子。】

【突然冒出来的无名小卒转瞬间成了对王位最有威胁的人,理查三世提高警惕,一边召开议会,强调了自己合法的统治权,一边还给布列尼塔公爵施压,让其交出亨利·都铎。除此之外,他还着手和白王后和解。】

【1484年3月,白王后走出西敏寺,答应和解。许多人对白王后此举非常诟病,认为她不应和杀子仇人和解。但白王后需要为剩下的女儿们考虑,她不可能永远和女儿们呆在西敏寺中。她不是没有进行过报仇的尝试,只是失败了。】

【不过如果没有她走出西敏寺的决定,之后事情也不可能出现如此戏剧化的转折。】

【在和解达成的一个月后,理查三世唯一合法的儿子死了,白王后的“诅咒”先应验在了理查三世身上。】

爱德华三世:......这让刚刚分析玛格丽特·博福特性格和动机的他显得很呆。

【理查三世的妻子安妮·内维尔饱受丧子之痛,虽然才28岁,但她的身体并不好,看起来也不能再生出一个合法继承人。没有继承人对理查三世来说就有点危险了,会让还支持他的人动摇信心。】

【这个时候,白王后的长女——约克的伊丽莎白走进大众视野。当年的圣诞节宫廷宴会上,人们注意到理查三世和她的关系有些暧昧,理查三世似乎对这个侄女心存爱慕。理论上来说,理查三世如果能娶她,不仅可以加强王位的合法性,也不用再愁继承人的问题。】

【圣诞节过后,理查三世要娶约克的伊丽莎白的流言广泛传播开来。如果理查三世真有这样的打算,那安妮·内维尔怎么办呢?】

【不需要怎么办,因为安妮·内维尔很快也死了。】

众人满脑袋问号。

怎么就死了?有人杀了她?是理查三世?

这是众人的第一反应。

作为旁观者都是这样的反应,更何况是当时的人。

【安妮·内维尔的死是非常要命的一点,虽然她大概率是因为本身身体不好又承受丧子之痛而病死,但她在这个节骨眼上死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不是理查三世为了娶侄女而对她做了什么。】

【流言越发汹涌,从理查三世要跟王后离婚,变成了理查三世为了娶新人毒害了王后,让他本来就不好的名声雪上加霜。】

刚刚猜测理查三世杀害王后的人都有些尴尬,不过随后他们就讲这点尴尬抛之脑后。

会引发这样的联想,只能说明理查三世名声确实差,让他们不自觉将人往坏处想,这不能怪他们。

【理查三世这边麻烦不断,亨利·都铎的情况其实也不太好。1484年6月,支持他的布列尼塔公爵重病,掌握大权的公国首相想联合英格兰对抗法国,遂和理查三世达成交易,要将亨利·都铎送回国内。但消息不慎走漏,亨利·都铎先一步逃跑,得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