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9
?的一大?原因,他们从警视厅外面进?来?时还能看?到有人缟素,也许是某位受害者的家?属。
而这五位受害人的身份也让他对被选中的四组受害人之间的关联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方?向。
第一次选择之中的两组人都是楼宇拆除工人,凶手将他们作为选项的原因是他恰好发现那栋楼里适合爆炸,并且在人数上符合要求,还是他选中了这五个人,才创造出了能够成为选项之一的环境?
第二次选择就更复杂一些,双方?看?似都是商场的顾客,但一边是五位新闻系的学?生,另一边是孤身一人的作家?,凶手选择他们的原因是否会因为两边相关的行业性质?@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工藤新一说出自己的推测:“我怀疑凶手是有目的地挑选受害人。凶手和受害人,或者说凶手和受害人的身份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只是我们暂时还没发现。”
不?等目暮警部?和高木警官提问,柳原月接着他的话说道:“还有一点,既然死者是新闻系的学?生,那么他们和永井雅人所在的马特报社、小原拓人所在的米花电视台,还有那位职业是作家?的山方?聪,又是否曾经有过?往来??”
第233章 第二百三十三面
四组受害人和两位受测人的联系还等待他们去探索发现, 目暮警部让佐藤警官去帮忙调查这件事,其?他人?依旧留在会议室分析已有的线索。
“密室逃脱的店员叫二部宏, 男,20岁,学历高中肄业。他目前和父母住在一起,平时靠打?零工生?活,那家密室逃脱店是他的工作地点?之一,爱好是打?游戏看漫画之类的。他每周工作四五六三天,出事的周五正好是他的工作时间, 包括周四的道具检查也是他下班前负责的。”
高木警官将那位店员的信息说完,猜测道?:“如果是二部宏,那么更换密室内的道?具炸弹的确不难,而且他在笔录过程中语序混乱,一直没能?表达清楚爆炸发生?时的情况, 只说爆炸发生后就跟随人流往外跑,这点?也可能?是撒谎。”
柳原月把二部宏的笔录内容拿来看了看, 警官们太过忙碌, 笔录也没时间整理,展现出来的还是原版手写的问答记录,字迹潦草,但辨认倒不算太难。
【高?木:“爆炸发生?时你在哪里?”
二部宏:“在哪里……应该是前台吧,我当时正拿着对讲机,刚说话就‘嘭’的一声,我还以为地震了,赶紧往外跑!后来听别人?说才反应过来是爆炸了!往外跑的时候急死我了, 人?多又挤,好不容易跑出去了还听说又爆炸了, 真是吓死我了!”
高?木:“拿对讲机干什么?”
二部宏:“我想想……就上班得?用对讲机啊……啊!对了!是因?为客人?们当时被密码盒难住了,找我要暗示,我就想告诉他们!结果我还没来得?及说就出事了!天啊,我还以为自己会死在店里,桌子椅子都?倒了,幸好我跑得?快!”
高?木:“你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吗?”
二部宏:“不记得?了啊,应该没来得?及说吧?可能?说了一句?警官!那游戏暗示就是让他们把边上的挂画翻过来看后面,我天天都?得?对客人?说,真的不记得?说没说了,反正就是那时候突然响了一声,接着我就从椅子上摔下去了,我就往出跑了!”
高?木:“你听到了爆炸的声音,却以为是地震?”
二部宏:“那个声音谁能?想到是爆炸啊,整间屋子都?晃了,天花板都?掉我脚边了啊警官!管他是爆炸还是地震我肯定都?得?往外跑啊,谁管得?了那么多啊!命都?要没了!”
高?木:“店里的监控呢,你当时没关注客人?的情况吗?”
二部宏:“这破地方监控本来也糊得?很,一般我都?不管的,反正有对讲机能?用啊……警官,我没管那几个客人?,不会要我负责吧?这我也太冤枉了啊!”
……】
看完这些,柳原月的意见却与高?木警官相反:“事实上,在受到惊吓后说话颠三倒四才是合理的,而且从他的回答来看,从爆炸发生?到逃跑出商场的整个时间线是流畅的,对炸弹和客人?的数量都?没有下意识地叙述,不像是撒谎。”
她顺手将印有电子邮件内容和短信内容的纸页放到面前,与笔录摆在一起,说道?:“爆炸案的犯人?不是二部宏。”
“为什么?”目暮警部觉得?她这个判断下得?太快,不过几次合作所建立起的信任让他没有提出怀疑,只是有些不解,“就算二部宏逃出商场这一段是真的,他也可能?顺路观察了杂物间的情况啊!”
“唔……”
柳原月推了推桌面上的几张纸,旋转了一百八十度便于坐在对面的两位警官阅读:“其?实从这封邮件和这条短信入手,我们可以为那位幕后凶手做一个犯罪心理画像,也就是判断出凶手的部分特征。”
高?木警官被她的说法?弄得?一头雾水,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往外冒:“什么?短信和邮件不是只让永井雅人?和小原拓人?做选择题吗?什么画像……什么特征?”
柳原月没有解释,直接道?:“首先,山方聪的身高?是172厘米,凶手能?够从背后用乙.醚迷晕他,且不担心出现意外时无法?将之制服,大概率是身高?在172厘米以上的男性。从力量方面保守估计,年纪应该在16岁到60岁之间。”
“对,这个我们也有考虑到。”
目暮警部点?头道?:“但大部分成年男性都?在这个范围,商场内的人?还是太多了。”
“只是举个例子。”
明确了这一点?,柳原月继续道?:“邮件和短信的内容大家都?看过,虽然都?是匿名,但匿名本身就说明了很多。
“第一,凶手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懂得?如何注册幽灵邮箱,防止被警方追踪。另外,他懂得?使用不实名的手机号,且发送完短信之后就将之销毁,至少具备一定的反侦察意识,而这绝非路边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凶手的日常生?活或者?说职业应该是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知识的。
“第二,凶手的措辞。在邮件和短信之中,凶手称呼收件人?用的都?是敬语‘您’,凶手自认为是个有礼貌的人?,对待陌生?人?时也会格外注意这一点?,衣着相对整齐,时刻表现出风度。同时,两次信件的内容措辞精准,逻辑通顺,语句流畅,表达清晰,不会出现让收信人?感?觉到阅读障碍的情况,且讨论的问题是‘电车难题’,一般来说,教育程度太低的人?无法?接触到这个问题。所以凶手绝对接受过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