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灭亡完全是从根本上腐朽了,其赖以延续下去的基石与支柱,被无情的摧毁了。

它的中央和地方,呈现出了完全的割裂态势。

代表地方的豪强地主,也就是所谓士族们,与中央权力进行了彻底的决裂。其势力之后的不断坐大,更是使得天下无可挽回地走向分裂,整体的政治生态也慢慢向着士族政治滑落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汉的灭亡并分裂成三国是一种必然。而三国最终归晋,也是一种大势。】

“晋?”

尽管最初被天幕打了个一脸茫然,蜀汉君臣的头脑却依旧是迅捷地跟着其论述在运作的。

曹操能够得出的结论,他们自然也称不上艰难。

只是在得出真相之后,刘备咬着后牙根,对这个结果完全没有办法接受。

“既然都是曹魏了,那么那曹贼必然篡位。”

他没能成功光复大汉江山,这是第一重知晓未来的打击。

可“但为什么最后会冒出来一个,晋?!”

鹬蚌相争而被渔人得利的下场,是进一步的第二重打击。

【这个话题,最早还得说回东汉中央的矛盾。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东汉中央朝廷的政治怪圈。

东汉皇统屡绝的特殊局面,使得很多皇帝是幼年继位,大权因此被太后把握在手中。

外戚集团趁机侵夺皇权,再加上自己本身大多作为军功贵族集团的地位,分布在朝廷上下把控权力。

虽然也为维护东汉朝廷的稳定发挥了贡献,比如章德窦皇后临朝称制之时,就曾经派遣窦宪大破北匈奴,成就了“勒石燕然”的佳话,助推东汉王朝达到了其鼎盛时期“永元之隆”。

可是却也飞扬跋扈,专权恣意,连选官权都不过是他们手中的玩具。

面对这样的权势,日益长成的皇帝自然会心生不满,想要夺回权威。却又因为长成于深宫之中,身边所最能拉拢过来的势力,只有对他们来说最为亲近的宦官之流。

于是宦官的力量也就随之壮大,并在皇权的支持下与外戚相抗衡。

比如安思阎皇后曾经废太子,立少帝,并在少帝死后秘不发丧屯兵自保。结果却被中黄门发动宫帷政变,迎立废太子为顺帝。

这样一次次的轮回,东汉中后期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专权独大,皇帝隐忍发育,宦官帮忙夺权的循环。

直到这个平衡被打破。】



“这样的循环,都能称得上一句,平衡了?”

他的语气带着点隐忍的火气,仿佛用词都是咬牙切齿般从缝隙中挤出来的。

黑暗之中只有那白光柔和地明亮在他面前,反映出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第67章

公元36年

接到吴汉那边传来,说公孙述已死,延岑率成都守军投降的喜讯之后,哪怕是表面依旧温和从容的刘秀,私底下也难免比往常高兴不少。

浅酌了几口薄酒,品味着那独特的滋味自喉口咽下蔓延的滋味,他却没让自己沉浸进那微醺的感受,浅尝辄止地放下了酒杯。

正欲熄灭照明的油灯前去歇息,填补了光源的白光就自他身后亮起。一时之间有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醉酒,被酒精到底稍微麻痹了些神经的皇帝,第一反应是匆匆捏紧了眉间。

可是没有消失,这并不是他酒后的幻觉。

思维还有些迟缓着,他还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就看见那白光上突然闪现出绚烂的画面,一个辨认不出性别的声音突然开口。

把他一下子吓醒酒了。

什么汉末三国,中文互联网,乃至孙权曹魏的,对未来完全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哪怕是以他汉世祖光武皇帝的头脑都没办法第一时间理清背后的关联。

可是等到它话锋一转,讲起了东汉朝廷为何灭亡,外戚宦官皇帝之间循环往复的权力斗争的时候,刘秀听懂了。

听懂之后,就是发自内心的呼吸一滞,是忍不住随着那声音的继续论述,逐渐攥紧了掌心。

勒石燕然,永元之隆。

好听吗?高兴吗?

那不是当然吗?就算只是只言片语,可是中文的魅力就是那简短语言外的无穷韵味,足以让观者能够明了那字底的情感。一个隆字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啊!

可是这样的功绩,却和刘秀内心深切渴望杜绝的外戚专权紧密相连,他建立的朝代的灭亡,最大的原因竟然依旧和他想要打击的势力息息相关。

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到底有些荒谬。就算是脾性称得上一句不错的刘秀,听闻之时都有点火气上涌的目眩。

所以他暗恨着咬紧了后牙,睡意和酒意全无,眼神中都含了几分寒意地看着这说出平衡二字的光幕。

它在继续。

【平衡被打破的关键,在顺烈梁皇后时期。

梁皇后梁妠,从谥号来看就知道她是顺帝的皇后。在顺帝死后,冲帝继位之时临朝听政。一年之后冲帝早夭,她又扶立质帝继位,继续秉持朝政,处理事务也很尽心尽力。

本来是个东汉的正常局面,也就是皇帝换的太勤快。但东汉幼儿园的威名大家又不是不知道,皇帝换得快一点也没什么。】

“……”

刘秀:有点心梗。

他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将自己内心的悲愤完全地咽回去,但重复几次之后,到底还是失败了。

他那些子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一个个死得都那么早的?!

虽然不知道幼儿园到底是什么东西,可是明白幼儿在讽刺的是什么情况,刘秀捂着自己的心口,有点接受无能。

他们老刘家往上数,也没这么短命鬼啊!

总不会——电光火石之间,无数的猜测在脑海中闪过,最后他脸色阴沉下来,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因为只有皇帝年幼才能太后把持朝政,外戚势力才能为所欲为……

但这样的猜测刚提出来,就被皇帝自己按着神经摇了摇头否认了。

不,那也不太可能。后面那些皇帝都学会跟内宦密谋掀翻外戚势力了,总不至于轮到自己就被外戚给暗害了。

眼神都带着点茫然的空洞,刘秀呆滞地坐在床上,对着天幕的论述,一时之间有些呼吸艰难。

可是,这样的话,难道不就证明了……

他们后汉的皇帝,就是倒霉催的一群短命鬼吗!

【可是偏偏在质帝继位一年之后,因为梁妠把妹妹嫁给了当时还不是皇帝的桓帝刘志,想要让外戚的身份继续延续下去的她哥梁冀,干出了毒杀质帝,迎立桓帝的行径。

这样的举措,毫无疑问地挑战着任何一个当皇帝的人的神经。

所以,当桓帝长成之后,哪怕他的皇后也是梁氏的人,梁家某种意义上依旧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