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3


安石是部分重合的。

——这也就是说,Jeff你当初完全有机会拉一派打一派啊(x)!】

王安石:。

啊,这。

赵顼:……

后世人,你这就有点,不太礼貌了吧……

王安石默默看了一眼皇帝,果不其然看见后者脸上变化莫测的神情。

他难道是真的没意识到这些差异吗?

——但是对于皇帝来说,一个全然被新党压制住的旧党,一个在朝堂上独大的党派,真的是他想要看见的吗?

……好烦啊,明明改革就应该只能听见一个声音的啊(。)

赵顼却没因为这目光的扫视而感到心虚。

思考了片刻,想到天幕最初提及的亡国下场,这个骨子里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伟业的皇帝,最后回给王安石的,却是一个对方都没想到的,足够坚定的目光。

——这一次,他想放手试一试。

王安石哑然,第一次完全怔在了原地。

【比如洛党。

虽然这个派系的代表人物,是后世人眼中风评不是很好的程颐程颢两兄弟,以及凭借横渠四句在无数穿越小说中刷爆各路明君好感度与主角时髦度的张载。

但他们的主张其实和王安石是很接近的,是旧党中的左翼改革派,或者说,北方的理想派。

他们主张明“王霸之辨”,认为王道是二代之道,而霸道是秦以后政府所实施的政策。要求恢复王道之治,力主恢复井田——实质是想实现均田的理想,抑制兼并,强调兵农合一。

他们和王安石一样,强调推崇孟子,坚持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要求严师傅之尊,重经术之学。

当然啦,缺点也是显而易见,从以上的观点就能找出来不少的。

——迂腐、泥古不化、拘于古礼。】!

第122章

几位的名声,在座可都称得上一句熟悉啊!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就望向朝堂偏后方的方向:在御史位置上当了不少年没动弹过的程颢皱着眉,而才被推荐给陛下预备重用的崇文院校书张载平静地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须。

虽然话题人物程颐没有在朝堂上——他很久之前就醉心学术讲学,只专注于自己的教育学术事业,没考虑进入官场了——但是有这两位也就足够了。

因为这对表叔甥的官职虽然基本上都不算大,但是作为开创了各自学派的一代大儒,他们在文人心中的名望地位却很高!

张载当初能在科举考试候榜待诏的时候,让当朝宰相为之后盾,以进士之身于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而二程当初讲学的地方,现在都有人给他们立祠了。

这种堪称庞大的影响力,已经超脱了他们实际的权力,成为一种介于虚实之间的风向。

他们支持熙丰变法,那么学界听闻过他们的名声的学子,就很难不被王安石的倾向所吸引了。

——这就是所谓专家和权威的力量。

王安石动了动眉梢。



程颢默然,旁若无人地低下了头,好似压根就没感觉到那些视线接近的灼热的触感一般。

他是道学家,是多少年来忙着钻研学术,没怎么考虑过官场升迁这些世俗人情的“呆子”,然而这并不代表他是什么全然不通世情的傻子。

这些目光的背后想着什么,他也能猜个七七八八:不是旧党那边想着怎么把他继续绑在反对改革的船上,就是新党琢磨着怎么把他哄上王安石的路子。

洛学的开创者对此在心中嗤之以鼻地哼哼:

不是,凭什么你们觉得你们就能安排我的想法了?

后世人你先来和我辩论一下,什么叫做迂腐和拘于古礼?什么叫做后世风评不好?!

——为什么他表叔对比起来听上去就很帅啊!

他想了想,头也不抬,视线凝视着地板,整个人就向着旁边张载的方向挪去。到地了才屈起手,轻轻戳了戳对方的胳膊。

“表叔……?”他很小声地开口。为了拉近二人之间的关系,他还特意用上了亲戚之间的称呼:“你觉得后世人这番评价……”

是不是很不贴切,很不合理?

话没说完,从顿悟中倏忽惊醒的张载,脱口而出就是一句强而有力的感慨。

“【长安粗口】,后世人搁那拿我的发言写话本小说呢?!”

“尊不尊重人啊!”他一脸震撼中带着愤愤:“我还没想过得到三代圣王的青睐呢!”

用他的话在幻想中把他想都不敢想的白日梦给做了?

多冒昧啊!

程颢:……

突然就很羡慕弟弟不用来官场上班了呢.jpg

【这样较为接近的理念,使得洛党这些人在反对王安石变法这件事上,也和比如司马光那样“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破防到快天无二日地步的反对截然不同。】

王安石:……

我都没想到君实那么恨我(。)

司马光:谢邀,本人在听见之前都觉得恍惚。

这得是多大仇多大怨啊!

【张载只是在王安石向他发问说,如今朝廷要推行新法,希望他能够胜任的时候,委婉表示了拒绝,甚至还赞同并认可了对方政治家需要大有作为的主张。最后辞官也是因为他弟反对变法比较激烈,他不想和王安石爆发直接冲突,自己主动急流勇退的。

而程颢反对的理由更有意思。他反对从来不说王安石变法本身存在什么重大的缺陷,只说一个点:太多人反对熙丰变法了,这些人总有能够反对的理由,他就没见过天底下有反对者过多却还能成功的改革。

犀利吗?这可太犀利了。

抛开理学这玩意“存天理灭人欲”的荒谬,以及二程对于气节接近病态的苛求。光在这一点上面,程颢的眼光那是一点都没看错。】

程颢:……

先默默直起一下腰,证明自己多年来只呆在御史位子上只是因为他不擅长官场规矩。

不代表他没有政治眼光和能力(大声)!

然后反复看几眼“荒谬”和“病态”的评价,直起来的腰又有点疼了。

“后世人不能理解我……”

他有些纳闷,又有些怨怼地继续戳了戳张载,开始了自己小声的嘀咕:

“五代以降,世风日下。就像那后世人说的,北方的文化倒退堪称严重,胡人重利轻义的鲜廉寡耻之作态,甚至已经日渐同化我汉人。”

“文人辗转在各国之间,依靠自己的才能博取高位,却失去了对自己国家的忠诚。这样下去,那宋人迟早会习惯于转投西夏或者辽国,不复对宋朝的丹心。”

“而人又为何会被敌国的高官厚禄所吸引?莫不因为人心存欲,因为人欲作祟,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