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
位,确实颇有共通之处。”
“至于神经刀——”虽然不懂这个词汇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联想一下齐襄公本人,周瑜也是大概能懂后世人想要表达些什么:“嗯,僖公疼爱侄子,让公孙无知和太子襄公地位相同,待遇无二,使得堂兄弟反目。”
“襄公本人更是——”
周瑜想了想都忍不住尴尬起来,毕竟这位某种意义上挺能耐的齐国国君,在私生活方面,属实是让经历过两汉,伦理道德有所发展的三国人为之汗颜:
因为他和自己的亲妹妹文姜——文是她自己的谥号,并不来自于她兄长或者丈夫——私通,并且被文姜的丈夫鲁桓公当场捉获。
按理说这种场面,作为苦主的那个人本该最为恼火。结果由于齐国势大,鲁桓公本人不得不忍气吞声,齐襄公自己却觉得丢脸想要保密。
同时,为了防止鲁桓公回去动摇文姜之子太子同的地位,维持齐鲁同盟的稳定性,襄公便主动出击找来了壮士彭生,让他在鲁桓公被襄公灌醉之后,借着送桓公回去的时机拧断了对方的脖子。
事后呢,又因为鲁人的群情激愤,他十分心虚地把公子彭生杀了以平民愤——屑是真的屑啊!
正因为杀了替他办事的彭生,他在狩猎的时候才会把野猪误认为是对方的鬼魂前来复仇,被惊吓到跌落车下,伤到了脚。于是在公孙无知发起叛乱的时候,没有能力快速出逃,最终被害。
怎么看都是这个人私生活太混账,恶人自有恶人磨啊!
“费确实是个忠臣啊,”周瑜只好感叹这个故事中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纯粹的好人:“襄公命他为自己找鞋,无果便狠狠地鞭打他,后背满是鲜血淋漓的鞭痕。”
“结果在叛贼逼宫之际,他却用伤口博得反贼的信任,转身将无法动弹的襄公隐藏起来,自己率兵与反贼殊死搏斗。君视臣如土芥,但臣却视君如腹心啊!”
孙权笑眯眯地赞同着周瑜的观点,只是难免为襄公再说了几句:“当初他吞并同为姜姓的纪国,让纪国国君四处飘摇不知所踪的时候,是何等的威风赫赫啊。”
“鲁桓公为之调停,周王室祈他停手。然而都没办法阻止他的行为,任由公羊儒的学子为他鼓吹,高呼‘九世之仇犹可报也?百世犹可也!’的宣言。”
“——最后还只是落得个凄惨下场啊。”
错在壮大了公孙无知野心的僖公,还是自作孽不可活的襄公呢?
—
“阿嚏——!”
年纪轻轻,刚刚成为帝国新任掌权者的天策上将莫名其妙打了个小小的喷嚏。
顶着身侧皇后望来含着关切的目光,李世民只是轻松地露出了一个笑容,表示自己没灾没病身体康健,完全只是个不可抗力形成的意外。
“观音婢,我没事。”
语气十分轻快地,他低头朝着自己正抱着的,今年芳龄七岁,不算很大,但是已经开始计事,对于还窝在阿耶怀里有些害羞,脸蛋都泛着红的李承乾眨了眨眼:
“承乾知道公孙无知之乱是什么吗?”
这就是借着教育儿子的话头试图转移开老婆的注意力了,看得长孙皇后忍不住莞尔一笑。
哪怕是已经成为了帝国的皇太子,年幼的李承乾自然也没办法第一时间想起来这种旧事,只能有些挫败又有点期待地仰脸看着父亲。
李世民自然是眉飞色舞给孩子讲起了故事——直到说到僖公因为过于宠爱侄子,给他的待遇和太子无二,导致公孙无知野心壮大时,他才顿了顿,有一种微妙的感觉突然生出。
李世民:总觉得前面好像有个什么坑等着我踩,不确定,先想想。
……他的承乾青雀都那么乖,怎么可能重现公孙无知那样的悲剧呢哈哈哈哈。
李世民晃了晃头,把那略显荒谬的猜测抛至脑后:他才不要学他阿耶,偏心到一边倒,仿佛不继承皇位的那个儿子就活该被打压一样。
——但他忘了,公孙无知尚且只是国君的侄子,而他所“平等对待”的,是他两个血脉相连的嫡子。
【我们现在提到商代,知名度最高的商王无疑非商纣,也就是帝辛莫属。这位商朝的亡国之君,他的形象之复杂,在当代掀起的争论堪称轩然大波。
但其实,有一位比他的行事还要张扬狂野夸张的商王:就是他的曾祖父武乙。也正是这位商王,他成功把周族纳入到商朝的附庸国之列,从此开启了姬周和殷商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纠缠不休。
这位商王的为人,其实远比帝辛更符合“不尊重祭祀”这条罪名——请别误会,不是指他更为仁慈放弃了人祭。而是在人祭的同时,他对商人至高的上帝充满了不敬。
他下令制作了一个名为“天神”(这是史记的记载,西周往后,天和上帝被直接等同了。但在商人眼中,应该是天是天,上帝是他们的至高神)的人偶,然后表演和人偶摔跤搏斗。
这个行为仿佛《旧约》之中雅各和“那人”——天使亦或者干脆是神明本人——的摔跤搏斗,区别只在于,同样是得到了胜利,武乙作为渎神者而洋洋得意计划着下一场“射天”的亵渎,雅各却被“那人”弄瘸了一条腿,用以宣示神明的伟力远胜人类。
——这其中也许包含了部分中西神人关系的区别,但不是我们这次的重点。】
孔子的眉头,几乎是在后世人话音刚落的刹那,便紧蹙了起来:
这世上怎会有如此缺德之神明?!
你要么摔跤就好好摔,输了就大大方方承认,认可人类的力量,展现一下你作为神明的宽广胸襟;如果一开始就想着施威,那么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的倾覆,甚至改换地貌,那不更能彰显你的伟力?
为什么要和人摔跤,输了还赖账不认把人腿给搞瘸了,最后来上一句,凡人在神明面前再强悍都是无能为力的啊?!
——那些西方人的神话,竟然这么功利?那些人的神明,形象这么,这么……
孔子一时之间都找不出一个比较合适的词汇来:若是太过贬义,那倒也不至于,这说不定就是人家的价值观呢,但若要他褒美,他肯定坚定表示“敬鬼神而远之”,一定要离对方远远的。
最后他也只能说:“感觉与其说神,他们更像在崇拜人。”
所以那人才要用心计智慧,手腕举措,打出一套攻心似的操作。
“太诡异了。”
孔子只能摇头。
【在周人后来的官方叙事中,他们是因为受到了戎狄的威胁,所以才选择追随当时的族长古公亶父前往了周原。
周人原先的聚居地豳地墓葬数目的锐减,应该足以初步佐证这个故事——最起码他们是真的经历了一次迁徙。
但是所谓戎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