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4


姜死了老公之后嫁给了小叔子,而是当丈夫的死了老婆娶了小姨子的话,则更是有点屡见不鲜的意思在。

但是这样的伦理问题被安放在西周这几位传统叙事中无可挑剔的刻板模样的“明君”身上,却始终让人如鲠在喉,足够让道学家们抱头蹲下,几l欲发狂。

——李贽反倒又叹又笑,脸上的表情反复交换了好几l遭,复杂到似悲非喜、啼笑皆非都很难形容他眼下的神情。

这个被天下世人无数次批评或是褒美,讽刺或是感叹,评判总离不开逃不脱狂悖二字的叛逆者,此刻却被后世人颇有几l分共通之处的反骨,激起了心中的思绪。

他敢在无数人鄙夷始皇帝为暴君亡秦的时候,高呼其为千古一帝,也敢在无数人指责则天皇帝牝鸡司晨的时候,夸赞其“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而现在?

反道学家的先锋轻敲着桌面,轻叹着摇头晃脑:

“所谓于世推移,其道必尔。春秋替三代,战国代春秋都不过时势所向,历史必由。”

后世人的思想此刻和他方才酝酿出朦胧雏形的念头摩擦出绚烂的火花,照亮一片原先有些暗淡的天空。

“何苦效法圣人?圣人又为何成圣?”

他用疑问的语气开口,将自己此前“圣人不圣”的观点再重复了一遍。这个将道德楷模身上的神圣外衣悉数撕下,敢于嘲弄孔孟圣贤地位的反叛者伸手,为自己浅斟了一杯。

“一切都是在发展着的。”

“又何必将圣人塑造成一种模板样的教条。”

——说的不好听一点,春秋战国那会这种事情都算不得有多么稀奇呢。也就那群宋儒理学家道学家特别爱唧唧歪歪嘴这点东西,这下自己信奉的偶像金身被破了感想如何啊!

嚣张.jpg

【当然,这些说法我们都没办法盖棺定论。商周时代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而文字的记载被重重时代进行掩埋修改。现代学者们的莫衷一是,有的时候到底不过是一种苍白的无奈。

我们这里只分享一种说法,供大家进行自己的思考。包括伯邑考整个人的生平。】

——那你是非得分享这个最让人扭曲的版本不成吗?!

三观都被撕裂的道学家们阴暗扭曲爬行,恨不得后世人就站在他们身前,他们好冲上去和对方线下单人1V1。

你收获了一时的乐子,他们被毁灭的是永久的三观啊!哪怕这么久的天幕听下来,这三观已经摇摇欲坠很久了,也不妨碍他们想对着后世人继续破口大骂一句无耻。

玩他们心态难道真的很高兴吗?!

后世人:谢邀,那可太有意思了。

【在《封神演义》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改编中当中,这位文王长子的结局相信是不少读者或者观众的童年阴影——最起码是我的。

他被下令做成肉丸端到了自己亲生父亲的面前。上菜的人说这是兔肉,想看文王能不能发觉其实是自己的儿L子。文王其实知道事情的真相,却为了大局忍辱负重吃下了自己的儿L子。

知道了消息的纣王非常高兴,觉得所谓“圣人”的西伯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吃的是自己儿L子都不知道,于是随手就把周昌给放了,成就了自己亡国的命运。

——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结局实在过于地狱和阴间了。尤其是我记得后面还有个桥段,是被释放的周昌最后开始呕吐,吐出了活生生的三只兔子,说这是伯邑考的灵魂。

《非○哉》里头还用这个桥段创造了伯邑考一二三号月兔偶像男团——真的很地狱笑话啊谁懂!】

众人:……

你这么说,他们竟然意外地懂了呢。

被后世人调侃过,说他和始皇帝孝武皇帝的三人组合,在后世的名气足够组成所谓“龙凤猪”三人组当场出道的太宗皇帝捂住了额头。

这个离谱的地狱笑话,就跟他当初好不容易在后世人一边狂笑,一边放飞自我的叙述中,弄清楚了所谓男团出道是什么意思时候的感受,真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许仲琳:?不是,这个情节真的很阴间吗?

小说家有点懵逼地挠了挠自己的脑袋,回想了一下自己之前从天幕那拜读过的后代,那个叫做蒲松龄的文人写就的《聊斋志异》,思来想去,还是信心满满。

“这哪里阴间了,不就是很正常的文学创作吗!”

他还洋洋洒洒把自己灵感的来源给历数了一遍:“西晋时皇甫谧做《帝王世纪》,其中称文王时囚羑里,纣王试探,将其长子煮成肉羹送给文王。见文王食,遂讥文王非圣,乃释羑里之囚。”

这是考验那一段的来源。

“而《六韬》中言,是纣王赐死了伯邑考,并且勒命文王一定要食用自己的儿L子。文王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被迫食其肉,饮其血。”

这是文王忍辱负重的源头。

“我就是增加了一个兔子在其中而已,哪里有什么地狱的!”

许仲琳努力为自己的清白辩驳,竟然还颇有些不满。

旁人:……

有没有一种可能,《聊斋志异》写的本来不就是阳间事,你跟它比较什么阴间呢?

【而在历史学界,正统史书对于伯邑考的整个人堪称避而不谈——估计是因为以后世的道德,很难想象商人狂热的人祭风俗,所以显得各种流传下来的说法很像是民间传说的野史风味,导致包括马迁在内的很多史学家都不敢把它往史书里面加。

假定《帝王世纪》和《六韬》所言具有一定真实性的话,从后往前倒推寻找证据,最早可能跟他结局相关的论述,也大概只能找到屈原在《天问》当中的喟叹:“受赐兹醢,西伯上告”。他说文王被赐予了由肉剁成的肉酱,吃完之后向上帝控诉——很明显吃的是人肉。】

司·马迁:……

后世人果然还是习惯用这个“爱称”来称呼他啊。

为着这个称呼心绪稍微有点复杂,青年顿了顿,方才一把揉搓在自己的脸上,干脆把额前散乱的碎发全都往后一捋。

司马迁:这是在夸奖,没错,这是在夸奖。说明他治史严谨,不轻易往里面增添野史……

——私货那怎么能叫野史呢?原本的司马迁夹带的私货,和现在的司马迁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根据目前考古和甲骨文所展现的商人宗教祭祀实践,伯邑考的结局如果真如这寥寥记载所言,却又是合理且正常的。】

……来了。

自从后世人又开始习惯性绕弯子的时候,许仲琳就猜到了它接下来话题的走向。

小说家长叹一口气,本来雄赳赳气昂昂为自己的“考据”辩驳,试图证明不是自己脑洞大开,这样的创作也完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