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
后顾无忧,可谓是最强辅助。
无怪乎曹操称赞他为:“吾之子房也。”
虽然他干得好像是萧何干的活,但问题不大,曹老板说他是什么就是什么吧,从曹老板以后,大家都喜欢把得力的丞相助手称为自己的子房。
萧何表示,一辈子白干了。】
萧何:……
曹操则表示,自己只是更喜欢子房一点,然后觉得文若之性子更像张良而已,后世要学他,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二人曾经当然有过心有灵犀的时候,毕竟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匡扶汉室。
曹操曾言,愿死后墓碑上刻着的,是汉之征西大将军之墓。
他们二人都对那个已然飘远的大汉心怀憧憬与怀念。】
曾经二字一出,曹营之人便是心头一紧。
曹操皱了皱眉,回忆起了自己曾经的志向。
只是如今位高权重,汉室衰微,所谓天命之说,他素来是不信的。
既然刘氏可以,他又为何不行?
留着等将来刘家再次做大之后对曹家鸟尽弓藏吗?
但文若……
曹操深深地叹了口气。
文若之志,从来只有做汉臣而已。
不过他原本以为文若已经预料到了。
【但可惜,权势迷人眼啊。何况其实最后实权主要落在曹营,而远在许都的荀彧已经慢慢淡出了核心权力层,只能说,一个空食盒,荀彧以忧死,为这段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君臣关系的关系蒙上了一层绝美的BE感。
还是很凄美的。】
空食盒?什么空食盒?
怎么就以忧死了?
曹操不理解。
他或许无法再跟一心对大汉念念不忘的文若长久并肩而行,但他也不至于苛待文若吧?
曹操有点懵。
【总之对于空食盒的说法,大家众说纷纭,无论是到底有没有空食盒事件到为什么会给空食盒,但无论如何,他们终究是半道殊途了,可悲可叹又凄美。
但戏剧性的是,曹操没来得及走完最后一步,所以或许曹操也能称得上是一世汉臣吧。
反正没称帝就是汉臣,计划通。】
荀彧:……
突然觉得也没有哪里不对。
感觉心理上一下子就好接受了不少。
毕竟严格意义上,自己推崇的主君没有推翻自己一心想要捍卫的汉室。
而远在东吴的孙权忍不住在心里疯狂盘算。
那他得早点称帝啊,不然要是死得早,岂不是也白干了?
【翩翩公子的荀彧说完了,那我们想来必要提到另一位,那就是热烈如火,最受曹操偏爱的郭嘉郭奉孝啦。】
此言一出,郭嘉感受到了四面八方的目光纷涌而来。
怎么,又不是他自己说丞相最偏爱他好吗?
这是后世之人说的,与他郭奉孝何干?
【郭奉孝,是曹操最喜欢的谋士,没有之一。
曹操将人引为知己,大肆表白,表示“唯奉孝能知孤意”。
但,怎么滴呢,端水大师曹操却只一面糊弄一下进言之人,一面对郭嘉却更加器重。你就宠他吧。
不过郭嘉他值得!
他的热情如冰封的火,若无明主,宁可赋闲六年,但若遇他心头之明主,便是一整颗真心奉上啊。
不知道后来的曹操会不会遗憾,没能在他赋闲的时候早点遇见郭嘉。】
曹操则表示,为什么要到后来再遗憾。
他现在就很遗憾呐。
要是早点遇见奉孝,说不准他早就一统天下啦。
郭嘉就笑笑不说话。
【据说他们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这是什么人间知己啊。】
曹操和郭嘉表示,别
以为他们没有听出来,天幕这是在内涵他们!
而且,只是有的时候坐在一起而已,作为主公的谋士,坐在一起不是很正常吗?毕竟席子那么大。
坐远了如何谋事?
【郭奉孝最为出名的,还得是他那张平平无奇的三国第一乌鸦嘴,无数人被他精准预言,包括他自己。
有些时候不得不感慨,郭奉孝你是不是因为挂开得太大被封了啊。
上一个这么被封的,还是上一个呢。】
郭嘉则表示,嘉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什么乌鸦嘴,你们天幕不能因为他会算就污蔑他!
人心不就这么回事嘛,万变不离其宗。
【譬如江东当时风头正劲的小霸王孙策。就连曹操也颇为忌惮,但郭嘉却不以为然,表示,不久之后,他定然死于刺客之手,果不其然,旬月后,孙策遇刺。
又譬如,袁绍刚死,诸位将军谋士都建议曹操乘胜追击,郭嘉一锤定音,表示,大家等着看吧,马上袁家就要内乱了,不如退点兵给袁家一下发挥空间。
曹操听从郭嘉之计,果然,袁家内乱。】
郭嘉:???
他原话好像不是这么说的吧?
他好像只是说孙策初入江东,尚未收复江东人心,再加上其为人年轻气盛,颇为自傲,若有刺客伏击,恐怕难逃一劫。
他这多客观,多细腻,怎么就被天幕说成是神棍了呢?
还好端端活着的孙策:……
周围人赶紧眼泪汪汪地拉住孙策的衣袖。
“将军啊,跟你说了没事干少一个人去打猎,多危险呐。”
孙策虽然仍旧觉得他们小心过度,毕竟跟着一群人打猎,可是真的没有意思啊。
但却也不得不小心一二。
毕竟都知道自己的死法了,最近要不还是先收敛一些,待得局势稳定一些,再去打猎!
袁绍闻言则破口大骂,有这样为敌人送枕头的儿子,可真是他的福报啊。
【据曹操回忆,郭嘉对自己的早逝也有所预料,不过这个就有点牵强附会了。
郭嘉病逝之后,曹操在信中跟荀彧说,郭嘉曾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但却还是毅然决然地一路跟着他去安荆州,征乌丸。可见郭嘉有多爱他!
但实际上,郭嘉跟曹操说这话的时间应该远早于征乌丸,要不然曹操根本不可能带上郭嘉好吗。
而且乌丸在北方。嗯,所以曹老板,别想太多了。
个人倾向于这属于是郭嘉去世之后,悲痛欲绝地曹操将两人的经历梳理了一遍,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了郭嘉说过的这句话。
并立马跟荀彧分享了,心态不明。】
曹操:???
他原本听到天幕说郭嘉死在他之前,他就很心痛了,奉孝可是他们之中最年轻的啊,他还想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奉孝呢。
如何能想到奉孝竟死在他们之
前。
还是早逝!
没想到天幕最后还要给他插上一刀。
这能有什么心态不明的啊?
当然是悲痛,所以要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