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底该往哪里打的秦王政兴奋起来,立马决定伐燕。】
始皇帝:……
才两年没打仗,怎么就空虚了呢?
他没有空虚,只不过是在衡量到底该如何对付剩下的几个国家而已,他不想如攻赵一般耗费如此多的时间门精力,不值得。
虽然荆轲确实给了他好大一个把柄,但是他倒也不至于兴奋起来吧。
好歹是场刺杀,自然是惊惧更多一些。
不过正好拿来用一用,荆轲也算死得其所,为秦所用了吧。
【也许是一路上过于势如破竹,史书甚至不愿意多花什么笔墨来描述战争,总之我们只知道,没多久,秦军便在王翦的带领下在燕都蓟城吃上烧烤了。
燕王喜与燕太子丹逃到辽东一代。
燕国名存实亡。
燕王喜这个大聪明竟然还听信了赵嘉的话,割下自己太子的头颅献给秦王政,妄图保住燕国与自己的王位。
哎,这他就不知道了吧,打你需要理由,但不过是随便找个理由,别太将理由当回事,会变得不幸。】
凯旋回到咸阳城休整的秦军们有的曾经参加过那场伐燕之战,愤愤道:“烧烤是什么东西?我们没在燕国吃到啊!”
原本只是凑热闹看前朝将领的汉代某武帝则深深与最后那句话非常有共鸣。
没错,他汉军都是正义之师,从来不打没理由的仗。
打匈奴这是复仇自不必说,打周边小国,没看到周边小国先动了他们的使臣嘛,非常合理,逻辑通。
至于人家为什么要动他的使臣,那就不关他的事了,反正他是绝对没有暗自叮嘱他们嚣张行事的哦。
【不过咱政哥还是讲信用的,竟
然真的停手了,让燕王喜在辽东继续当他的燕王。
但善良这个词可从来跟秦始皇扯不上什么关系,因为打残了燕国之后,秦国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南边的楚国。
也可能是燕国剩下的地太小,专门为了这点地浪费粮食,咱政哥看不上。】
燕王喜:……
算了,多当一年燕王是一年吧,反正天幕之前早已说过他是亡国之君了。
至于儿子……为了燕国献出生命,想来他不会有意见的吧。
有意见也没用。
关于天幕刚刚内涵他的大聪明,他就全然当作听不到好了。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国先派出王贲打算试探一下楚国,发现楚国还挺好打的,王贲一举便攻占了楚国十余座城池,这给了秦始皇极大的自信。
简而言之,咱政哥他high了,觉得自己太可以了,秦国壮士一个顶百个!
于是面对王翦所说的要六十万大军才能攻下楚国,秦王政迟疑了。他选择相信更加年轻气盛的李信,毕竟二十万打下楚国听起来好像更加靠谱与热血。】
秦王政沉默了。
虽然不明白那四个奇怪符号代表的意思是什么,也知道大概这句话不是什么好话,毕竟他已经在前面的天幕里知道自己信任李信灭楚首战不利了。
可秦国壮士一个顶百个有哪里不对嘛。
分明正是如此。
而且他秦军装备还更精良呢。
不行,不能飘,这一次,他要直接信任王老将军,让他带领六十万大军攻楚,绝对不能给后世留下那个可怕的印象了。
【要说李信,那当然也是一员悍将,其自信也非空穴来风。但秦王政和李信都没有想到,楚国虽有颓势,但到底疆域较大,一路杀进去容易,但后患无穷。
外带秦王政一贯的倒霉debuff,昌平君还在其后叛国反秦了,于是李信军队被双向夹击,大败,震撼秦国朝野。】
秦王政刚做好的心理建设,它塌了。
什么?昌平君反秦了?
虽然他确实曾是楚国的公子吧,但秦国不比楚国香?而且他可都做到了他秦国的相邦了啊,竟然还反秦,害了他二十万大军?
秦王政撸起袖子,现在就要开始准备给昌平君找茬了。
不能让他祸害他大秦的将士们。
【不过秦国也不能说颗粒无收吧,虽然王翦被否定提议之后心灰意冷回家养老去了,但王贲还在为了功名努力奋斗。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水淹大梁城,魏国灭亡。
可魏国的灭亡没有办法抚平楚国失利带来的震撼。
于是,那个历史名场面他来了,没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秦王撒娇大法,正是发生于这个时期。】
秦王政绝望地闭了闭眼睛。
为什么还要再来一次。他不过是服个软求个将军的谅解而已,你们后世的人缘何如此兴奋,反复鞭尸啊。
【“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千古传唱。
其实这又有什么呢,看状不对咱就服软嘛,胜利才是最重要的。政哥我懂你!但还是感谢你留下的如此精彩的素材。
果然王翦的病立马就好了。
虽然我们一直拿那句十分炸裂的“寡人恨君”出来对比拉踩小米,但那只是因为少见小米如此情绪激动的时候,事实上,小米在说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对比更加明显的。
“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小米要不要看看你这说的还是人话吗?
说话的艺术啊,这波政哥在大气层,小米他,还在地下室啊哈哈哈。这真是人和人的参差啊。】
秦王政麻木地看着天幕。
不,他觉得这个天幕背后的什么柚子并没有懂他。
你只是想看他撒娇罢了,别以为他没察觉到。
秦王稷:???
嬴稷就算了,这个小米又是什么玩意?
怎么小米也是他啊。
你们给自己所说的所谓“战国大魔王”起这么一个名字,自己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还有天幕的嘲笑声可以小一点吗,知道了已经活学活用过了!
【每一对君臣完美HE的背后,一定是一段双向奔赴的君臣相和,一定是双向退让的努力。到底这是六十万大军,其他国家加起来都没这么多军队,对于秦王政而言,也基本可以算是全副身家系于王翦一人之身,毫无担忧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人性。
再加上前刚有昌平君谋反一事,王翦情商极高,及时递出了自己的忠心。
这是秦军有史以来最漫长的一次出兵,那叫一个依依不舍。
王翦非但出征前向秦王要地,在出征的路上又连续五次请求秦王万万别忘了给他赐田,这某种程度上,极大地缓解了秦王政的焦虑。】
楚国表示,怎么不多再依依不舍一会儿。
最好直接眷恋秦地,别再出来祸害他们楚国了。
【其实这么多年君臣下来,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个热爱田产的人大家心知肚明,毕竟你这么多年了没想起来田产的事情,突然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