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


场大败。

但是李孝恭的失败十分有意义。李靖发现,虽然文士弘的部队取得了胜利,但是其军队却毫无军纪可言,竟然一直在混乱的战场之上强夺战利品。

于是李靖果断出击,杀了个回马枪,将文士弘的部队击溃,溺水而亡者一万余人。

夷陵已被攻克,梁都江陵便近在眼前。】

李孝恭无言以对。

谢谢,但是并没有被安慰到呢。

要照这个说法,那上一次自己的失败是不是也算是很有意义,毕竟给了李靖那什么偷家的机会是吧。

谁上战场不想打胜仗呢。

总给别人当台阶,那也是很令人头大的嘛。

【来都来了,不打不合理吧,李靖率大军猛烈进攻,很快便将江陵外城和隔壁的水城全部拿下。你问梁国的四十万军队在哪里啊?前面不是说了吗,在种田啊。

仓促集结起来的军队还没来得及赶到呢。毕竟要在长江汛期逆流而上,没有一点核动力那行进速度是要慢上不少呢。】

这下别说是熟悉朝政的有识之士了,便是在各朝首都收听天幕的其他普通群众,也忍不住哄堂大笑



这什么梁国,也实在太有意思了吧。

这叫什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另一个果断否认。

这叫给自己的棺材添砖加瓦。

【而李靖攻克水城之后,缴获了梁军大量的舟舰,李靖估量了一下形势,知道虽然此刻梁军援军未到,但其人数势必众多。围困江陵,那是需要时间的。他们这支唐军算是孤军深入,如果被后来的梁军围攻,那便大事不妙。

看着梁国这高大的舟舰,李靖计上心头。

而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那一刻到来了。

李靖命人将所掳获的舟舰全部顺流撒入长江之中。

而正在艰难和汛期长江作战的梁国援军行至一半,看到前方如此众多的梁国舟舰,便以为以为江陵已破,都疑惧不前,降的降,打探情报的打探情报,这就给了唐军极大的操作空间。

这是中国军事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疑兵之计。

江陵城内迟迟等不来援军,萧铣又被截断了对外的联络,不清楚城外的情况,城内弹尽粮绝,遂只好开城投降。】

这个疑兵之计用得好啊。

韩信忍不住在心里夸赞了一声。

跟他想到了一处去。

打仗嘛,就是要兵出奇道,才能出奇制胜嘛。

不然多没意思啊。

【李靖仅用了两个月,便将南部最大的割据势力梁国消灭了,一战成名。

前面说了,梁国南至交趾,既然已经打下了梁国,李靖便顺手又平定了岭南,从此岭南成为唐朝版图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渊闻言不高兴了。

什么叫李靖顺手平定了岭南啊,分明便是他让李靖安抚岭南诸州,这是他的眼光高瞻远瞩!

【不过在说李靖的下一项伟大战绩之前,我们还是要处理一下梁国及萧铣的后续问题,这就又不得不绕回李渊,提一提李渊格外令人诟病的外交才华。】

李世民:……

完了,他好像已经知道天幕想说什么了。

反正想说的恐怕不是萧铣吧。

第110章 唐朝篇四

【萧铣作为俘虏,被押解到李渊处,作为战胜方的李渊,自然想要享受高级vip待遇,于是大骂了萧铣一顿,细数萧铣的各条罪状,所想要的,自然是战败方的马屁咯。

但是一路投降都十分安分的萧铣此刻却突然有骨气了起来。

他挺直了腰杆,对李渊说,隋朝失去了天下,所以英雄逐鹿,谁比谁更高贵呢,我被你擒获,不过是因为没有天命而已。正如秦末之时,田横等人也纷纷称王,难道还是对汉高祖的背叛不成?】

啊这。

无端被cue的刘邦有些猝不及防。

没事干提乃公干嘛。

乃公可跟这个水货不一样。而且换了乃公,可绝对不会这么辱骂投降的其他国的诸侯王,可以,但没必要。

人家不要面子的吗?

再仔细琢磨琢磨,这个萧铣说得,好像也很有道理嘛。

反正都是乱世,凭啥你造反就应该歌功颂德,我造反就是大逆不道。有这道理吗?

【李渊闻言下不来台,自然大怒,于是砍了萧铣,时年萧铣三十九岁。

当然,李渊如此震怒,还有一种原因可能是觉得萧铣这是拿刘邦来拉踩他,认为他连刘邦都比不过。

这对于一直沾沾自喜于自己陇西贵族身份,与皇室世代联姻,一呼而天下应,三个月便夺取大半江山,此等功劳非刘邦与萧何等刀笔吏可以比拟的李渊而言,自然格外刺耳。

虽然我觉得萧铣可能没这个意思,毕竟他又不知道其实你在心里很看不上刘邦。再说了,就算真有这个意思,说句不好听的,人家也只不过是在实话实说而已。】

什么?这后世之水货皇帝竟然还看不起乃公?

刀笔吏怎么了,你以为秦朝的刀笔吏这么好当?

他就算了,知道萧何有多厉害吗?可是他们当地郡县考核第一名哦,连秦始皇都曾经想要让萧何去中央干活呢。

再说了,看看你自己那点阵前想杀将的破行为吧,乃公可是靠三尺剑自己直面硬刚的项羽,换你你试试?

【这当然不是李渊第一次斩首投降势力,或者说,从李渊对待李靖的态度,就能看出李渊本人的心胸确实不够宽广。这一次诛灭萧铣,好歹梁国早已分崩离析,所以没闹出什么乱子来。

在稍早一些时候,李渊还在夏国尚未完全被唐军掌控之时,迫不及待地杀掉了窦建德,从此绝了窦建德旧部投降的心思,相约逃回河北谋反。

而窦建德在河北一呼百应,河北顿时陷入了一片战火之中。并且李渊这次的行为遗祸何止几年,终唐一朝,河北都是极容易叛乱之地,始终没能得到格外有效的控制,不能不说,是这位开国皇帝的大功劳。

人家开国皇帝好歹多多少少都能留下点政治遗产,你这直接留下个百年祸患,得到了开国皇帝之中最为特立独行的评价:如果没有这个皇帝捣乱,早八百年就统一天下了,真是个

碍事的挂件。

别说是刘邦不能理解了,刘彻也不能理解。

这什么品种的挂件?哪个大冤种愿意挂着这样的挂件,还挂了这么长时间,这李渊的地位坐的还挺安稳哈。

哦,他想起来了,之前那个让什么突厥可汗到长安跳舞的那个什么唐太宗他爹是不是叫李渊来着?

存在感太弱了,他一时之间竟然忘了先开始天幕就已经提过的那个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皇帝了。

可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亲爹,难道不应该自觉地替儿子扫平前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