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4


是唐高宗战略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一甲不返?

他唐军何时有过这样的狼狈?

打仗呢,你们前线怎么还内讧起来了?这是一个将士能干出的事吗?你听主帅的不就完了吗?

李世民:……

虽然辽东很重要,但是西南也很重要啊!

雉奴怎么就把目光一直放在辽东呢?

你阿耶我最后选择亲征高句丽那是因为其他三境很安稳啊,他对高句丽没有执念!

要是西南有问题,那先解决了西南再去打高句丽也不迟啊。

而正在动员唐军攻打高句丽的李治顿时下不去手了。

反正军队调都调动了,要不先打个吐蕃?

可不能再让后人戳着自己骂重大战略失误了。

【而最终让这个失误变成心腹大患,并让唐朝彻底没有充足的兵力一举攻破吐蕃,还得看咱大唐人气榜前三,凭借自己高端的操作,让粉和黑都罕见地达成一致,并由衷地希望他能早点去死的唐玄宗李隆基。

经过唐玄宗一番眼花缭乱的举动,让大唐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盛世腰斩,比跳楼机还要跳楼机的奇

葩王朝。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耗尽大唐复兴的全部希望。而唐玄宗之前过于自大埋下的那些雷,也最终让大唐一生都无法解决,走向了死局。

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这就是大唐在一百五十余年之中忙乱的生活。平均二十五年国都沦陷一次,平均十六年天子外逃一回。

外患嘛,那只能往后稍稍了。】

天,天幕刚刚说什么?

李世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贞观朝方才还热血沸腾,打算大干一票的文武百官也纷纷沉默了。

盛世腰斩?

国度六陷?天子九逃?

谁来救救他们。

李世民震惊之后纷沓而来的,就是滔天的愤怒。

良好的涵养在此刻化为乌有。

李隆基!

朕恨不能冲过去杀了你这个不肖子孙!

武周朝的女皇也看到了天幕。忍不住淡淡复述了一遍:“唐玄宗,李隆基么?”

陪侍在武则天身侧的上官婉儿已觉背后一凉。

为李隆基点个蜡。希望他一路走好。

【但我们也要往好了想嘛。虽说国都六陷,能既然能够六次陷落不就正说明五次都成功收复了吗?天子九逃,这岂不正说明虽然一直逃跑,但八次都还是很头铁地回来了吗?

要知道,能反反复复如此仰卧起坐的,纵观整个历史,也只有唐朝了。

难怪人们总说,想看各种类型的历史,看唐朝就够了,素材足够丰富,你想看的它都有。】

李世民一时之间被天幕所言给哽住了。

不好意思,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安慰呢。

想杀人的那颗心更加炽烈了。如果可以,他大唐一点都不想要如此的仰卧起坐。

【而且,吐蕃的兴起,虽然与唐朝的决策和内政息息相关,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其实吐蕃的崛起也是有其客观和科学的理论依据的。

纵观整个隋唐时期,亚洲板块正处于又一个气候温和的时期,所以高原之上气候较之先前,也更加温暖,这对于高原人口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都是大为裨益的。

再加之青藏高原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地形,青藏高原趁中原稍稍虚弱之机发展出一个可以与之抗衡的强盛国家,几乎是绝大概率的事件,只不过,这个国家正好是吐蕃罢了。】

现在外患已经完全不是李世民的关注重点了。

毕竟吐蕃嘛,随手收拾一下就大功告成了。

什么科学客观,不需要。

在他大唐的铁骑之下,吐蕃又如何能安然无恙呢。

还得是大唐要自身得以兴盛,震慑住周边国家才是正理。

可偏偏那个祸害了他大唐的后世子孙,他鞭长莫及。

非除之难以解他心头之恨。

【再说了,唐朝再怎么国内混乱,藩镇宦官齐上阵,但人家自己解决了自己的宿敌并且最终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接下来向我们走来的宋朝那令人热泪盈眶的“武功”才是真的让人倍感窒息。】

李世民:……

其实他觉得这什么藩镇,什么宦官,听起来也挺让人窒息的。

他并不觉得这么不体面地死在自己人手里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宋朝之后的王朝缓缓打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有不礼貌的意思哦,宋朝还有武功呐?

【宋朝,实在也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在中华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神奇的朝代。

你要说他是一统王朝吧,好像也勉强算是?至少在现今的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五代之后的下一个朝代应该是宋朝。

毕竟宋朝以其超乎寻常的文字战斗力成功让国人洗脑,最终在朝代歌中占据了大一统王朝的地位。

但是你要说他是割据势力吧,好像也挺对的。反正每次专家盘点历代割据势力的时候,宋朝绝对榜上有名。

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就曾说过,其实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分裂的南北朝。这就很难评。】

北宋人闻言差点炸了,你们怎么能这么说我们大宋?

他们大宋的国土不比那什么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国土面积大多了?

不听不听,都是你们的偏见!

他们这就要再写一篇策文狠狠骂上一骂。

【除此之外,宋朝之奇特之处在于,周边国家并非毫无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人家不认同的,只是割据的宋而已。在同一时代的其他国家,都称宋,尤其是南宋为蛮子国家。

辽国甚至以“中华正统”自居。俗话说得好嘛,大汉正统在辽国。

毕竟什么思慕汉高帝之功业,故而让皇族耶律氏又称刘氏,让后族候选人的那些氏族比照萧相国,又称萧氏。于是终辽一朝,辽国皇后都是萧皇后嘛。】

汉朝君王已经麻了。

无所谓了,反正他大汉正统在的地方多了去了,都能在匈奴了,怎么不能在这个辽国了呢?

反正跟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他们自然就看热闹不嫌事大咯。

但是……

这个什么辽国的君王,为什么要给自己的皇后取氏为萧啊?

你思慕汉高帝,那不该取皇后姓氏为吕吗?

他大汉好像也没有姓萧的皇后啊?

太令人迷惑了。

萧何没想到,怎么连他也被这后世的正统问题给牵连了呢?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开国丞相而已,他不想涉足如此深奥的问题,不要带他一起玩,谢谢。

【关键别人还真的信啊。非但西域国家奉辽国为正统,俄语,希腊语甚至于中古英语之中对于中国的称呼,都是契丹的发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