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
只听得眼前的小天幕发出了“叮——”的一声
【检测到您已被拉黑,Up主关闭了您观看视频的渠道。为了节约成本,即将收回您的观看线路。】
随后,天幕便如同它出现时一样,化作一道银光,顷刻之间消失在赵构面前。
门外是宦官焦急又恐慌的声音。
乱军已至宫闱之外,而他原本为自己准备的逃生船只也已被先一步销毁。
他此刻是一头即将被困死在宫中的将死之困兽。
赵构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孤立无援,前所未有的恐慌也将他彻底吞没。
那天幕果然是妖言惑众的罪魁祸首。
它所说的种种分明都没有发生!
不过这一切又与常柚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常柚得知自己的视频能够受到如此奇效的话,怕不早就拍手称快,足以抚慰她因为看宋史而工伤的眼睛和心灵。
由于准备宋朝的部分的时候实在过于炸裂,常柚狠狠换了好几天,才终于从那三位堪称是核爆炸一般的摧毁之中缓了过来,开始准备自己的下一个视频。
不行不行,这一次一定要准备一点让人快乐的。
比如那几位太宗们,瞧着就挺好的。
还是看大佬上分虐菜比较让人身心舒畅啊。
虽然有个叫宋太宗的拖油瓶。
但不重要,看看“高梁河车神”是如何练成的笑话也是个不错的消遣。
毕竟总要有点起承转合的嘛,宋太宗就是那个转。
天幕再一次出现的时候,众人终于悄悄松了口气。
原本已经算准了天幕每三天出现一次的人精们早早就守候在此,结果三天之前,天幕不动如山。
若非是仍旧断断续续能从天幕背后的那位后世之人处得到些许回音,他们都已经惴惴不安,担心天幕从此便会遁去,神迹不临了。
神迹临不临已经不再重要,主要是,还有太多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亟待从天幕口中获得。
赶紧加班加点把前段时间懈怠的抄写天幕的行为补上了,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丝细节。
所幸,天幕虽然姗姗来迟,但到底还是来了。
【大家好,久等了,我是柚子呀。之前因为被大怂工伤了,休养生息了几天,今天我终于满血复活了。
中国历史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有些时候,研究历史久了总在怀疑,是不是历史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把控啊。总能在不同的朝代看到相似的命运呢。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历史上那些太宗们更是其中的翘楚。
好,话不多说,让我们走进这些太宗们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吧。】!
第129章 太宗上位计【一】
【宗者,尊祖庙也。
因此,太宗一词,听上去就跟宗庙祭祀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事实也的确如此,作为含金量十分高的一个庙号,太宗,意味着创基立业,这绝对是对于一个皇帝非常高的评价。
当然,诸位亲身实践的皇帝们把这个庙号玩出了花头,用最有存在感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一下“创基立业”的真实含义,这就与这个庙号本身没有多大的干系了。】
太宗怎么了?
商朝的太宗可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圣君呢。
创基立业不就是开创了一番大事业的意思吗,还能有什么真实的含义呢?
介于所在时期过于靠前而没能够立刻理解天幕意思的刘恒尚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吃瓜。
等会儿……
那个刘渊是不是说过什么太宗孝文皇帝来着?
已知,天幕一直所说的汉文帝是自己,也就是孝文皇帝是他。
那这个汉朝的太宗还能是谁呢?
【普遍认为,庙号制度起源于商朝,是为了供奉于宗庙之中,便于后世子孙永世供奉。考虑到商朝敬鬼神,重祭祀的习俗,每一场祭祀都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商朝的庙号获得者,必须得是对国家贡献巨大的君主。
本来商朝就一年到头都在祭祀了,再多整几个,是真的拜不完了。
根据目前史料已知的商朝具有庙号的君王只有三个,一个是有名的圣君太宗太甲,一个是缔造了“武丁盛世”的高宗武丁还有一个是中宗,但是商代中宗庙号指代的是谁,一直以来也未曾有过定论。】
虽然但是,人家商朝恐怕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没有多封庙号的吧。
但本就应当如此,那些没本事的皇帝凭什么享受后世祭祀?
说的就是你,那什么宋高宗是吧。
晦气。
听到没有,人家要缔造一方盛世王朝才堪配此庙号的!
【周朝推翻了商朝,与其同时,也取消了商朝的庙号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谥号制度。这个制度比较大方,每一个君王都能够拥有,但是吧,也不是没有激励措施的,谥号可不像庙号一样,都用一些美好珍贵的字词,如果你干的不咋滴,那绝对能从你的谥号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像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诸侯王的谥号,只要熟读谥号法,甚至不用翻开史书,你就能够对于他的一生功绩做出一个概况评价了。
等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本着皇权至上的思想,认为谥号制度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再加上秦始皇本人是一个十分实用的皇帝,也许是希望后人能够立刻分辨出这是他秦朝在位的第几个皇帝,因此干脆废了谥号制度。
当然愿望是很美好的,如果顺利的话,我们今天看到的秦朝历史可能就会变成秦五世如何如何,秦某世如何如何。如果没几个那当然还是很好分辨的,但是如果也搞出了十几一十几个皇帝的话,分分钟就给你
上演张冠李戴,那估计始皇帝就不是背七世之黑锅了,高低得背个十几世。】
始皇帝:……
有什么不好的吗?你们自己学不好历史要搞错他秦国的皇帝,还得他们先人想办法给你们解决吗?
再说了,若真能让他大秦继续延续十几一十几个皇帝,再多背十几世的锅……
不行,还是不能认的。
凭什么他一个祖宗要给子孙辈的人背锅啊!
给他曾祖父背背已经够冤枉的了。
【汉虽承秦制,但是在谥号与庙号制度上,并没有完全跟着秦的步子走。最先恢复的,是谥号制度。因此刘邦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拥有谥号的皇帝。
其谥号为高皇帝,也是两汉之间除了个别因意外事件速速登基速速退位的皇帝之外,与汉光武帝一样,唯一在谥号之中没有“孝”字做谥号前缀的特例,终于体现了一点作为开国皇帝应享受的超规格待遇。】
刘邦:???
什么叫“终于”体现了超规格的待遇啊。
乃公是开国皇帝!我汉朝以孝治天下,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