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北军等方式达成了吕氏外戚、刘姓诸侯王与汉初功臣集团的二方平衡。

在她的统治之下,汉朝继续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然而,二方势力明争暗斗的权力争夺却从未停止过。这种争斗随着吕后的衰老与体弱开始日趋白热化。在吕后病重之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吕雉对自己的几个侄子等人是什么性子最是清楚不过。

此言一出,就已经开始隐约为吕家的未来感到忧虑不已。

毕竟那些功臣集团都是陪着高皇帝一路打天下的能臣,非但长于用兵,韬略也绝不在人下。自己那几个侄子,还真不一定能是那些人的对手。

尤其是如果自己去世之后,没有人压制,恐怕更会气焰嚣张。

【具有超一流的政治敏感性的一代政治好手吕后并非对此毫无预感,她在去世之前特意叮嘱自己的两位侄子,无须他们亲自送葬,定要守好南北一军,以防不测。吕雉一语成谶。

功臣集团正是以北军为突破口,一举突破了吕氏外戚掌控的宫廷,发动了诛吕之变。

吕后尸骨未寒,功臣集团便已喋血长安,发动了宫廷政变,充分体现了一下自己作为汉初的一大势力强大的存在感。

吕氏外戚被连根拔起。

政变成功之后,接下来要头秃的,便是皇位继承人的人选。



吕雉:……

她提醒了,但是提醒了个寂寞是吧。

吕雉简直有些怀疑人生。

难道她事先的规划还不够缜密吗?执掌南北一军的都是吕家人,怎么想都觉得能将宫廷护卫得固若金汤才是,怎么会这么轻而易举就给人攻破了?

这合理吗?

【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功臣集团拒绝选择原本在外面帮忙一起发兵的齐王一脉。原因无他,齐王已自成势力,且也有势力庞大的外戚作倚仗,因此齐王费心费力干了半天,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这也为后来的诸侯王之乱埋下了不忿的祸根。

功臣集团的这些勋贵们左思右想,终于扒翻出了一个看起来十分势单力薄好掌控的山高皇帝远的代王。说干就干,长安立马派遣使者前往代国,邀请时任代王的刘恒前往长安做皇帝。

而刘恒此刻在干什么呢?

没错,受限于西汉前期那并不发达的通信情况,代国宫廷连吃瓜都没吃上热乎的,甚至还没太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对待京中来的使者,代国宫廷陷入了怀疑当中,就要不要去长安淌这浑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是的,没有听错,代国宫廷正在为要不要去坐一坐这从天而降的皇帝位而争论,这就是来自欧皇的不屑一顾。】

后世诸位皇帝皇子们:……

他们怀疑天幕在内涵自己,可他们没有证据。

刘恒:……

当时乱糟糟打成一片,又听说长安直接爆发了政变,自己却所知甚少,谨慎一些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皇帝之位听上去诱人,但也很废命啊。

【这个时候,出自功臣集团的宋昌对于长安那些人的心态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坚决支持代王入京即位。最终,刘恒认可了他的想法。

从这个时候开始,代王刘恒开始了他的太宗之旅,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

首先,他没有跟刘贺那个大憨憨一样,收到消息立马直奔长安,而是先让自己的舅舅薄昭作为使者,前往长安进行交涉,并将最新的长安动向传回代国。

待确认无误之后,刘恒方才不紧不慢地带上了自己的八个心腹往长安而去。】

已经是此次第一次被cue的刘贺已然无言以对。

虽然但是,他同他孝文皇帝的情况还是大有不同的吧。那他接收到的诏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呀,昭帝驾崩了呀,他不赶紧跑到长安来,要是到手的皇位飞了该怎么办?

毕竟他又不知道,原来皇帝还可以按天坐的嘛。

【代王等一行人抵达,却没有直入长安,而是在距离长安五十里的地方再次停住,派遣宋昌前往探路,发现文武百官已等候在渭桥,方才行进到渭桥。

翘首以待的长安百官见状赶紧以见天子之礼跪拜刘恒。

刘恒却赶紧开始了自己二辞二让的表演。

以太尉周勃为首的

群臣在请求私下密谈被拒之后,奉上天子玺绶再次跪拜,并请求他直接入主未央宫,又被刘恒婉拒。

刘恒坚持要先去往长安城中的代王府邸再做打算。】

刘邦摩挲着自己的下巴,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意。

果然是乃公的好儿子,就是会审时度势。

万万不能从一开始就被这些眼高于顶的功臣们牵着鼻子走,再说了,那个时候长安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说不好,绝不能轻易就突出任何内心的想法来。

他们这些臣子不是喜欢猜吗?就让他们猜去吧。

吕雉此刻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刘恒?

她之前从未留意过此人,没想到,刘氏诸侯里还有这么个人物。

但她吕氏子孙不靠谱,如果她能够提前招揽到此人,又能否保全自己吕家家人的性命呢?

【而天子玺绶事件是汉文帝高超的政治水平的初次体现。他有礼有节地拒绝了功臣集团强势的第一次攻势,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并且在一开始就与功臣集团保证了一定的距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某种意义上,从这一刻开始,功臣集团也重新开始审视与评估这位由他们自己不远万里亲自请回来的“祖宗”。】

功臣集团众人:……

不得不说,后悔还是有一点后悔的。

是真的给自己找了个祖宗回来。

他们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才会觉得代王容易被控制?

分明是代王一个人,就胜过一堆不成器的外戚集团啊。

第132章 太宗上位计【四】

【在长安之中的代王府邸之内,方才演得意犹未尽还没演够本的推辞大戏此刻来了个续,大家彼此都十分入戏。

周勃再次掏出天子印玺,跪拜奉上。

刘恒先面向西方辞让两次,再面向南方,又辞让了三次,群臣也积极配合刘恒的表演。

五让天下之后,刘恒终于“勉为其难”地松了口,表示自己可以尝试一下接过皇帝这个重任。】

好一个“五让天下”,好一个勉为其难。

始皇帝自己没经历过这种事,因此听起来十分津津有味。

其中道理,他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是都是人精,稍一分析,还能不明白刘恒此举的真实意图吗?

始皇帝深深叹了口气。

天幕方才说什么来着,刘恒在那什么高帝四年才出生,那刘邦十二年就去世了,算来刘邦去世的时候刘恒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