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6


河北岸,共同击破长安,可以说是胆略过人。

是中国封建帝制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公主,死生哀荣。

然而,这样优秀的一位公主却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甚至连自己的小名都没有留下,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李渊:???

关于他的表扬呢?

就宁可夸平阳也懒得说他一句好是吗?

他堂堂大唐之开国皇帝,竟然要被人说是“为国生子”?还用如此不阴不阳的语气,到底还有没有天理可言了?

武德年间尚未去世的平阳公主自然也看到了这天幕。

虽然女子在史册之中确实难以留名,但经天幕如此一说,她竟也深感遗憾。

她自诩自己的见识才干并不逊色于寻常男子,在青史之上留个名,也应当不算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吧。

不过……

她也有许久没有上过战场了。

平阳公主深深叹了口气。

【话说回来,搞定外患之后,二凤同志便进入了人生之中第二个重要副本,也即朝堂夺嫡篇,不过这个副本持续的时间并不算太久。

实际上,唐初政权交替最终会导致兵戎相见,血染宫闱,李渊绝对是要付很大责任的。

一方面,自己没能力搞定复杂的战场局面,需要精才绝艳的二儿子出色的军事才能为自己涤荡四方,只好不停地加官进爵以彰功德,另一方面,他却并不愿意将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甚至在忽悠李世民平定杨文干谋反的时候还给人画大饼,说事成之后必定会许给李世民之太子之位。

结果嘛,事成了,他又反悔了,继续醉心于玩弄自己所谓的“平衡之术”,还以为自己玩得十分精巧呢。

这不是就妥妥的不给马儿吃草,还想让马儿跑吗?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没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你二儿子军中威望已然如此之足,再加上还给人封了这么多官职,这不引起皇位之争才有鬼吧?

说不定真顺理成章地将皇位传给二儿子,不仅能免了一场宫闱之乱,操作极限一点,搞不好还能保住大儿子的命呢。

李世民:!!

没错!他阿耶就是只想让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

真是让人大为恼火。

【最后还导致了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宫廷喋血政变,开启了有唐一朝“兄友弟恭”的光辉历史,害我们二凤陛下平白多了如此一个黑点,真是过分呢,毕竟政权原本可以平稳过渡的嘛。

后世的文人还进行二创,搞出了什么“跪而吮上乳”这种东西,难道不都是拜李渊所赐吗?】

李渊:???

是他耳朵出了问题吗?

这这这,这搞政变的是他儿子搞的没错吧,你们后世之人焉能如此给他扣锅呢?

他做出此等之事,你们竟非但不斥责他之不悌不孝,竟还反过头来指责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给李世民带来了不悌不孝的名声?

如此厚此薄彼真的好吗?

李世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发动那次宫廷政变,也并不如此介意百年之后后世的种种评说,但是……

哎,听到天幕这么说,他还是觉得很欣慰就是了。

不过,他还是要再强调一下,“跪而吮上乳”这种事,他是绝对干不出来的!

还有,当时他阿耶虽说是被自己困在泛舟之舟船之上了,但是他阿耶还是衣衫完整的!并不会有这种伤风化的场景发生!

【什么?你说玄武门之变二凤大获全胜,杀兄以夺权?

拜托,李建成失去的只是一条生命罢了,可我们得到的是一整个泱泱盛世大唐诶!

为了华夏光辉的历史进程而亡,李建成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吧。】

李建成:……

绷不住了,他是真的绷不住了。

谁要这种死得其所啊!

这太子突然就也不是那么想当下去了。

合着最后倒霉的只有他了是吗?

李世民当了唐太宗,还被后世如此夸赞,甚至被赞誉为“千古一帝”。

而他阿耶听之前的天幕所说,活得好似也很是滋润,还看什么突厥可汗起舞,又时不时地宴饮取乐。

是只有他受伤的世界达成了吗?

第142章 太宗上位计【十四】

【玄武门之变,这个华夏历史上最知名的宫廷政变,其真实情况有别于大众意义上所遐想的那样惊心动魄,险象迭生。

翻开史书一看,甚至会对史书之中干巴巴的描述感到一丝失望。

我们想象中的顶级权谋,极限拉扯呢?

怎么什么都没有?

这对我们吃瓜群众也太不礼貌了。

只能安慰一下自己,最高端的权谋,往往采取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在武德九年那个平平无奇的清晨,秦王李世民大摇大摆地先行进入玄武门设下伏兵,等待李建成与李元吉进宫。

等到二人行至临湖殿,就见殿旁突然闪过马影,顿觉不妙,想立刻折返,却已来不及了。

不过李元吉或许曾经也有过机会吧,据史书记载,李元吉发三弓而不中,于是李世民一箭射杀李建成,随即李元吉也被其余人射杀。

二凤他真的,甚至还给了李元吉三次机会呢。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那有什么办法。

好歹李元吉也是上过战场的将军,这水分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不过就这都是最详细的记载了,实际上在人家帝王本纪之中,无论是高祖本纪还是太宗本纪,都只有轻飘飘的两个字:“诛之。”】

李元吉气得脸色通红。

什么叫给他机会他不中用?竟然还质疑他战场杀敌的本事?

想来当时情况一定十分混乱,他发矢而不中也是理所当然的嘛。

再说了,李世民那小子可警醒着呢,自己屡次派人刺杀,却屡屡被他躲过,想来那什么玄武门之变之时他绝对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肯定在他弓箭范围之外!

还有,这什么狗屁天幕,着实大不敬。

帝王家如此惨案,竟然仿佛成了你们眼中的一幕戏一般。

那他们堂堂皇子算什么,难不成竟成了供人取乐的伶人不成?

李世民:……

道理他都懂,但什么叫最高端的权谋往往采取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啊?

你们后世之人实在有点奇怪。

再说了,玄武门守门之人对自己的命令自然不会反抗,他带着这么多人呢,不大摇大摆地进入玄武门要怎么进?

偷偷摸摸地也进不去啊。

【而且,其实大家对于即将会拥有这么一场“兄友弟恭”的夺嫡之争心里都是很有些数的。

毕竟看看李渊封李世民为皇太子的诏书中对于李世民当时那一长串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