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


不敢这么写啊。

虽然其小农思想的局限性也为明朝刻上了难以磨灭的钢印,但其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虎父无犬子,作为明朝战斗力保二望一的明成祖,能够跟他爹交相辉映,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呢。】

这话说的在理!

永乐皇帝朱棣已经彻底放弃了挣扎。

你燕王朱棣注定躲不过一顿胖揍关他永乐皇帝什么事呢?

反正这皇帝他当的很快乐,他爹也不可能从孝陵爬出来揍他。

爬出来也不怕呢,毕竟自己可在北京,隔着上千里呢,咱就是一整个毫无畏惧呢。

正是虎父无犬子,他就是他爹最优秀的好大儿!

只是……

何为奇葩?什么叫他大明的奇葩皇帝特别多?

虽然无论是他爹自南向北打天下还是自己成功夺取了皇位,都勉强算是能力的体现。

但是已经对天幕十分了解的朱棣可不觉得事情有这么简单。

而诸多南方政权却忍不住目光灼灼。

这个什么明|太祖的创业过程就不能给他们详细讲讲吗?

他们也想一统天下啊!

(南宋除外)。

开局一个碗?

这是何意?

难道这什么朱元璋是拿着碗就上了战场?

什么天方夜谭的玩笑话啊。

听到后面,他们终于理解了。

合着人家是真·白手起家啊。

见过白手的,没见过这么白的,在此之前,他们所能够想象的极限便也只有汉高祖了。

【更何况,他的对手菜啊!他爹为了配合对手拖后腿的菜鸡水平,还亲手替他减了减难度,怎么不算是一种“父慈子孝”呢。

强烈建议明成祖吹自己是朱元璋心头好大儿的时候往这个方向吹一下。

可能效果还能好上一点。】

朱元璋:……

这啥意思?这个明成祖还一天到晚吹嘘他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吗?

这能有人信,全大明谁能不知道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是……

随即,朱元璋便如同敏锐地察觉到什么一般。

天幕所说之“菜”的意思是说差吗?

标儿的水平他是最知道的了,在自己的弟弟面前的威信他也十分清楚,怎么也不可能直接落得一个被天幕直言不讳批评的水平吧。

大胆一点,简单一点,他标儿就是最棒的!

那照这么说……

朱元璋脸色一沉。难道明成祖造的不是标儿的反?

朱元璋心头那丝不祥的预感越发清晰。

朱棣:……

谢谢你,天幕,因为有你,让原本进程就不够顺利的天命之说更加雪上加霜了呢。

这下好了,听过天幕的都知道那是他吹的了!

【有些时候真的得感慨,回旋镖镖镖致命这话不是开玩笑的。明成祖为了鼓吹自己得位之正,也为了强调自己是天命之子,于是上位之后对于靖难之役的过程疯狂贴金。

什么三次关键战役都靠大风而取胜。

在行至绝境之时,原本晴朗的天空乌云密布,

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因而能够反败为胜之类云云。

托这些堪称是神话的福,于是大家对于这一场靖难之役最深刻的印象就变成了——风系魔法师judy的秀场。

行吧,你既然要吹天命,就怪不得看史书的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其实明成祖的皇位是大风吹来的呢,全靠运气,没有实力。

从此,明成祖军事实力的认可度大打折扣,跟其他皇帝的起跑线,也就差了一个大魔导师刘秀的真实水平吧。】

Judy?

朱元璋看不懂这跟蜗牛爬一样的字体,但是他又不是聋子!

他儿子之中带“棣”这个发音的,除了朱棣,还有旁人吗?

而且朱棣还是燕王,又擅长行兵,很好,每一项都完美地贴合了。

朱元璋狞笑一声,抄起手边的砚台就往朱棣身上砸,朱棣早已全神贯注,因而第一时间察觉了这来势汹汹的砚台,迅捷地往旁边推开一步,砚台砸在地上,险些直接砸出一个坑来。

开玩笑,他爹的手劲,要是生生挨上这一下,得疼好几天呢。

周王看着自己因为离他四哥太近而遭池鱼之灾的自己被墨汁浸湿了的衣摆:……

见朱棣竟然还敢躲,朱元璋拽过放在一旁的马鞭怒喝道:“你小子给朕站住!惹了祸想跑?晚了?谁给你的胆子竟然敢造反?你知道你造的是谁的反吗?”

站住是不可能站住的,朱棣立刻马上就往他大哥身后跑。

朱标虽然现下心头的猜测也是纷杂,却还是习惯性地拦住了他即将发癫的亲爹,“爹,有话好好说嘛。”

“老大,你让开,今天不抽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一顿,简直难解我心头之恨!他都再造社稷了,造的是谁的社稷?”

朱棣既然敢躲,就证明了他有躲的底气。

于是从他大哥背后探出半个身子来,道:“反正肯定不是大哥的社稷!大哥这么得人心的太子,怎么可能是天幕口中所说的什么拖后腿的水平,爹你要对大哥有点信心啊!”

这话一语中的,也正是朱元璋所疑心的地方。

但是……

你小子探都探出来了,不趁机揍上一鞭子不是很亏?

于是,朱元璋一扬手,鞭子便打在了朱棣露出来的地方,朱棣吃痛,立马缩了回去。

但是掂量了一下身上的疼痛,知道老头这下子根本没用多大的力度,便知道自己猜对了老头的心思。

不过……

朱棣藏在朱标背后的眸子却微微一闪。

他对自己也甚是了解,若是他大哥即位,以他大哥的手腕和威信,自己估摸着应该也就老老实实当个手握兵权的藩王了。

可,既然说他造反,岂不正说明他大哥出了什么意外?

那……

那他争上一争,也算不得什么吧。

无论是谁,听说了自己将来会当皇帝,都不可能毫无所动的。

朱标对接下来发

生的事显然更加关注,于是赶忙劝道:“不妨先把天幕内容给看完再做评定也不迟。”

朱元璋冷哼一声,同意了这折衷的观点。

打儿子不差这一时半刻的。

与鸡飞狗跳的明初不同。

东汉·洛阳

刘秀的眼皮跳了一跳。

大什么什么师?

这说的是他?

虽然没明白这个称谓是什么意思,但是前面有那个明成祖以身作则,刘秀不觉得这是在夸奖他作战勇猛无双的意思。

好吧,但他确实对谶纬之说十分信服,尤其是,他有些时候运气也确实不错,很难让他不相信这是天助他。

不过……

这可绝不代表他不是自己实打实打下来的江山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