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0


拥两大疑案,还真是他努力的成果呢。

【而赵光义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扶持赵普,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与赵普一拍即合,为自己即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找到了一个说辞。

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打击当时摆在自己一脉继承人的面前唯一的障碍——当时即位之时被他用来彰显自己宽厚和合理即位的好借口,封王又尹开封的那位皇弟赵廷美。

合着赵廷美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啊。

毕竟那个时候,赵德昭已经被迫自杀,这事稍后再提。而年仅二十三岁的赵德芳也在前不久突然死去,史书上说他“寝疾薨”,注意,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年慢性病人哦。

只要将赵廷美再解决掉,那么赵宋家的天下,毫无疑问,便只有太宗一脉的继承人了。】

果然……

听到了自己两个儿子的死讯,赵匡胤冷笑一声。

看来德昭想必是赵光义逼死的,德芳的死因八成也是被动了手脚的。

好啊,果然是“阴谋迭出,疑案重重”呢。

太平兴国初年被点到名的三人顿时觉得头皮发凉。

【果然,在赵普复相次日,赵廷美就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自己申请位在丞相赵普之下。

但这却已经无法满足赵光义的需求了。

次年,赵廷美被“告发”犯上作乱,与其密切关联的文武之臣被贬,赵廷美也被远逐开封,两年后,在房州忧悸而亡。

就跟逼死赵德昭之后赵光义一番表演,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大哭,表示何至于此。虽然此刻赵光义已经大权在握,但是逼杀之罪,他可是不愿承担的。

赵光义别出心裁,跟自己的大臣说,这个赵廷美呀,是他乳母耿氏所生,所以算不上亲弟弟。

当然,编纂《宋史》的作者毫不留情在《杜太后传》中揭穿了这一谎言。

咱就是说,这事你爹知道吗?你娘知道吗?

还真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母子情深呢。】

被迫知道了的杜太后:……

她生了几个儿子自己心里能没数吗?你小子还能比老娘更清楚不成?

她鸡毛掸子在哪里?

这就得去收拾那臭小子一顿。

突然就不是他娘亲生的赵廷美:???

【总之,虽然因为赵廷美之死搞得大儿子直接精神病发作了,但是,赵光义终于拔出了继承顺位之上的最后一颗眼中钉,最终得以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说完了其曲折的上位过程,既然这皇帝当都当了,还是得向大家展示一下他下饭的操作。

不能说跟唐明两位太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吧,只能说是一场惨烈的拉踩。】

李世民虽然不知道这宋太宗具体干了什么。

但是在上一个视频评论区收到的巨大震撼他是万万不可能忘记的。

当时后人引用的宋太宗那句话叫什么来着?

哦,治国在乎修德尔,四夷当置之度外。

只要想起这句话,李世民就感到一阵牙疼。

而已然知道了宋太宗“杰作”的朱棣。

突然觉得,那什么嘉靖给他改庙号也不是毫无益处的。

譬如他此刻就能大声为自己申辩。

他堂堂一个明成祖,宋太宗跟他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不愿跟他为伍,太跌份了。

第158章 太宗上位计【三十】

【太平兴国四年,也就是赵光义登基的第四年,其国内统治初步平稳下来,但是到底上位过程伴随着片片疑云,虽然臣子们嘴上不说,但心里不犯嘀咕是不可能的。

赵光义迫切地需要能够证明自己水平的功绩。

他便将目光放到了北汉身上,若是将北汉拿下,扣掉燕云十六州,那怎么不算是统一中原了呢,这可是“太|祖也不能实现的功业”】

赵光义虽然能够听出天幕语气之中的嘲讽,但是……

怎么不算呢?

那辽国如今愈发强盛,连他哥在位的时候都没能染指燕云,他打不下来不是也很正常吗?

不管事先北汉已经如何孱弱,但是,就是在他手上打下来的嘛,怎么不能算是他的功业呢?

当然了,在臣子的面前,他可是万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的。

“先帝徙其人而空其地,是为首功。”

但是言语之中的用词也得谨慎,虽然有他哥的功劳,但是只是首功而已哦。

赵匡胤:……

什么叫是他也不能实现的功业?

赵匡胤忍不住望向殿内隐隐绰绰,只能露出一个角来的,自己日夜皆要细细观摩的舆图,想到经过自己的一番奋斗已然半死不活的北汉。

若不是这什么暴毙而亡,他如何可能拿不下北汉?

那不是已经是他大宋的囊中之物了吗?

给他注意一下,没有和不能是两个概念!

更生气了怎么办。

李世民一时之间也沉默了。

好一个扣掉燕云十六州,就算统一中原了。

国土与统一这种事情,还能这么算的吗?

李世民今日又大开了一次眼界。

【当然,我们知道,在宋太宗即位之前,赵匡胤秉持着先南后北的战略,先收复比较好打的南方,而后再腾出手来收拾北边。

而北汉能够成为除了辽国之外的最后的一根钉子,自然也有其独到之处。

北汉虽然只偏居一隅,但是军队却十分悍勇,与辽国形成犄角之势,彼此呼应救援都十分便捷,其所处之地更是易守难攻,显然是先南后北之中那个极难打的“北”。

可是……

北汉难打又关赵光义什么事呢?】

原本顺着天幕在思考这北汉看起来也确实有其难打之处,虽然这赵光义听起来不是很靠谱的样子,但是能打下北汉来,也证明他还是有点本事的,虽然不多。

但是天幕山路十八弯地一个转折,一时之间竟然差点没反应过来。

什么叫北汉难打跟赵光义无关?

不是他打下来的北汉吗?

世上怎会有如此清奇的情况呢?

只有明朝的朱棣,完全不曾被迷惑。

这就是开卷考的底气啊。

【毕竟在他灭北汉之前,他哥已经三征过北汉了,可是将北

汉给消耗的不轻。

更是在第二次征讨北汉之时,将北汉境内的居民大量迁徙,可以说,基本上是将北汉的地都给犁了一遍了。

虽然北汉名义上还没有灭亡,但是离灭国也只有咫尺之遥了,等到赵光义上位之后,所面对的北汉,其实只剩下了一个空壳而已。

摘桃大师宋朝版的名号,赵光义当之无愧。

毕竟要是连这样的北汉都打不下来,那还是洗洗睡吧。

赵光义当然信心十足,并且决定御驾亲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