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


,之后的两年间,辽宋之间摩擦不断,互有胜负。

赵光义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燕云动向,还联络北边的其他部族一起围堵过辽国。

当然,对于赵家皇帝的骨气,也不要有过高的期待,太平兴国七年的时候,赵光义也曾经趁着辽朝新帝即位之时向辽国谋取和平发展的机会,却没有收到辽国的回复,这对于仍旧处于战时的两国而言,无疑于是拒绝的信号。

已经将国内继承人的问题解决完,颇为得意的宋太宗对于倒凑辽国的热情也没有他的后代这么热衷,于是便继续加紧了对辽国的备战。

他坚信上一次北征失利,一定是因为准备仓促的缘故,只要他宋军拥有长期的准备,定然能够万无一失。】

听到这个万无一失,李世民已经有些想笑了。

这个赵光义是怎么做到的,虽然一次胜仗都没怎么打过,但是却对于自己统军的势力拥有这么大的信心?

哪怕是他,也万不可能在开战之前认为自己可以万无一失。

轻敌可是兵家大忌。

算了,也不知道这个赵光义读过兵书没有。

大概率是没有的吧。

【赵光义这么普通却还能如此自信,一方面自然是他对于自己军事才能一以贯之的错误预判,另一方面,也是他对于情报工作的错误预判。

他又一次听信了自己想要听信的奏报,认为辽朝如今“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是攻辽的绝佳机会。

于是宋太宗不顾朝中文臣的反对,于雍熙三年,发动了宋太宗在位时期最浩浩荡荡的一次北征,是为雍熙北伐。

比较有意思的点在于,这个情报我只能说,你完全不能说他错。但是说他对吧,也只能说,对了,但没有完全对。从字面意思看,好像每一个字好像都没什么大毛病,但是跟现实有上那么亿点点的差距吧。】

赵光义:……

说好的辽国孤儿寡母,国力不稳的呢?

谁知道会是这么个情况。

武将们敢怒不敢言。

什么情况?

虽然辽国的确比设想中强大,但是……

雍熙北伐失败的如此惨烈,官家的责任可一点不比错误的情报小。

更何况……

说句大逆不道的,听信错误情报的,不也是官家本人吗?

【先说这个“契丹主少”,当时在位的是辽圣宗,雍熙北伐之时,辽圣宗还不到十六岁,对于三十八岁才登基当皇帝,对于四十多岁的自己还能评价为“年少”的赵光义而言,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契丹主少”。】

不到十六岁怎么了?

你不能因为自己十六岁的时候一事无成就瞧不起别人的十六岁吧。

刘彻有感到被冒犯。

第160章 太宗上位计【三二】

【然后再来说说这个“母后专政,宠幸用事”。宋朝边将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呢?

首先,辽圣宗登基之时年纪尚幼,因此辽国的决策权的确是握在萧太后的手中。且萧太后极为信重汉人韩德让,宋人对他们之间关系有所猜测也并没有什么好意外的。

所以便得出了上述结论。

并根据自己狭隘的猜测,认为此种情况下,辽国必定国事衰微,内部争斗不休。

关键是,赵光义他是真的信啊。

也许是认为他们老赵家在欺负孤儿寡母上特别得上苍垂爱吧,赵光义摩拳擦掌,打算狠狠地效仿他哥,也白捡一个大便宜。】

赵匡胤:……

某些时候收听天幕是真的挺无助的,恨不能当场跟后世这些宋朝皇帝做一个切割。

都是赵光义的子孙了,为什么还总是要带着自己一起倒霉挨骂呢?

他之前单单知道他大宋之后的皇帝们可能会很离谱,但是他不知道竟然从第二个皇帝开始就这么离谱了!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人家虽然宠信韩德让,但是那是因为韩德让的确有本事呢?忘了自己在北京城久攻不下的时候了?

更不必提这位萧太后,正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承天太后萧绰。在她临朝称制的二十七年之间,将曾稍有颓势的辽国推向了顶峰,是辽朝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辽史》对这位太后不吝溢美之词,说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

而自她称制第一年之时,萧绰便已开始着手整饬边境防务,任命辽国名将,也就是在高梁河将赵光义打得抱头鼠窜的耶律休哥为燕京留守,总领南面军务。

耶律休哥也绝不是什么只知道征伐的莽夫,史书说他在这一时期,“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

所以,宋太宗想要捏软柿子而特意选在此刻征战的行为,只能说错得很离谱。】

赵光义努力甩锅。

都是前线边防的那些人给他提供了这么错误的情报,才害得他大宋在雍熙北伐之中收获如此惨烈的结局!

其他朝代的皇帝们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记性非常好,此刻将前后之事都串联了起来。

先前这天幕是不是还说过,跟那个什么玷污了泰山的宋真宗签订那什么澶渊之盟的就是这个承天太后萧绰啊?

那岂不是正说明了这个宋朝连着两个皇帝都栽在人家手里了?

原来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吕雉则冷笑一声。

怎么,女主称制就是软柿子吗?到底是谁给你们的自信?

就这个宋太宗这个斤两,都不够给她当对手的。

【不过,虽然萧绰与耶律休哥对宋朝有所防备,着手整饬了边境,但是毕竟无法未卜先知,所以对于宋军出击的时间做不到精准预判。

又加之宋军准备许久,又是突然出击,所以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讨到了不少

甜头的,连克数州。

但是,熟悉的配方又一次上演了。

连管理员都忍不住吐槽赵光义,“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但是赵光义对于自己的军事能力,那叫一个自信啊。

虽然赵光义这一次没有御驾亲征,但是雍熙北伐全程都可以说是由宋太宗亲自指挥的哦。】

???

没有御驾亲征,却亲自指挥?

这是个什么操作?

赵匡胤心头那叫一个哇凉哇凉的。

虽然一直在心里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恨不能即刻马上就把赵光义踢出族谱。

但是到底是他大宋的江山社稷,赵匡胤又如何可能完全无动于衷,还是忍不住飞速思考起来。

赵光义那厮不会是全程用阵图指挥吧?

只要想到这何种可能,赵匡胤就是眼前一黑。

那你不惨败谁惨败?

哪有这么打仗的?

再说了,你也不会打仗啊!

【没错,虽然人不能亲至,但是可以遥控指挥嘛。虽然宋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