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


桑弘羊便干脆接着中央之便,设置均输官,到各地采买物品,为了配合均输法,桑弘羊还提出了平准法,也即根据大司农的第一时间获悉价格变化的职务之便将长安所囤积的物品在贵时售卖,贫时买入的政策,得以稳定了全国物价并且赚的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由此,汉朝建立了我国古代第一套比较成熟的经济管理体系。】

商人们:???

有完没完了?

他们一年到头奔波在路上容易吗?不就是利用自己走南闯北的见识挣点辛苦钱吗?

朝廷怎么能掀桌子呢!

你们这是作弊!

【而之所以说卜式不是汉武帝的托,便正是因为商人出身的卜式并不支持汉武帝以及桑弘羊这种走商人的路让商人无路可走的办法,因此甚至曾经在久旱不雨的时候说过,不用求雨,只要把桑弘羊扔进油锅里,天就会下雨之类的话。

也正是因为卜式对于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反对,所以最终被汉武帝贬官。】

刘彻:……

好一个走商人的路让商人无路可走。

这有什么嘛,国家没钱嘛,他都没有直接抢,已经很文明了好不好。

桑弘羊更是理直气壮。

怎么,他虽然利用职务之便,但是他有没有以权谋私,都是为了国家,为了陛下,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富国强兵,他反正不心虚。

第171章 武帝文治【七】

【总之,雁过留痕,但是猪猪走过的地方那叫一个寸草不生。

又有得力干将桑弘羊,一番操作猛如虎之后,在元鼎年间,汉武朝的财政终于走出了捉襟见肘的困境。

此时又正值匈奴远遁,征讨四夷高歌猛进之时,可谓仍旧是意气风发。

现今出土的“惟汉三年,大并天下”的瓦当,据考证,正是出自于元封二年。】

刘彻:……

你这天幕也太不会说话了,什么叫他走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啊?

他又不是什么瘟神,真是的。

还有……

为什么说“仍旧”意气风发?

他们大汉什么时候不意气风发了?

莫要提他的伤心事,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虽然一向以来,元朔与元狩年间凭借那几场轰轰烈烈的对匈作战而热闹得名列前茅,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视线。但是“积极热情”的汉武朝却早在建元年间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建元二年,闽越攻东瓯,东瓯向汉朝求援。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观望,既观望这个年轻的帝国会做出什么抉择,也观望这个年轻的帝王的处事手段。

这个刚刚经历了改革失败,处于蛰伏期的少年天子向大家展示了一下什么叫“汉朝外交的二大原则”。

原则之一:凑上门的热闹哪有不掺和的道理?】

刘彻原本美滋滋地听着什么自己未来又有钱又有军队,正美滋滋地打算喝口水润润喉。

又听到天幕说什么汉朝外交的二大原则。

这是什么原则?

作为那个后世人口中的汉武帝,他怎么不知道自己就外交原则问题还做过什么指示呢?

尚未曾等自己理出什么头绪来,便听到天幕突如其来的这么个神来一笔,顿时一口水呛在了喉咙口。

他哪里有这么不要脸!

真是的,没听到是东瓯求援嘛,他不过是履行了大国应尽的义务而已。

没错,正是如此。

不过饶是刘彻再怎么妄图找补,但是与他同一时间听到天幕的汉武朝其他人一时之间沉默了。

虽然这个想法的确是够大不敬的,他们之前也从未胆敢有过这种想法。

但是在天幕将其总结归纳之后的第一时间,他们便已经深刻理解了字里行间的精髓,并且他们家陛下可能会有的神情和言语他们甚至可以凭空便想象出来了。

这么说……

倒也没错。

你没事陛下还想找点事呢,瞌睡的时候送上门的枕头陛下他会放过?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绝不可能。

【于是汉武帝在不动用大军的前提之下派庄助以会稽守军解决此事,这个人我们之后还会再提。

而会稽太守原本并不想掺和这件事,但是深谙皇帝之意的庄助果断阵前斩了一个司马立威,于是汉军从海上救援

东瓯。

闽越原本也只是想要试探而已,看到汉朝如此坚决,来势又如此汹汹,便行退兵以避锋芒。东瓯怕闽越卷土重来,十分没有安全感。

汉武帝大手一挥,遂将东瓯举国北迁至江淮之间。

这是拆迁小能手猪的第一次上线,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记住江淮之间这个地理位置。

因为在多年以后,在闽越国被顺手消灭之后,也正是被汉武帝给举国搬迁到了江淮地区。

东瓯只能说,怎么也逃不开,闽越的世界呢。大家最后又杂居还成了一家人呢,汉武帝是会搞“大杂居,小聚居”的天下大同的,狗头。】

天幕你也是会内涵的。

怎么,这件事情难道朕处理的不好吗?多好啊,一双宿敌就此都成了他们大汉的臣民呢。

朕是懂战争调和的。

刘彻如今对于这种程度的调侃早已能够做到淡然处之并且还能十分自得地加以熟练运用了。

而收听天幕的霍去病则很是懊恼。

他真的很是好奇。

【建元六年,闽越又击南越。实际上,自从秦将赵佗建立南越并将中原制度带到此处之后,一直都是百越之中的领头羊,对上闽越,纵使赵佗刚刚在两年前去世,南越其实胜算不小。

但是鉴于当时的南越名义上已经归附了汉朝,南越还是悄摸摸地向汉武帝上奏请示以观风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汉朝中央置之不理,南越便趁机拒绝臣服汉朝也未可知。

当时的百越地区对于中原地区的人来说便是瘴气弥漫的不毛之地,甚至于怀疑此地的空气都能杀人于无形,几乎与汉朝是另一个世界。

在这一年开始彻底掌握大权的汉武帝对此的反应也堪称迅速与坚决。

那就是出兵。

两路夹击攻打闽越。】

赵佗?

甫一听到这个有些熟悉的名字,始皇帝先是怀疑是同名同姓,但是素来周全的他并不会忘却这个名字之前加上的那个定语“秦将”。

看来确实是他大秦的那个赵佗。

但是……

始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一个秦朝的将领,甚至于在他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能够领兵出征了,结果一路活到了那个汉武帝的时代?

赵佗,还有夏无且,怎么他大秦的臣子一个个都还挺能活的?

这得经历了多少个皇帝啊。

就始皇帝从天幕的信息之中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